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啤酒问答

二氧化碳严重短缺,啤酒和碳酸饮料的未来何去何从?

啤酒之家 2022-09-03 22:57 编辑:admin 294阅读

一、二氧化碳严重短缺,啤酒和碳酸饮料的未来何去何从?

我们在夏天总是喜欢喝一些气体饮料,像可乐、啤酒、苏打水,最爱那种气泡在喉咙跳舞的感觉,没有汽水的夏天不完美。我朋友说过,一瓶3元的可乐,第一口就值2元,但我们从来没想过,如果有一天汽水饮料里没有了“气”,我们的世界会怎样?

我们饮用的碳酸饮料内都含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摇晃时,导致碳酸析出加快,所以产生更多的气泡。

美国的气体供应商和酿酒商均已确认市场上二氧化碳已经短缺。大多数商业使用的二氧化碳是乙醇生产的副产品,用于汽油。压缩气体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Rich Gottwald表示:“因为春季新冠疫情反弹,突然减少了人员驾驶,意味着对汽油的需求不大。”所以不产生乙醇,自然也生产不了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对于啤酒的制作有很多用途。如工业啤酒方面,包括吹罐(把装啤酒的罐子吹起来),将啤酒包装进瓶子和罐子里,以及将啤酒推入水管的流水线里这几方面。

但啤酒厂商在获取二氧化碳方面面临着很多的竞争,因为饮料业(包括酒精饮料和非酒精饮料)――在二氧化碳的商业用途中排名中仅仅排位第三,在食品工业和干冰之后,后者有用于制药、水的处理和金属焊接等工业方面,食品生产商消耗的二氧化碳几乎是饮料生产商的四倍。

自从新冠疫情影响美国的春天开始,美国大多精酿酒厂不得不从加拿大订购二氧化碳,但是这仍然导致了包装延迟。由于二氧化碳的成本增加一倍,供应却少一半,影响了生产,直接导致美国大半的精酿酒厂关闭。

对于我国来讲,二氧化碳的生产和欧洲相似,大部分的老的工厂都是集中在合成氨工厂附近。但是我国也有我国自身的特点,大部分的啤酒厂都有自己的二氧化碳生产工厂,我国对碳酸饮料的需求比例相比欧洲并不是很高,国人饮用习惯和饮料结构方面和欧洲也不一样,二氧化碳的应用并没有扩展到欧美那么广泛,欧美除了一部分的食品食用,还用于冷冻,水处理等。

所以我国现在二氧化碳的供应和销售相对稳定,而且销售相对单一,一般都是哪里有需求,哪里才会有相应的二氧化碳供应。但这样看来,我们对于二氧化碳的供应短缺的风险似乎更大。

看到这里是不是产生了莫名的焦虑?这种我们呼吸就会产生的气体也会如此短缺?(当然我们食用的二氧化碳和呼出的二氧化碳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所以现在我们对碳酸饮料及啤酒还是且饮且珍惜吧!

不生产,既然二氧化碳短缺,那人类必然会研发出可替代的东西,研发出另一种饮料。

啤酒和碳酸饮料以后的发展越来越轻量化,可能需要的二氧化碳量也会越来越少,这也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

虽然它们都含有二氧化碳,但是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的饮料,想要销毁,是不大可能的。

二、青岛啤酒股价变动趋势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国内食品饮料行业中细分行业,啤酒行业的领头羊是青岛啤酒。在开始分析青岛啤酒前,我整理好的食品饮料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即可得到:宝藏资料:食品饮料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青岛啤酒在是国内啤酒行业的领头羊,公司的致力于啤酒制造、销售以及与之相关的业务。主要产品有碳酸饮料(汽水),啤酒(熟啤酒、生啤酒、特种啤酒)等。

简单解读了青岛啤酒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看下青岛啤酒公司有什么亮点,值不值得我们投资?

