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已经悄然离去,专柜的夏装也齐刷刷被下了架,而拉格啤酒却还没有喝到痛快。在过去的漫长的炎热日子里,到底是哪款拉格伴你左右?
刚刚有了一点啤酒入门知识的时候,经常拿工业拉格和精酿做对比,以至于很多人捎带着对拉格也没什么好印象,事实上,拉格算得上是啤酒史上颇具颠覆性的创新型啤酒。
我们再回顾一次拉格的定义:
拉格啤酒,源自德文“储存”,是一种桶底酵母发酵,再经过低温储存的啤酒。桶底发酵,顾名思义就是酵母在发酵时沉在麦汁的下方。发酵温度一般在10-12摄氏度。
对发酵温度的要求决定了拉格啤酒酿造的困难,家酿拉格要把温度控制在这个水平,实在是困难重重,加上底层发酵速度缓慢,时间成本也远远高过上层发酵的艾尔啤酒。
即使是有经验的酿酒师,也未必能酿出好喝的拉格啤酒,这种相对口感清淡的啤酒一旦味道出现一丝一毫的不对劲儿,都能被轻易察觉,且无处遁形。
如果选择工业化生产,家酿的困难却不再成为困难——先进的工业生产线可以严格控制温度,缓慢、平稳的底层发酵方便了大规模生产,百吨级别的发酵罐在大型酒厂中是较为常见的,生产量的提升也有效降低了成本。
但只有这些还不够。为了能适应大众,酒厂极力使其口感更清淡,度数更低,用廉价的大米代替麦芽,毕竟谁都要喝水,怎么清淡都不会出错。恰恰是因为这一点催生出了“工业拉格”一词,也让很多人忽视了拉格本来的样子。
在啤酒世界里,拉格并不是不好喝的代名词。早期的拉格源自于德国北部,北德地区气候寒冷,当地人酿酒后将其放在冰冷的山洞中窖藏,低温正好适合拉格酵母的发酵,于是有了这种窖藏啤酒。
传统的德式拉格严格遵守《啤酒纯净法》,只用麦芽、酒花、酵母和水作为原料,虽然清爽,但麦香十足。
工业革命之后,英国人掌握了淡色麦芽的工艺并传到了捷克,当德国人将拉格酵母带到捷克后,一种全新的金黄透明、口感清爽的啤酒随之诞生,这就是皮尔森。跟传统德式格拉相比,皮尔森用的捷克当地的萨斯酒花,加上当地柔软的水质,酒花香与麦芽的香味达到了平衡,很快便风靡欧洲。
现在,啤酒市场上的拉格啤酒,常见的有德国拉格(German Lager)皮尔森(Pilsner)、美式拉格(American Lager)等,其中美式拉格可以看作是我们常说的工业拉格。虽然产量巨大,但从分类而言,工业拉格也不过是啤酒种类的一个小小分支。
精酿啤酒的“气儿”是酒花和麦芽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是天然的!工业拉格啤酒的“气儿”是装瓶时加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