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啤酒问答

开早餐店两个月了,第一天卖98到现在每天600,房租一年8万,还有必要坚持吗?

啤酒之家 2022-06-05 02:47 编辑:admin 268阅读

一、开早餐店两个月了,第一天卖98到现在每天600,房租一年8万,还有必要坚持吗?

兄弟,对你的坚持不懈还是赞许的;

每年8万租金,每月就是6600元,平均到每天的房租成本是220元;

你坚持了二个月每天的营业额是600元,每月是18000元左右,接55%的平均毛利率计算(早餐行业的平均值),除开原材料成本,你可节余9900元。不管怎么控制成本,你都亏损严重,当然你能坚持二个月,可以更多的是无可奈何的不甘心吧。

建议你趁早放弃吧!开业第一天营业额不到100元,说明你的店面在选址方面出现了重大失误。位置是店面经营能否成功的最核心要素,一旦选址失败,你能扭转的可能性极低,与其花这个心思,不如抓紧时间另外再找位置开店。

早餐店生意首先位置第一,再是你的早餐味道种类等。生意也得看行情加你的个人财运,多方面都有因素!

早餐店首先要把必须的开支除开,剩下的利率才是自已的。房租是一个大块头,水电,食品材料另加人工等!如果房租每年8万,每天是接近220元。水电一千多左右,材料自已计算。每天600元的营业额实际在亏,一天营业额在一千多你的利率才算有赚!

我建议:再过两三个月时间,看看有没有提升的机会。如果一直营业额都跟不上去话,那就有撤退的想法了。不能一个死耗子掉在一棵树上!该退则退,该进则进,失败乃兵家之常事。一直呆下去,会亏得越远!长痛不如短痛,东家不亮西方还亮的道理!自已谨重考虑!

二、我还没去过山东,有达人介绍一下山东的旅游胜地和当地的特产吗?

我去过山东很多次,因为先生的老家是山东济宁,第一次在山东游览是爬的泰山,说爬,是因为真的是爬上去的。

在很久以前那个冬天刚刚和他结婚,他领我回老家路过泰安,在那里下了挤的像煮饺子一样的火车,把随身带的东西寄存在上山下,凭着年轻的腿脚,我们两个硬是从山脚爬过十八盘,上了南天门。想看日出就在山头住了一夜,那时山顶的小木屋里被褥脏兮兮的,唯一救命的东西是有电褥子,好歹混过一夜。第二天的日出被大雾盖住也没看到,印象深刻的就是在云雾缭绕中行走着,有些像置身梦境,你伸手就会捧朵云,转身似化身为衣裙飘飘的仙女……

在山上转到了下午,我们居然又步行到了山下,上山容易下山难在那次是真正的体验到了,腿在一个频率毫无变化的台阶上戳到发木,非常狼狈的坚持下了山,那时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累了,回去好几天后腿还是一碰就疼的很。

前年,我和已经长的高高大大的儿子一起又上了一次泰山,只是我再没有当年爬山的勇气了,只是在蒙蒙细雨中坐上缆车,上上下下的在云雾中穿行一趟而已,依旧是没有看到日出,依旧云雾缭绕,只是和多年以前相比,雾更大,还多了雨丝的陪伴。我也不肯在山顶过夜,连累着儿子也有了不能尽兴游览的遗憾。

至于特产啊,泰山嘛,当然是石头,泰山石敢当!

