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者》啊,不看错过一个亿!
《叛逆者》
《叛逆者》是由周游执导,朱一龙、童瑶、王志文、王阳、朱珠领衔主演,李强、张子贤、姚安濂、袁文康主演的谍战剧。非常的好看。
此剧根据畀愚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林楠笙、朱怡贞等人在中国共产党员的指引下,坚持理想,寻找正确的救国道路,完成信仰蜕变成长的故事。也算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到底光荣不辱使命。
为什么古埃及的王表可以作为信史,夏朝的却不能呢?
标题小编已被西方杜撰的所谓古埃及历史洗脑。地质学家考古开罗的地质情况,发现开罗城位置在7000年前是一片浅海,跟现在的黄河入海口类似,也就是说,尼罗河三角洲还没有冲积成现在这个样子,然后,古埃及人在1000年后就在开罗附近建造了数百座金字塔?另外,埃及也就尼罗河流域适合种植,请问7000年前有多少人口在狭长的尼罗河流域耕作,出产了多少粮食从而养活了很多人口来支撑数十万人建造金字塔?如果真的有那么多人口,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文明那时候都处于部落状态,是不是埃及在6000年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4000年后,古埃及被所谓古罗马吞并,请问,6000年前已经拥有数百万人口并且有能力建造金字塔这样超级工程的强大帝国在发展了4000多年后,竟然灭亡了?就像建国200多年的地球第一强国美国,在发展了4000年之后,灭亡了,你信吗?请注意,那时候地球上绝大多数民族都是村落部落状态,如何能消灭4000年前就可以建造金字塔的强大帝国?就问你索马里举全国之力,能否干掉现在的美国?你觉得反智吗?
题主好!这是很好的问题,历史的真实就在于它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不能以人的好恶來判断。古埃及文明和华夏文明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两大文明发祥地之一。从两大文明的第一王朝(即国家形式的出现)來看,古埃及文明的历史轮廓似乎更为明朗一些,而夏朝代的传承缺少文字和实物考证就显得单薄多了。一般来说,考证一个王朝存在起码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文字的记载。二是城市式的居住方式。城市不在大小,但必须有居住的方式,如城墙,排水,道路等要素。三是青铜器,有青铜器,就有青铜冶炼技术,因为青铜冶炼熔点很低,人类最早能冶炼青铜就是能冶炼金属的初步了。
埃及金字塔
美尼斯在尼罗河畔建立第一个王朝是公元前3100年左右,主要依据是十九世纪英国考古专家在尼罗河畔挖掘出一批距今五千年的文物,其中有一件用石头刻成的图案,人们冠以纳尔迈调色版“,盾形石块上刻着美尔斯头戴白冠,右手举标,左手抓起战俘头发。反面是美尔斯和随从一块视察部队。最引人注意的是王冠上有上埃及的白冠,和下埃及的红冠,说明当时美尔斯己经统一了埃及国家,都城是上下埃及决战的白城“,历史上称孟斐斯城。在《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上,美尔斯是唯一一个以传说为基础入选的人,和同时期(公元前35OO年左右)中国的尧、舜传说一样,而其他99位帝王生平都有确切的年代可考。这可能就是题主提出问题的依据。若将此碑作为王表而采信的话,将来的考古工作者定会背负沉重的包袱。因为《纳尔迈调色板》中的纳尔迈只是古埃及史前文明的传说人物,如果将纳尔迈认定是美尔斯本人的话,主观上说得通,客观上没有实物考证,后继考古或历史学家按此定论按图索骥的话,势必受主观意识而影响客观判断。
纳尔迈调色板
很明显专家采信美尔斯王朝的存在依据,得益于那块石头的内容。将其王冠的红白颜色作为古埃及统一的凭证,图案上的俘虏是其旁证。这是根据纳尔迈的传说和图案结合后推断出的结论,主观成分居多,只能说明图案内容和美尔斯统一埃及事情高度吻合,内在的某种契合点尚需实物佐证。单凭想象将二者合二为一,恐怕是一厢情愿的事情。不过,那块盾形图案几千年能够完好无损保存下來,足以引起史学界的轰动,这需要从气候地理学的角度加以论证,因为非洲沙漠气候几千年前是否象现在一样干燥。
纳尔迈调色板反面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华夏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中间从未出现过文化上的断层现象,传承有序,这是值得每一个华夏子民引以自豪的事情。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最早王朝一一夏王朝,至今还在争论之中。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缺少有力的考古证据和文字记载的东西。仅凭传说是很难服人的。但是没有人怀疑它是否存在过,因为文明的传承应当是有序进行的,不可能凭空生出一个朝代来,既然商朝的脉络(帝王世系)如此清楚,青铜冶炼如此发达,城市居住方式明晰可考,说明商以前的夏代是肯定是存在的。为此,国家专门设立《夏商周断代工程》,许多考古工作者和历史学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夏代第一位君主大禹雕像
一是夏朝年代的界定,根据碳十四年测定,从中原龙山文化晚期开始,经新訾期和二里头第一、二、三期,到二里头第四期时结束,即公元前2O24年至公元前1553年为夏存在的时间。自大禹至夏桀,经过十七位君主(大禹、夏启、太康、中康、帝相为早期。少康、帝杼、帝槐、帝芒、帝泄为中期。帝不降、帝扃、帝廑、孔甲、帝皋、帝发、履癸<夏桀>为晚期),历时 471年。
龙山文化一一玉龙
二是夏文化的定义取得了共识。以前说夏文化是夏王朝时期夏民族的文化。但是夏民族除夏后氏外,还包括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等,《史记,夏本纪》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夏后氏为宗室,居京畿之地,而其他封国的同姓国族分散各地,如:斟寻氏、斟灌氏、辛氏、费氏等国族迁至山东一带,属岳石文化分弟范围,而岳石文化一般认为是夏的东夷文化。鉴于此,将夏文化重新定义为“夏王朝时期夏后氏(夏王族)的文化”是比较客观的。因为寻找夏朝存在的路径,必须要找到它的王都所在,才能在此基础上考证研究。
二里头出土酒樽
由于我国的考古专业起步较晚,解放后才得以重视,很长时间里对夏朝的认识仅囿于传说“故事和《史记》、《尚书》等少量的古文献记载,明知道夏是存在的,却没有完整的论述和实物佐证。王国维对甲骨文研究,证实司马迁记载的商代历史是可信的,据此他推测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记载夏代的历史也是可信的,只是到现在还没有被出土的文献资料所证实。令人可喜的是,近几十年随着陶寺遗址、红山文化大型祭祀建筑遗址和石冢群的发现、以及新訾、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考古探索不断深深入,五千年文明古国将禀服于世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
图源自网络,不便当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