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理的房产还值得投资吗?
最好是少投资,少开发,应以保护环境为主,尤其是一定要保护好洱海。
首先声明,我不是地产投资方面的专家,只是一个普通的旅居关注者。这里,借这个问题,我不只是想谈大理房产投资的价值,还想从旅居的角度,说说自己对大理房产的看法。
其实,早在两三年前,开始产生在云南地州小城买个房子的想法时,我的首选,就是大理。
说实话,单纯从宜居的角度来看,大理并不符合大多数外地朋友的要求:
海拔高(超过2000米);紫外线强;冬季不够温暖;春天风太大,总体气候偏干燥。
可是,那又如何,我还是喜欢这个地方。爱它的青山碧水、高天流云;爱它的青瓦白墙;田园风光;爱它的人文风情、历史底蕴……更何况,对于我一个长期生活于滇中地区的云南人来说,2000米的海拔;灿烂的紫外线;冬春季节的干冷,其实都不是障碍。而真正让我放弃初衷的,另有原因。
那么,我先说说自己到大理的一次看房经历吧。大概是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海东新区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宣传推广,虽然离下关和古城都不近,但是站在高高的山岗上眺望洱海,耳畔是售楼小伙对海东新区宏伟蓝图的美好描述,当时7000左右的预售价格,确实还是让我心动了。只是,看着那还一无所有的一片荒地,我还是灵光乍现,没有冲动!结果是,紧接着的那个春节过后,因为环保的原因,海东所有项目戛然而止。而这,也大大减缓了我到大理买房的步伐。说不上是幸或不幸,这一年多,大理房价又涨了。
直到今天,我彻底放弃了到大理买房的想法,具体原因有几个:
1. 环保政策的不确定因素,和当地政府的朝令夕改,让人怯步。
不仅是买房,一定要了解清楚具体政策和开发商的所有资质。即使是想要到当地租民房自己改造,无论是做民宿也好,自己住也罢。大量资金投入之前,都一定要慎重考量。
2. 房价的大幅上涨,断了我的“大理梦”。
由于洱海边已不让建房,大理真正的黄金地段还是在海西,苍山脚下,靠近古城的地块。这里可谓是寸土寸金,再加上古迹景区保护要求,该区域不可以建三层以上的楼房,所以该片区的房价已经超过了20000+。更何况,本人虽不是环保卫士,但对于毁苍山建房的做法,一直不敢苟同。
下关城区,房价10000+,对于非刚需的旅居人群来说,基本就不用考虑了。
满江新区,巍山新区,8000+,现在大理的在建项目多往这一片发展。说实话,大理的很多新建项目,规划设计都不错,你初初到那,看着小区美好的居住环境;样板房敞亮的房屋设计,有的,甚至能远远的看见洱海,真的很容易心动的。可是,进一步了解后,你会发现,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做民宿,离古城、洱海都太远(看得见海,但到海边可能还有十几,二十公里);自己住,周边生活并不方便。
即使是大理州下属的县区,房价也在飞速上涨,目前,总体来看,大理州应该是云南县区房价最高的地方了。洱源、剑川、巍山这些热门县区就不说了,连弥渡、南涧这类冷门小城都已经是6000左右了,真的有些不可思议。现在房价稍低一些的,大概只有永平和云龙,但这两个县,在大环境方面,确实没什么优势。
所以,说来说去,于我,最大的原因还是,一个字:穷!两个字:没钱!
3. 外来人员太多,过于喧嚣了。
这也许是我基于上一条的自我安慰吧!
当然,对于喜欢清静的我来说,现在的大理可能有些渐行渐远了。尤其是旅游旺季,永远在堵车的下关高速路口;熙熙攘攘的古城景区;放满网红拍照道具的洱海边……何处安放我的“诗与远方”。
最后,总结一下: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就目前大理的房价而言,个人认为没有多大价值了。即使房价还在上涨,但新建楼盘也在增加,有价无市,亦是枉然。做民宿的话,竞争激烈,入住率低已是常态。
以旅居自住方面来说,基于大理的山水人文,地理优势,如果确定喜欢,假如不差钱的话,我也许还是会选择这里。
本人云南人,爱旅行、爱美食,近期正在探寻云南宜居小城,欢迎大家的关注与讨论!
二、大理8月23号拍卖土地产生新地王,说明什么?你认为大理房价未来的走向是怎样的?