山东有很多旅游圣地,你喜欢名胜古迹,还是花草园林?如果喜欢名胜古迹,我可以带你来我们金山,金山虽不算很出名,但有山则灵,盘旋的山路,高叠起伏跌宕,各式风格的建筑楼盘,娇龙似锦,玻璃彩柱,辉煌光环,好象到了仙境。来到此山一游不虚度光阴,能让你多活二十年。

如果你喜欢花草,我带你去曹州牡丹园,百花园,菏泽牡丹甲天下。菏泽牡丹品种多,颜色鲜,绿色,黑色,白色,粉红,大红色。上百种颜色,婀娜多姿,如同娇媚的小姐,频频向你点头问好。花仙子般唱歌跳舞,随风飘荡,大的花朵像碗口大小,花瓣多层叠加,花蕊含羞藏在花瓣内不敢露脸笑。真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流连忘返,不知饥饿。

山东人杰地灵,名胜古迹数都数不完,水浒梁山好汉,代代相传。曲阜孔林孔庙时代久远。巨野永丰塔具有干年历史,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由于时间的关系,先给你介绍这些,等待远方的客人到来。

我们这里盛产苹果,大蒜,苹果品种最齐全,青香焦,红香焦,还有烟台国光,口感好,味道鲜。鲁西南盛产辣椒和大蒜,出口到东南亚。全国各大商场都卖我们这里的辣椒大蒜。

三、企业应该严格打卡时间管理,还是给大家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

企业应该严格打卡时间管理,还是给大家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导读:

1. 打卡希望解决什么问题,能达到目的吗?

2. 打卡是对员工的考核吗?

3. 考核员工的项目越多,就越能管好员工吗?

引文:

教授让学员评估3家公司前景:

A.8点上班,迟到罚款;统一佩戴胸卡;每年1-4次旅游和比赛。

B.9点上班,不考勤;办公室自我布置;上班时间可以理发和游泳。

C.想来就来,上班可带狗和孩子,上班时间度假不扣工资。

90%的学员选了A。

结果:A是倒闭的金正电子,就是以前生产影碟机特有名的那家;B是微软;C是谷歌。

一个教授关于上班打卡的例子引起人们很多争论,很多人通过这样一个单一例证,就推理出上班不该打卡,打卡会使公司失去竞争力,很显然这样的结论很带有个人情绪,因为有很多上班打卡的公司目前发展的好好的,上下班打卡无疑不是金正破产的最重要原因;同样,微软的成功肯定不在于上班可以去理发,谷歌的成功也不是上班带着狗和孩子。那么,“上下班打卡”到底应该不应该?那么多企业上下班打卡到底为了啥?

打卡是考核吗?考核项目越多越能管理好员工吗?

其实打卡不是为了考核,因为考核主要衡量的是工作的质量和数量,虽然工作质量和数量与时间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直接关系,可以通过衡量其他指标来考核;

经常看到一些企业的考核非常复杂,考核指标之多,量化之难,操作之复杂,到了事实上无法实施的地步。比如:一家公司对于一个销售代表的考核居然有将近10个指标:任务完成率、管理能力、公关能力、费用率、人品、上报方案的质量、衣着谈吐、老客户维护、新客户开发,等等。考核这么多项,最终也没效果,因为过于注重细节导致忽略了最终目标。

如此这般,越考核越不得要领,越考核越觉得员工素质差,越考核越觉得体系不完善。以上案例考核项目这么多,而效果不佳的关键是考核没有聚焦。我们究竟希望销售代表给公司带来什么?思考清楚这个问题之后,只剩下考核任务完成和费用控制这2个关键指标就行了,其他的都是管理问题,后来考核指标改为这两个,考核效果好的出乎意料。

打卡既然不是为了考核,那么能提高个人工作效率吗?

一个有职业道德的员工绝不会因为公司要求打卡或不打卡,而懈怠了工作,相反没有太多条条框框束缚的宽松工作环境,却给了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做任何事情都应“以终为始”,我们在管理和考核员工之前一定要想明白我们最想要的是什么。比如:对一个设计策划人员,我们要的是创意;对一个销售人员,我们要的是产品销售的业绩,而不是上下班是否忘记打卡。

管理是一门艺术,如果我们把管理只盯在上下班打卡上,而忽略了其他,那我们的管理人员就可以不要了。因为打卡的事儿,机器就能胜任,而且比人会做的更加准确、公平、公正。如果说打卡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大家准时工作,那么关注打卡远远不如关注工作本身重要,因此打卡并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那么多公司为什么还在打卡,打卡到底为了啥?