亮点一:在发展布局、营销渠道、品牌战略等方面的优势突出

公司从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出发,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施行,多方位展现青岛啤酒的品牌和品质优势,多措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外产品市场,同时积极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持续优化费用精细化管理体系,无论是促销费用有效性,还是营销效率都提升了,然后让利润开始逆势增长。

同时,公司加快线上消费渠道拓展,此外,达到了线上销售跟线下配送完美接轨,并且还有产品大酬宾活动,创造了电商+门店+厂家直销的立体销售平台,落实了新的营销渠道。公司也还再继续深化地实施品牌战略,大大推进创新驱动和提高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能力是当前的重大任务在提升品牌影响力上主要是以沉浸式全方位品牌推广的模式来展开,以更高的品质、更时尚、精美的包装以及更具国际化、互动性的品牌传播,成功实现品类升级。

亮点二:数字化生产、智能制造以及升级改造助力公司的腾飞

公司加快数字化生产转型和智能制造以及工业互联网推进的步伐,加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打造规模化、智能化生产基地中的集成应用,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并带动上下游企业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启动实施了青岛啤酒智慧产业示范园扩建项目以及青岛啤酒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改扩建项目,同时也提高了公司高端产品供应能力,不断促进企业发展转型升级。

篇幅长短有限,其他关于青岛啤酒的深度报告还有风险提示的内容已经提前整理到下方的研报里了,戳下方链接看一看吧:【深度研报】青岛啤酒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中国啤酒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及消费市场,经过多年的不断进步,啤酒行业总量向着阶段性企稳态势发展,产能优化整合步伐在行业内大型企业的带动下不断加速,不断地促进规模化生产,提高运营效率,市场集中度一直都处于上升的状态,市场竞争格局已经逐渐稳定。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消费能力的提高,啤酒消费市场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仍然很大,利用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以及价格调整等措施,那么在整体消的费以及利润的水平上依旧有着相当可观的提升空间。青岛啤酒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会抢先享受行业发展红利的。

综上所述,我觉得青岛啤酒,它作为啤酒行业的出色企业,有希望在行业对自身进行升级的时候,获得快速的发展。但是,文章相对落后于事实,想知道青岛啤酒未来行情的朋友,可以看看这个链接,专业的投资顾问会根据实际情况为你进行诊股,看下青岛啤酒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青岛啤酒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三、燕京啤酒势头一直很厉害,为什么这两年却有些萎靡了?

随着近三十年来产能和需求的快速扩张,我国啤酒工业得以迅猛的发展,在世界舞台中已成长为啤酒产销的第一大国。有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啤酒产量达到4562.71万千升,占全球总量1.93亿千升的24%,超出第二名美国近一倍之多。

纵观国内市场的发展,也已由初期的群雄割据演变为了头部大厂的独占鳌头。作为曾经处于啤酒产业的巅峰地位的燕京啤酒,近年来的状态却是尽显一片疲软颓势,究其原因,或许我们能够从其财报中找到些许答案。

燕京啤酒“偏科”的情况甚是严重:其在华北和华南两个地区的营收比重高达77%以上。

这不仅让蓝莓君联想到燕京啤酒近年来的收购动作,自2010年和2011年燕京分别收购两家地方啤酒企业之后,便再没有大的整合和并购动作,扩张的计划几乎处于停滞状态,重心仍局限在北京、内蒙古、山东、两广等区域市场,由此看来,造成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的现状便也不足为奇。

硕大的一个上市公司,却在如此关键的财报中犯了这样严重的低级错误,不得不让股东和外界投资人在心中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企业的品牌形象也必将大打折扣。

此外,按季度划分来看,燕京啤酒2018年前三季度营收、利润和现金流量净额都较为稳定,而第四季度的大幅下降则显得极为突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啤酒是一种销售淡旺季非常明显的产品,自身属性受气候影响因素极大。简言之,就是天气较冷的气候喝啤酒的人会大幅减少。

而同样作为气候较冷的一季度,其营收入环比却能增长近两倍之多,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于每年的第一季度为开年阶段,销售人员均有充足的铺货动力,加上有春节节日的助力,也极大的带动了啤酒的消费量上升。

这个我觉得主要就是因为它的竞争压力太大的缘故吧

因为现在制造啤酒的厂家越来越多,更好的啤酒出现燕京啤酒已经不行了。

因为现如今还有很多其他的啤酒品牌也做大做强起来了,会对燕京啤酒有一定的影响。

因为外国啤酒品牌的进入导致市场被挤压,导致销量下降

下一篇:客观来讲,青岛和济南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上一篇:湖北工程学院招生办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