我认为在全国各地土地都有流拍的情况下,大理拍出新地王,很说明问题。首先:大理和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大理是旅居城市,全国著名的旅居城市有海南、昆明、大理、西双版纳等,因海南全区域限购。那么云南就成了首选,云南比较著名的城市大理应首屈一指,苍山洱海是它的自然风光,大理的历史文化沉淀也是重要原因。其次:现全球气温升高,尤其今年全国各地热浪滚滚。人们已经到了谈“夏”色变的程度,大理夏天却非常凉快,不用开空调,而且晚上室外气温只有17度左右,而室内气温超不过24度。这在全国是非常难得的。开发商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他们对事物的前瞻性有着超常的预测。人们现在追求高的生活品质。既然有大理这种避暑圣地。好山、好水、好空气,再加一个好凉爽。还有房子是最稳妥的保值。人们为什么不来大理买房呢?未来来大理的人会越来越多。所以说开发商看清楚了这一点,才会重金拍下土地。而且这块土地位置相当好。交通非常便利,离洱海很近,这种地块会越来越少,将来会成为稀缺的资源。这块土地附近的大理公馆位置更佳。属于坡地,几乎户户能看海,现在销售非常火爆,这也佐证了大理房产深受欢迎的程度!
大理必将在未来的十年内,成为副省级城市,这一点从房价就看得出来!根本就不可能治得住!
有人说,大理就是一个旅游城市,你真的错了!你根本不了解大理!
要知道,大理做首府,已经做了上千年,而昆明才多久?
从地图看,整个滇西都是大理的腹地,目前不明显主要是因为缅甸拉了后退,一旦局势缓解,云南必然崛起,而大理肯定是一马当先,拉都拉不住,就跟目前的放假一样!
多说无疑,用事实说话:
还有一点,很多外人都忽略了:大理的门面在洱海,而大理的风骨其实在祥云,一个又大又平、人杰地灵、工业基础条件极佳的大坝子!
如果你不熟悉,我来提醒你一下,从昆明驾车去大理,哪一段你会超速?甚至是有飙车的感觉:就是祥云坝子段,等你飙了之后看见大理就彻底卸了——陷进洱海的温柔乡再也不想回家!
三、有没有突然转行又做得很顺利的例子?
四年前,中介给我妈介绍了一位租户,是个20来岁的小姑娘。小姑娘说她是单身,职业是啤酒销售,喜欢清净,而且不像有些租客那样喜欢和房东砍价,所以一谈就签了一年的租房协议。
但是一个月以后,我妈就想让那个小姑娘搬走。因为那套房子其实就在我妈住的房子的对门,同一楼层。那位小姑娘基本白天不出门,一到晚上七八点打扮的花枝招展地出门,凌晨一两点才回家,电梯上下开门关门的声音再加上对门的开门关门声,严重影响老人家的休息。我找到对方,小姑娘居然很腼腆,一口一个大哥地叫着,并答应晚上回来不坐电梯,开门关门轻一点。好在只是五楼,走楼梯也不会太累。经过协商,同意她再住一个月试试。
这一个月里,凌晨的吵闹声果然是没有了,偶尔有喝醉酒的呕吐声。不过从没在楼道里看到有呕吐的痕迹。
再后来,就有邻居在小区群里说,我们这幢楼里住了个KTV的“服务员”,还有人拍了照片,不就是我家的租客嘛。
我一度想中止租房协议,或者想等租约到期之后让她搬走。不过这个小姑娘挺会做人的,平时包了饺子啥的还会给我妈送一点,后来我妈反倒说人家小姑娘一个人在外面也不容易,租约到期之后也没让她搬走,也没涨房租。
据我妈说,签了第二次协议之后,这个小姑娘不再是昼伏夜出,每天下午一点多出门,傍晚回来。按照我妈的说法,她下午出去的时候穿的衣服比晚上的更离谱,夏天基本是露胳膊露腿还露腰,不知道出去干嘛了。
第二个租约到期后,小姑娘说换了工作,之后就没了联系。
去年十月份,我有位朋友突然通知我说要结婚。他开了个小型汽修厂,手里有点钱,夫人几年前出了交通事故去世了,留下个五六岁的女儿。那几年他一直想找一个年轻漂亮又能对女儿好的人,我们都觉得他在做梦。这次突然通知我们这群朋友说要结婚了,难道他找到了理想中的人?还是对现实妥协降低要求了?一群损友让他把女朋友带出来和兄弟们见个面,他说女朋友是个瑜伽教练,晚上有瑜伽课,走不出来,而且为了保持身材,注重饮食和睡眠,平时不参加酒局。等到结婚时让她给大家多敬一杯酒。