事实上,除了个别行业领域外,很多工作不是由个人独自完成的(或者说关键环节不是由个人完成),需要协调配合,包括内部协调配合以及外部协调配合,因此应该将大家的工作时间进行统一,以便协调开展工作,这是需要打卡的前提;

第二,涉及到一个根据什么付酬的问题,很多低职位工作不能通过计件来衡量,而如果缺位又会导致其他部门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同时工作职位又比较低,这样一般通过计时来间接衡量价值创造,这样打卡变得具有实际意义,比如库房管理员岗位。

打卡是为了计时,严格意义上讲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岗位是适用的,这主要适用于某些低层次普通岗位员工,员工获得报酬的收入基本上取决于时间的投入;对于中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技术岗位人员,员工的报酬主要取决于个人能力,而不同任职者能力差距较大,在完成特定工作所需的时间差别较大,因而准确衡量时间意义不大。

打不打卡并不重要,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公司一定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一定知道在管理上考核员工的关键所在。

舒适的环境和宽松的制度对工作有害吗?

以下是几位网友的观点:

1、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工作这个命题没有太大的争议。但宽松的制度对工作是否有害命题本身就不严谨,企业的制度不是密不透风就叫严格,该管不管就叫宽松,企业制度要努力做到疏而不漏。“严格管理”和“科学管理”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

2、不同工作性质与不同教育经历的人,对环境的宽松与严厉、舒适与恶劣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相对而言,生产线上的工人应该是现场秩序要求非常严谨的,每个人都必须同时与其他岗位上的人协调一致协同生产,因此工作环境要求是严厉的。相对那些智力劳动为主,靠灵感来支持智力创造的,必须是宽松与舒服。

3、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宽松的制度是为了让你保持愉悦的心情,工作更有效率。彼得德鲁克曾说过:21世纪,每一个工作者都是知识型工作者,他具有自我管理性。

4、只能依不同性质的公司,不同特点的岗位、工种而议,对于服务性行业和岗位就是不能有宽松的环境,对开发创新型的岗位或行业就可以用。因工作不同岗位设计工作环境才是正确的。

5、要看不同的企业文化。以狼性企业文化为主导的企业,肯定不会让员工感觉很舒适,这样会失去战斗力。 但以创意、文化为主业的企业,则需要让员工感觉到安全,自由,才更利于发挥员工的创造力。

6、企业存在的根本:一是生存,自力更生;二是担负社会责任,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同时为社会创造财富;三是解决人存在的问题。至于环境如何首先是相对来说的一个概念,对企业来讲随着企业的发展,工作环境可能会随之改善;对于个人来说经历和环境的变换也会对舒适与宽松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就人的本质而言都是趋利避害的,就人文建设而言也是要建设宜居环境,宜居城市,难道不应该建设合适的工作环境吗?所有社会人都是在不同的规则框架下生活,有规则就有约束,有约束就相对的不自由,这是一个社会人必须面对的事实。而社会或者企业规则的建立反而是对所有人平等获取权力的一个更大的保障,这也就是组织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工作环境只是涉及到工作效率和结果的一个因素,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外在因素。现在企业正在走向创意的竞争,外在的空间也许不能从根本上影响工作的效率。很多了不起的企业家的想法也未必都是在舒适的办公室里想到的。莎士比亚剧中的一句台词说:即使把我放在狭小的火柴盒里,我也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回到具体的工作中,大部分是希望有舒适的环境和宽松的制度的,这就要看企业的管理者是否有能力为大家创造这样的宜工作环境,同时又充分调动员工的自主性,创造性,为企业的发展助力了。

