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啤酒的发酵度
啤酒发酵度系指麦汁中浸出物被酵母 消耗掉部分与麦汁中浸出物总量之比,用 百分数表示。
提高啤酒发酵度主要有两条途径:一 是采用高发酵度酵母,=是提高麦汁中可 发酵糖的含量。
选用高发酵度的酵母
要想酿造高发度啤酒,必须首选高发酵度酵母。这是提高啤酒发 酵度最根本,最有效途径。
糖化工艺的控制
要想使啤酒达到一定的发酵度,麦汁 中必须含有足够的可发酵糖,这是物质上 的保证。而糖化温度 pH值的调整,直接 影响到a一淀粉、8一淀粉酶的活性。从而 影响到麦汁组成分。低温糖化有利于B一 淀粉酶的作用,高温糖化则有利于it--淀 粉酶的活性。若想提高麦汁中可发酵糖的 含量、应采取低温糖化工艺
发酵温度的控制
发酵温度的变化不仅影响到酵母发酵 与代谢,同时影响到酵母降糖与双乙酰的 还原。就啤酒发酵度而言,发酵温度高,发 酵度也高。
外加酶法
酶制剂的添加应严格加以控制。应根 据麦芽酶活力,酶种类及酶活单位、辅辩 比、啤酒种类而予以调节。以防过多加大 生产成本,影响啤酒口味及稳定性.
二、啤酒发酵时双乙酰是怎么回事?
啤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自身代谢可产生双乙酰。
双乙酰是酿酒行业的工艺术语,当其在啤酒中的含量超过一定浓度(0.15mg/L)时,啤酒就会出现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气味,严重影响啤酒的风味和口感质量,因此在啤酒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控制。
扩展资料
1、双乙酰主要用于配制奶油、干酪发酵风味和咖啡等型香精,是生产吡嗪类香料的主要原料。
2、双乙酰用于配制食品用香精,是奶油香精的主要香料,也可用于牛奶、乳酪及其它一些香味中。如在浆果、焦糖、巧克力、咖啡、樱桃、香荚兰豆、蜂蜜、可可、果香、酒香、烟香、朗姆、坚果、杏仁、生姜等等。还可微量用于化妆用鲜果香或新型香精中。
3、在酸奶发酵时,亦产生双乙酰,浓度适当时,可增加酸奶的香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乙酰
双乙酰(CH3COCOCH3)在乳制品中是不可少的香味成分,但在啤酒中不受欢迎,人们认为是馊饭味,其口味阈值约0・2PPm。通常的贮酒过程都以此值为成熟标准规定值,若超过0・2ppm,认为酒的成熟度不够,或有杂菌污染。
双乙酰是啤酒发酵过程中的重要副产物,是影响啤酒风味的重要物质,同时也是啤酒成熟的限制性指标。它具有挥发性和强烈的刺激性,当其含量过高时(淡色啤酒中≥1.5mg/L),啤酒会呈现出馊饭味,严重破坏啤酒的风味,并影响啤酒的感官质量。
在啤酒发酵的前期,双乙酰含量很高,发酵后期,酵母重新吸收后,将其还原成丁二醇。丁二醇在啤酒中的风味阈值远大于双乙酰,可促进啤酒口味达到成熟。
但在后酵和贮酒过程中,酵母数量少,且还原双乙酰的速度慢,造成双乙酰还原周期长。此阶段占啤酒酿造过程总时间的60%以上,因而可以判定,缩短啤酒发酵周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双乙酰。
因此,研究啤酒酿造过程中双乙酰的形成途径,并寻找各种方法快速降低啤酒中双乙酰的含量,从而促进啤酒的成熟,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降低成本,已成为啤酒酿造者关注的焦点。
三、请问时间和温度对啤酒酵母发酵的影响
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很大,一方面与一般化学反应一样,提高温度可以增加酶促反应的速度。通常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加快一倍左右,最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另一方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温度过高可引起蛋白质变性,导致酶的失活。因此,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反而逐渐下降,以至完全停止反应。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称为某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时,反应速度逐渐降低。大多数动物酶的最通温度为37℃一40℃,植物酶的最适温度50℃一60℃。但是,一种酶的最适温度不是完全固定的,它与作用的时间长短有关,反应时间增长时,最适温度向数值较低的方向移动。通常测定酶的活性时,在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下进行。为了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的恒定,一般利用恒温水浴等恒温装置。
酶对温度的稳定性与其存在形式有关。已经证明大多数酶在干燥的固体状态下比较稳定,能在室温下保存数月以至一年。溶液中的酶,一般不如固体的酶稳定,而且容易为微生物污染,通常很难长期保存而不夹失其活性,在高温的情况下,更不稳定。
随着时间变化,酶的活性会发生改变,会造成与温度相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