结婚当天,新娘过来敬酒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这位新娘就是我家曾经的租户。一身大红旗袍,身材越发地凹凸有致。她也认出了我,问我还记不记得她?那种大大方方的样子,让我怀疑是不是误会了她曾经的职业。
新娘估计和新郎说了什么,新郎说要单独给我敬酒,感谢我家对她老婆曾经的照顾。私底下又轻声地和我说,过去的事不要提。我自然懂她的意思,举起酒杯祝他幸福。
之后新郎又跟我们说,他老婆的瑜伽工作室开在新商业区,如果家人有兴趣的话,可以打折之类。我这些朋友里,真有老婆去跟着学瑜伽的。
这是我见过的最成功的转型。
( 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部分信息经过加工修改。)
前段时间,有个同学来问我借钱,一开口就是50万,吓了我一跳。
这个同学是大学的好朋友,因为我们是学国际经贸的,很多同学趁着加入WTO的机会纷纷去做外贸,而我的同学,也加入了一家沿海外贸公司,专门负责对美国和非洲地区出口业务。
说起来,他得意洋洋,说只要对岸有需求,有订单就不愁。后来我才知道,他跟了一位老板,这位老板的合作人父亲,在联合国担任高管,负责联合国对非援助项目,因为非洲疟疾比较多,主要是蚊子引起,因此有大量防蚊订单。
考虑大量采购,需要压降成本,于是在中国投资建厂,老板也从外贸逐步转行到开设工厂生产。
然而世事难料,老板看到其他工厂都投身房地产,也心痒痒了,觉得开个工厂养活四千工人,管理力不从心,招人也费尽,隔三差五工厂有事情发生,招聘了几个印度人,向你保证的时候像鸡啄米,等办糟的时候摇头摇得拨浪鼓,新疆过来的工人又不习惯这种管理,而几个管理人员互相内讧,天天有人告状,导致老板也有心投身地产行业。
随即就入股了内陆一家地产公司,通过股权增持,最终成了头号大股东。又举债吃了块地,老板算准了,这块地低价拿到,今后逐步运作商转民用,最后建设学区房小区,本小利大。
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当初满口答应,打包票的副市长因为FB问题被双G了。眼看泡汤了,拿下这块地也改不了住宅了。
老板随后觉得既来之则安之,收购的地块原来是当地啤酒厂,于是就开始做啤酒了,通过全员集资入股生产啤酒,也就有了开头向我借钱增持。
后来我去参观啤酒厂,还挺上规模,当地超市都有销售,酒店宾馆都是提供,酒吧歌厅都有该啤酒。
我问同学,你们公司从生产防蚊用品到地产行业,现在转型消费领域,是怎么做到的。
同学说,第一全公司的员工全部入股,绑在一条船上,想不努力都不行,因为年底想着多分点股红。
还有收购啤酒厂,等于收购了生产线、销售和渠道。工厂里原来为了压低人工,找了很多新疆来的工人,为了不解散他们,让他们回新疆负责当地啤酒花收购,确保质量。因为他们有公司股份,也想着多分钱,所以选用当地最好的啤酒花,确保原料质量。
工厂在内陆,水质干净,又不缺乏好的酿酒师傅,因此品质得到保证。
至于销售,啤酒这类主要是渠道推广,房地产公司不少销售精英。用当初地产怎么进入超市的地推方式继续和超市合作,互惠互利。至于曾经地产公司合作商,有不少工程施工队,也有不少项目经理长期在ktv应酬,都可以帮忙去各大KTV推广,因为这些工程老板认识不少酒吧老板和卖酒女郎,还有小姐,所以也可以成为啤酒厂推广的队伍。加上最近天气热,啤酒在超市、酒店、宾馆和酒吧、KTV都得到了推广。后来通过房地厂公司的合作的广告合作进行设计、宣传和推广,地产的大手笔、满口忽悠,信口雌黄夸大其实的风格,让啤酒广告深入人心,普通家庭也认识到当地这么有名的啤酒。
没想到在当地打响了品牌,又逐步进入周边城市,再计划从一省到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