7、如果想让“舒适的环境和宽松的制度”对员工提高工作效能产生正面影响,需要具备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1.员工对自己的职责、使命、目标要有清晰的理解、高度的认同; 2.员工要具备自主履行自己职责、使命,完成自己工作目标任务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律能力,以及“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工作激情与工作意愿,以此来对抗“宽松与舒适”可能带来的对“奋斗意志”的削减。 而且,即便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宽松的制度”,也需要建立对工作成效的定期回顾与评估机制,让每个员工知道自己的价值贡献和工作成效,知道自己改进的方向和要求。 我们学习创新企业的管理实践,不能流于表面化。要从“人心、人性的本质”以及“高效工作的基本规律出发”,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企业文化、管理传统、人员状况,构建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和运营管理体系。

8、相对*****环境,员工的素质,工作效率必须建立在严格的管理上,但企业的长久发展与超越还是建立在宽松的人文激励上,所以良好的企业文化中含有严格的一面和宽松的一面;另一个还要看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9、因创业者的心态和性格而异,严格的管理确实可以提高效率,而且方便管理,但这样带来的结果很可能使员工因为疲惫和压力而心生埋怨,最后就是人心浮动,每个人都心怀去意,我的理解是严格的管理要建立在公正的制度和高薪之上,不然会员工就不会发挥他的才智,也不会忠诚。宽松的管理或者说是人性化管理在我看来很有意思,人归根到底是感性和贪玩的,在被认同,并相对的宽松会激发他的积极性,并对工资的要求不那么高,但这个的基本前提是要把员工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绑在一起。 其实关于是否采用宽松管理,可以参照秦汉两朝的历史,秦因法家的严苛起家并统一中国,但也因法家的严苛而灭亡。汉在建国到武帝朝长达百年奉行的是宽松的养民之策奠定了大汉江山将近400年的稳定。

个人认为,给大家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更重要。

一个企业想创造价值,不是在于花费了多少时间,而是在于效率有多高。

我呆过的一家创业公司,刚开始工作时间朝九晚六,迟到没有处罚,中午没有明确休息时间,大家会饭后睡一会,两点开始工作,工作效率很高,会尽快完成工作,会自觉加班,迟到早退的现象几乎不存在。

有一天公司制定了行政管理规定,每周上班时间必须达到40小时标准,

作息制度变成这样:

9:00-12:30工作(9:00-9:30为交通缓冲时间,这段时间迟到,在当日上班后补回)

12:30-14:00 休息

14:00-18:30 工作

9:30以后算迟到,迟到早退均会扣工资,行政认为很人性的举动,

并没有带来好的反响,而是让大家进入了逆反心理:

只在工作时间工作,工作效率变低,大家的责任心也降低了。

这就是人的本性,当你对我宽容的时候,我会自觉为你创造价值。

当你对我计较到细节的时候,人的逆反心理就会出现,你这么计较,我为什么要无私风险。”而这种政策的出台,逆反最严重的就是为公司创造价值最大的核心员工,从而导致其他员工的工作状态更消极。

公司雇佣员工的意义就是为了让员工创造价值,那么将员工束缚在公司里无所事事,不如让员工自由一些,员工无论用这些时间学习,工作都是为公司的未来创造价值,就算员工是在说第二份工作,他也只会更加的感谢公司,并且为公司更卖力的工作。

腾讯,他们的行政制度要求工作时间是早九晚五,但是实际并没有按照制度,大部分人基本在10点到达公司,而他们离开公司的时间也经常到晚上七八点。

我的一个朋友在腾讯做HR,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有个同事说今天要早点走,可能需要请假,她问同事:“你几点走。”同事说:“六点多。”我朋友很诧异,:“咱们公司五点半就下班了。”

很多互联网公司,对工作时间都非常宽松,他们的考核导向,从来不是工作时间,而是项目质量和项目进度。这样的环境更能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和团队的凝聚力。这种环境下我们不是同事,而是战友。

下一篇:风花雪月是大理的哪四景?
上一篇:你去大理玩过吗,谈一下你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