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啤酒问答

在中国,最能抵抗通货膨胀的是什么?

啤酒之家 2022-07-28 21:07 编辑:admin 151阅读

谢谢邀请!在中国人眼里房子是最能抵抗通货膨胀的资产,事实也证明迄今为止房地产的确有效地抵抗了通胀。改革开放40年,中国M2的年平均增速达到20%,也就是说你手中的现金必须投资到具有20%收益率的资产中才能保值。而房价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再加上按揭杠杆率获取的收益,年平均收益率在30%左右,跑赢了通账速度。

但是这里要澄清一个错误认识,房地产并不是超发货币的蓄水池,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是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乘数效应来放大货币量的,房地产就是这个货币乘数的放大器,随着房地产杠杆率的不断攀升,在房价螺旋式上升的同时,泡沫也不断累积。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值达到450万亿,房价收入比高达29年,房屋租售比仅为2%,如此大的泡沫是难以经受任何外部冲击的。

房地产能抗通胀,但风险很大,长期不可维持,一但跨踏后果十分严重。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中心城市房价跌了50%,之外的地区跌了70%。既然房地产不是抗通胀的首选资产,那还有什么资产抗通胀呢?许多人认为股票是较好的投资,我认为中国股市的上巿公司盈利能力不高,4000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中,年收益率超过20%只有36家,而且上市公司信息不透明,造假现象时有发生,顶格罚款60万不足以震慑上市公司违法,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散户投资股市风险很大。

在当前M2增幅加快,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强,流动性陷阱明显,经济通缩的情况下,最好的投资渠道应该是美元,但由于国家外汇管制,美元兑换困难。黄金也具有较好的保值功能,但目前全球黄金处于高位,随着全球经济逐渐恢复,待回落至每盎司1200美元左右可以持有,否则还是现金为王,最好不要轻易去实业投资。

在中国最能抗通胀的,按顺序可以这样排:

1、进入体制内工作,也就是公务员,或者是事业编制,工资和隐性收入远远跑赢通货膨胀,老话说“大旱三年,饿不死厨子”,这是金饭碗。

2、投资教育和技能培训,让自己升值,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要进入体制内也是不可能的。

3、购买商品房,这是普通人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是典型的纸面富贵,在背负房贷的同时,如果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对人生就是摧毁性质的,房地产很难变现,因为你卖了房子还得要买房子,否则去哪里住啊?如果你就负债买了一套房,几乎不太可能选择去卖了。而且房地产的流动性很差,当你想卖的时候,很不容易卖出去。

4、投资股市和基金。股市风险太大,普通人进去90%以上的概率被割韭菜,大型定投基金可以考虑,收益低,但风险也低。

5、存款是最不可行的,近40年,中国M2的年平均增速达到20%,存到银行里,明摆着一年年缩水。

希望对问题有所帮助。

中国所有的朝代都可以称为帝国吗?为什么?

帝国、大帝这样的称谓都来自西方,我国只有天下、王朝和皇帝。

1,“帝国”一词并非中国固有词汇,而是对“empire”翻译。在我国,帝国这样的说法最早出现于1850年梁廷枏在《夷氛纪略》一书中,指的就是西方历史上的“empire”,后来逐渐被广泛接受。

2,我国古代对自身的称谓是天下、本朝,代表上天行使天命。所以,正确的说法就是汉朝、唐朝,而汉帝国、唐帝国这样的称谓则不伦不类,是“言必称希腊”的产物。

3,西方的帝国一般指的是幅员辽阔、国力强大的君主制政权,帝国的最高领导人相当于我国的皇帝。比如,古罗马便分为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两个阶段,其分界点便是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上尊号“奥古斯都”。奥古斯都,便犹如秦始皇为自己打造的称号“皇帝”。

还有,波斯文明的“万王之王”、伊斯兰世界的哈里发都是与“皇帝”含义相同的称谓。

所以,帝国本就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诞生的新词,如果一定要与西方对应,那么我国古代只要称帝的王朝便可以叫“帝国”。

因为在东亚,只有中国的正统王朝可以称“朝”,其余皆是“国”;只有中国可以称“皇帝”,其它都只能是“王”。

所以,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毫无疑问是可以称帝国的。此外,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刘宋,与宋朝对峙的辽、金等其实都可以称帝国。

中国古代不是所有朝代都可以称为帝国的。这是各朝代在当时历史地位所决定。

首先、按中国封建传统看,能够入围的朝代,必须是实现了大一统的国家。那么,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朝代实现或基本实现了大一统呢?它们有:秦、汉、西晋、隋、唐、宋、元、明、清。

其次、能够称之为帝国的朝代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王道”、“霸道”并重,即对内以理服人为主,对外以力服人为主,即所说的“文治武功”,两条腿走路,两手都要硬。

再次、帝国的存在一般要求具有足够长的时间。

针对以上条件,接下来我按时间顺序分析哪些能够称得上“帝国”的朝代。

第一、秦王朝。大一统的秦王朝存在时期虽然只有区区十五年,但它是在消灭六国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它被称为“大秦帝国”是当之无愧的。

第二、汉王朝是汉民族最终形成时期,两汉近四百年的时间,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延续时间最长的朝代。汉武大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之后两千多年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在对外战争中,汉武帝、东汉光武帝等屡屡取得对外战争的重大胜利,成就了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飞将军李广、“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马援的威名。汉王朝被之为“大汉帝国”,是名实相符的。

第三、西晋王朝继三国后,于公元280年灭掉东吴,建立了统一王朝,但西晋王朝建国伊始即动荡不安,仅十年左右时期间就爆发“八王之乱”,引来五湖乱华,人民流离失所,于公元316年灭国,结束了西晋的短暂统治。因此,没有“晋帝国”一说。

第四、隋王朝于589年消灭南朝陈政权,又一次建立了大一统国家。但隋炀帝的对内横征暴敛、对外穷兵黩武,使隋王朝很快被淹没在农民起义和群雄并起的汪洋大海中。所以,隋王朝够不上称“帝国”的资格。

第五、唐王朝是当时世界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其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接纳“万邦来贺”的恢宏气度,唐王朝被称为“大唐帝国”,可为众望所归。

第六、北宋王朝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大一统国家。除幽云十六州外,云南等地也从未并入宋的版图。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对战,屡屡败北,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如家常便饭。由此看来,由于经济发达,商业繁茂,宋朝可称为“大宋”,而不能加帝国二字。

第七、元朝从1279年灭南宋到1368年被赶回草原,共八十九年时间。元朝统治时实行的是民族歧视的等级制,显然不符合儒家的王道精神,从这点看被称帝国显得勉强,但其超强的军力,蒙古骑兵纵横世界、所向披靡的战绩,称为“帝国”也是众人能够接受的。

第八、在中国历史上,明清两朝统治时间都是较长的,明从1368年至1644年,清从1644年到1911年。两个朝代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的成熟期,在对内统治方面,多实行王道,在中前期的对外战争中,大多取得胜利。两朝分别称为帝国,当不会有太多异义。

下一篇:500万存银行一年利息多少?
上一篇:LEO Beer (豹王啤酒)的酒精含量多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