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和湖北以前叫什么名字?
谢邀
湖北和湖南,人杰地灵,在我们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到了近代以来,历史地位突显。清朝末年,湘军横行天下,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被誉为晚期三大名臣。辛亥革命,湖北武昌首义,撼动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共和国开国人物湖北湖南居多。
一,湖南。湖南位于洞庭湖以南。在湖南境内,发现了四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址,证明人类在湖南生存的历史很久远。一万年前有种植稻谷迹象。五千年期湖南先民开始定居生活。原始社会称之为三苗、百濮、扬越。
在夏、商、西周时期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之地,称之为苍梧、洞庭二郡;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推行郡县制,在湖南设黔中和长沙两郡;西汉初年,称之为长沙国,汉武帝之时改为荆州刺史统辖范围;三国时,属吴国荆州,设荆州五郡;西晋时又分属荆州和广州;东晋时分属荆州,湘州和江州;南北朝时代,南朝将其分属为荆州、湘州和沅州;隋灭陈之后,天下终归一统,隋文帝在湖南设八郡;唐代宗时期,在衡州置湖南观察使,从此在行政区划上有“湖南”一词,后期虽几经变更,但“湖南”之名流传至今。
二、湖北。位于洞庭湖以北,长江中游。湖北历史悠久,早在夏朝之时,文化影响已达江汉地区。西周时期,湖北境内出现了许多小国,春秋战国时期,湖北归于楚国。
秦始皇时期,湖北大部属于南郡,西北、西南各分属于汉中、南阳、长沙、黔中和九江郡,并置若干县。西汉时期,湖北大部属荆州刺史管辖。东汉时期又在湖北设五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最大的乱世,湖北作为天下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郡县增多,变更频繁,建制絮乱。
隋大一统之后,今湖北除西北一隅外,大部分由荆州统领。隋开皇九年,江夏郡改名为鄂州,这也是如今湖北“鄂”简称的由来。唐朝分全国为十道,后又增置十五道。湖北西部为山南东道,东部为淮南道,东南部为江南西道,西南部为黔中道。宋代,在湖北中部设荆湖北路,今湖北之名就由此得来。元代设三个中书省,十一个行中书省,此时湖北也更唐代一样,被多个行省而分割。明代,湖北属湖广行省,在明代,湖南和湖北属于一个省,称为湖广省。清初期也一直沿用明朝的行政区划建制,康熙年间,湖广分治,设南北布政使司,南为湖南省,北为湖北省。
湖南和湖北在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一家湖南、湖北,从名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两个省的渊源。顾名思义,这两个省是以湖为界,而这个湖就是洞庭湖。
洞庭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自古就有“八百里洞庭”之说。从北宋开始,北宋政府依旧洞庭湖为界,划分了“荆湖北路”和“荆湖南路”(“路”是宋代的地方行政代为,地位和今天的省一样),湖南、湖北之名由此而来。
(北宋时期的“荆湖北路”和“荆湖南路”)
而在北宋之前,湖南和湖北曾长期属于一个行政单位,在两汉时期,湖南和湖北都同属于荆州。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围绕荆州的归属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其中后两战都是发生在荆州。除此以外,襄樊之战、和奇袭荆州之战也是在荆州爆发的。
鉴于荆州重要的战略位置,荆州在当时被称之为“天下之腹”。
(东汉时期的荆州)
到了唐朝初年,湖南、湖北被拆分到了“山南道”和“江南道”,此后又分属于“山南东道”和“江南西道”。
(唐朝初年的湖南湖北分属于“山南道”和“江南道”)
北宋时期,湖北和湖南继续分属于“荆湖北路”和“荆湖南路”,但到了明朝,湖南湖北再度合二为一,同属于湖广布政司。
(明代的湖广行省)
到了清代,请初时继续沿用明制,保留湖广布政司(简称湖广省)。
清朝初年,四川屡造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在清军平定川地后整个四川仅剩3万户人口。为了恢复四川经济,清廷大量动员湖广地区民众迁移到四川,充实当地人口,史称“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四川”和“闯关东”是清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次移民运动,大大改变了中国的人口格局。
不过由于湖广布政司实在太大了,而且人口众多,作为异族入关的清廷担心不好控制,于是至康熙三年,清廷将湖广布政司南北分治。清廷大体以洞庭湖为界,洞庭湖以南为“湖南布政使司”,洞庭湖以北为“湖北布政使司”,至此湖南和湖北两省彻底分治并延续至今。
(清代的湖南省、湖北省)
二、外省人眼中的湖南是什么样的?
湖南人和别的省份不太同,打个比方,别的小朋友打架,家长会教育小孩子不要打架,有事告诉老师,这样教出来的孩子往往很听话,不会有出格的行为,缺点就是你要指望这些小孩子以后保家卫国,见义勇为基本不太可能。但是湖南教育孩子,小孩子打架,家长第一件事就是打赢没有?如果有道理打输了,那就打赢了再回来。这样教育出来的小孩子往往叛逆,但是有担当。
正是由于这样的性格,所以普遍湖南人都比较霸气和匪气,湖南人不怕死的也多,湖南人不太喜欢听规矩,特别是一些不太好的东西,湖南人会拒绝,并且湖南人特别好斗,有外敌的时候湖南人特别抱团,可以说湖南人只要抱团,任何省会都斗不过,但是外敌一走,湖南人喜欢内斗。观看近代史就知道。
由于以上原因,湖南人在政坛的人越来越少,因为湖南人太狠抱团好斗,而且喜欢标新立异,不喜欢循规蹈矩。
总之,至少近代史是湖南人编写,不可否认,而且湖南人在乱世绝对可以平天下。这种霸气和匪气是其他省会学不来的。至于说湖南人不好打交道,那是因为他没有看上你,对你不感冒,如果真的把你当朋友,湖南人大多数都会很义气,卷起袖子就干,绝对不会打嘴炮。湖南人打不打得过另说,但是打是必须的。
所以我对湖南人特别好感。毛主席家乡的人不会差。
在我的眼里,湖南是个文化底蕴厚重,岀伟人,岀强人的地方。江河纵横,山青水秀,是个岀美女的地方。是个盛产茶叶,富饶美丽的鱼米之乡!
三、湖南属于北方还是南方?
亲,湖南属于南方,秦岭-淮河以南。无论是从专业知识还是气候、风土人情来说,也可以看出湖南是南方。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我们国家关于北方还是南方的划分是以秦岭淮河线来划分的,秦岭淮河线的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湖南在这条线以南!
从气候和风土人情来说,以下这几点也可以看出湖南是南方:
从冬天难得下雪就可以看出湖南属于南方。前一阵湖南下雪,让不少人狂欢。秦岭就象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湖南的孩纸一到冬天就成了典型的“南方的孩纸”,因为这里难得有下雪,只有南方的孩纸才会盼下雪。正因为湖南处在秦岭以南,北方的冷空气被秦岭挡住了,所以湖南的冬天才难得有下雪的场景。
从柑橘等大自然产物可以看出湖南属于南方。淮河两岸不能生长柑橘等亚热带指标植物,但是湖南是有名的柑橘产地,湖南石门蜜桔、湘西椪柑、怀化麻阳冰糖橙……早在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就在故里写下了《桔颂》名篇。
你好,我是老嘉,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伟人故里湖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老嘉是土生土长的湖南小伙,吃着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喝的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