华夏民族也称为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在长江、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中国就是中华。
从《史记》之《五帝本纪》中可以看出,司马迁第一个提到的是黄帝。
从国家的意义上讲,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器。5000年前的中国,黄帝打败了炎帝和蚩尤等,拥有了强大的军队(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和其它统治工具,因此,开国始祖应为黄帝。
国家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一个历史动态概念,你愿意说什么时候诞生中国都可以,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认识和观点,解释的结果就会不一样。中国文化中常常有上下五千年、五千年文明等说法,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中国历史的一种认识。记住这仅仅是一种认识,也是一种民族感情,与祖宗先人有关,与真正的国家概念没有什么关系。
上下五千年实际上就是公元前两千多年到公元两千多年,也就是现在的事,真正有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也就是公元前1600年开始,之前的几百上千年都是传说。
现代中国主流文化认为中国人起始于炎黄二帝,所以中华民族都是炎黄二帝的子孙。而炎黄二帝又是真龙下凡,所以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但这只是一种图腾文化传说,不能当真。
这个炎黄二帝是不是真有其人,只是一种传说,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认定。即使真有这两个人的存在,那个时候尚没有国家的概念,他们也只能是两个部落首领。
在诸多汉族史书中,炎黄二帝的故事都作为一种神话传说,但依稀可以追踪到这两个部落存在的方位,认为在上古时期他们存在于中原黄河流域,形成了汉族文明或称华夏文化。
因此一般认为炎黄二帝是中华始祖。但炎黄部落并不和睦,有时相互打仗争权夺利,有时又联合对付外敌。传说故事版本很多,大体都是最终黄帝胜出,炎帝败落。
后来又有蚩尤造反,被黄帝打败。也有说是炎黄二帝联合打败了蚩尤,形成了部落联盟,逐步形成王朝国家的雏形。之后又出了几位圣人,即尧、舜、禹,部落治理越来越好。
禹善于治水,后来建立了夏朝,成为第一个中华王朝。但这个王朝到底存不存在,尚有争议。现在几乎没有找到有关夏代流传下来的任何史料,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和文物。一些史学家,如胡适、顾颉刚、郭沫若等都否认夏朝的存在。
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商朝,主要文字为甲骨文,有出土甲骨文和金属铭文为证。以后的王朝历史分分合合,反反复复,过去的部落演化成为分封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也像过去部落一样的相互争斗或联合,最终总有一个诸侯国胜出,接替了过去的王朝,形成王朝更替。
后来也出现几次民间造反成功的案例,改变了王朝世袭的格局。
汉族文化的形成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基本成为一个主体大民族,在以后的朝代发展中,一些少数民族也被汉族同化,如鲜卑、匈奴、契丹、女真、高丽等,满清时期及之后,满文化也渐渐衰败融入了汉文化。
因此汉文化也是一个从中华总体文化中分化出来,又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的过程。
过去各个封建王朝并没有正式使用“中国”的名称,都有自己的国号称呼。比如商、周、秦、汉、蜀、吴、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等,清朝叫大清。只是过去在亚洲这片地域上,几乎所有国家都认为自己是“中央之邦”、“中原之国”,因此习惯简称叫“中国”,许多小国(民族)都认为自己才是中国。因此所谓“中国”在封建时期只是一个地域的概念。
每个朝代所控制和管辖的地域都不一样,版图大小变化很频繁,很多朝代控制的疆域是很小的,最大的时期是元朝,其次是清朝。有时候这块地域分裂成几十个小国,都可以说自己是“中国”,所以那个时代“中国”说明不了什么。所以“自古以来是中国”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什么时候为“自古”呢?
以中国为国号简称的是从辛亥革命成立了中华民国开始,对外正式简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了对外简称“中国”的称呼。根据现代人类基因线粒体追踪,科学界认为所有的现代人类都是从非洲起源迁徙而来,我们中华民族是在3、4万年前,一支带有M122突变基因的南亚语人群,从东南亚一带进入中国这片地域,这些中国人先民从两个入口进入,一个在云南,一个在珠江流域,后来云南入口又分化为两条路线,在中国境内形成三条路线的迁徙过程。
因此中国人不管是汉人还是藏人等少数民族都是同出一脉,后来由于走向不同的地域,高原或平原,气候环境不同,才逐渐形成不同的民族。而全世界所有人都是由20万年前一位“线粒体夏娃”母亲的后代延续下来,数万年前她的后代有36位“宗族母亲”迁徙生活在世界各地,现代所有人类都是这36位伟大的母亲后代。因为我们所有的人类都是“亲戚”。
时空通讯观点,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专注于来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所发文章均属原创,请尊重作者版权,谢谢关注支持与合作。
中国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中国文化的内涵是什么?这可是一个大课题,如果是一个研究生,他可以运用图书馆内的藏书资料,洋洋洒洒写出一篇有可能是一鸣惊人的论文来,成为国内一个至名的文化人。本人乃一介草民,所受教育不多,冒充一次文化人试着解答,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中国文化的内涵就是自强不息,薪火相传,包罗万象,扬长避短。
自强不息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遇到多么大的自然灾害,还是人类社会朝代更迭所发生兵灾,最终仍然象一个人一样,摔倒了爬起来,重新驱动历史前进的步伐。
薪火相传反映了中国人在文化传承方面,连绵数千年从未间断。世界上号称有四大文明古国,印度、埃及和古巴比伦,除了中国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外,其他三个国家的古代文明已经形成了断层。拿中国的近邻印度来说,梵文是印度曾经的国文,印度的古文书籍大部分是由梵文所记载。而印度人早已经不识梵文,不得不派留学生来中国向北大教授季羡林老先生求学。埃及和伊拉克(古巴比伦)由于贫穷和战乱,古文化早已支离破碎,难成系统。
包罗万象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兼容并包。中国文化的最大优势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是国内五十六个民族,还是海外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凡是对促进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都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不结源泉。
扬长避短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文化之所以历经几千年生生不息,世代相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扬长避短。优秀的文化成果被人们继承了下来,并且发扬光大,而不适合历史发展的文化糟粕在发展过程中被人们所唾弃。
总之,中国文化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华优秀儿女在常期的生产、科研等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宝贵文化资源。是需要年轻人们继续传承、发扬、创造和光大的伟大事业。(2019/09/08)
中国文化的内涵很简单
就是“天人合一”
从古至今中国老百姓在惊讶之时都会喊出“我的天呐!”。
天和地的概念可以说是深入这个古老民族的骨髓。
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完全就是靠天吃饭。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可以说明我们祖先很早就对天地无比敬畏。
泰山被尊为擎天柱,历代帝王登临就是在离天较近处向上天汇报工作,也都把自己称为“天子”(上天之子)。
北京有天坛、地坛,也证明祭天地敬神明是古代国家举措。
老子说天长地久,域中有三大,天大、地大、人大,人居天地之中虽是万物的统领但不可不敬畏自然的力量。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季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尊天地应时序明物理是生存的根本。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明白了人与天地的关系,在落魄时也坚持“吾道一以贯之”。
可以说“天地人和”是我们这个东方民族的哲学基础,更是文化基因。
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这个民族勤劳纯朴,总不会忘记时不时抬头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