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啤酒问答

兰州的黄河大桥真的是德国人造的吗?

啤酒之家 2022-05-30 13:04 编辑:admin 131阅读

准确地讲,兰州黄河铁桥是由德国商行测绘承建,美国人充当总工设计图样,中国人参与建造并提供所有后勤。

当时在承建合同中,德国商行给出了“保固80年”的承诺,如今已经过去111年,这座铁桥依然坐落在兰州黄河上。

兰州黄河铁桥,也被称为“中山桥”,在兰州的确算得上一个著名景点,也是中外游客来兰州旅游时的必到之地。

说它是兰州的“网红桥”,一点都不为过,这座桥一头连着有千年历史的白塔山,另一头连着兰州最繁华的西关。

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中路的白塔山下,始建于1908年5月,于次年8月竣工通行,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中山桥。

这是一座四墩五孔桥,上部为梯形穿式钢桁架,由竖向钢架划分成五个长方形。桥总长233.5米,总宽8.36米。

在十多年前,铁桥还能通行小型汽车,后来因为安全原因,彻底禁止机动车通行,现在仅仅供行人与游客穿行。

下面简要讲一下兰州黄河铁桥的建造过程。

在修建铁桥之前,白塔山下是一座有500年历史的镇远浮桥。据记载,这座桥是明初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所建。

清末时期,清廷实行洋务新政,甘肃也在1905年设立了洋务总局,由兰州道彭英甲兼任总办,铁桥被提上日程。

时任陕甘总督的升允,盘算着借国外技术与设备来修建新桥,以取代镇远浮桥。

1906年,德商天津泰来洋行经理喀佑斯正好游历到甘肃,双方一拍即合,德国人给出铁桥价为16万5千两白银。

随后,升允将这个差事交给了甘肃洋务总局彭英甲。同年,彭英甲代表洋务总局与德国泰来洋行正式签订合同。

两年后的1908年,造桥计划得到朝廷批准。接下来是漫长而艰辛的桥料运输过程,这一过程持续了近两年时候。

铁桥桥料全部来自德国,先由海运至天津,再由天津经北京、郑州、西安转运到兰州,整个运输过程极为曲折。

天津到郑州是火车运输,比较容易,郑州之后的路段全是由畜力大车拉运。每一段都派有州县干吏和护勇押运。

很多的大马车都是临时定制,沿途累死的骡马不计其数,每逢下雨天,运输车队是寸步难行,车毁人亡经常有。

对于一些超重超长的桥料,当时根本没有可以装运的大车,泰来洋行只能派技术人员将特大件拆卸成零部件运。

到1909年的闰二月,所有的桥料才运输完毕,总共26批次,耗时将近两年,仅运费就耗银达12万4千多两白银。

在签订合同之前,德国商行经理喀佑斯就请工程师进行过实际勘测,德方根据勘测结果,给出保固80年承诺。

可在即将动工之时,德方以工程师到东西修铁路为由,派出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当工程师,且喀佑斯也不来了。

在彭英甲的多次催促下,商行经理喀佑斯和勘测工程师德克始终未到。随后得知,年轻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

此事后来不了了之,美国人满宝本就成了铁桥的总设计师,承建商还是泰来洋行。1908年初春,铁桥破土动工。

泰来洋行雇来华匠共69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和华工刘永起等是铁桥建设的骨干力量,还有不少小工。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铁桥于1909年8月19日竣工通行。为纪念这一壮举,铁桥两头立有石碑,碑文由升允所撰。

1910年,陕甘总督长庚向朝廷奏称,兰州铁桥“实用库平银三十万六千六百九十一两八钱九分八厘四毫九丝八忽”。

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铁桥改名“中山桥”,一直沿用至今。1954年,铁桥在原平行弦杆上端置拱式钢梁。

1989年,铁桥保固80年期满,一艘供水船撞上桥墩,致铁桥严重受损,兰州市政进行了抢修,并加宽了人行道。

同年,德国有关方面曾致函兰州市政府,询问铁桥状况,申明合同到期。

兰州铁桥的桥料全是从德国运来的,包括铆钉、铁条及油漆。铁桥是德、美两国工程师和华匠通力合作的结晶。

德国人之所以敢保固80年,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设计、施工队伍实力雄厚,美国人满宝本充当设计师,德国人德罗充当工程师,天津人刘永起是施工队长。

二是桥墩使用了沉箱法建造,即在铁船之上修建桥墩,非常坚固。另外,在铁桥上部使用的是铆钉连接的钢件。

三是铁桥的钢件是当时德国最好的钢材。

有了上述这些技术和材料的保障,再加上铁桥河床都是卵石层和岩石,所以德国人商行才敢给出80年保固期。

所以说,兰州黄河铁桥(中山桥)是美国人设计、德国商行承建、中国人施工,也就是多国共同修建起来的。

当时还有比利时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了修建,因此单说德国人修建了兰州铁桥,这是不客观的说法。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唐.刘禹锡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一路浩浩荡荡、携泥裹沙穿越半个华夏。在她的两岸孕育了无数的城市、村庄。但是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只有一个,那就是甘肃省会兰州。

兰州四面环山,易守难攻,黄河穿城而过,给固若金汤的金城兰州更是加了一道天堑。在白塔山下、金城关口,有一座铁梁钢铆搭就得桥梁,它便是大名鼎鼎的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桥。

中山桥前身是一座浮桥,名曰镇远桥,南来北往的客商经过金城关进入兰州,必走此桥。可是这浮桥有个弊端,平时正常通行,一到冬季,大量冰块自兰州段上游倾泻而下,夏季洪水过境时也很危险,浮桥根本就承受不了如此这般的冲击,往往造成桥毁人亡,当地官府一到冬天就拆了浮桥,春季河水解冻才又开始搭建浮桥,这样折腾来折腾去,劳民伤财,给当地经济造成了极大损失。

清代光绪年间,钦差大臣左宗棠率领大军,摧枯拉朽,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消灭了阿古柏叛军,收复西域,故土新归名曰新疆。路过兰州时,感受到渡河的不便,就想拆掉镇远浮桥建一座结实可靠的铁桥,可是当时国内因为长期闭关锁国,就没有那技术,不得已寻求洋人帮忙,可是人家狮子大张口,一口价60万两白银,于是此事告吹。

一直到清朝末期,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工业才能救中国,洋务运动风生水起,学习西方先进工业技术,建工厂造洋枪洋炮、铁皮大船,大量西方人也因此涌入中国。有个德国商人卡右斯游历大西北,寻找商机,来的甘肃兰州,对这个连接中国与中亚的交通枢纽很感兴趣,就想在这里建个工厂,于是就找到当时的兰州道台彭英甲,一来二去,谈到镇远浮桥,这个德国人一盘算,答应15.5万两白银修一座铁桥,取代这麻烦不断的浮桥,比起60万两来,这个也算是白菜价了。

这卡右斯虽然答应修桥,可是他对桥梁工程是五窍只通四窍,几乎是个白痴。不过这人也算是个实干家,他立即联系国内工程技术人员来中国兰州,实地测量、评估。一翻折腾后给出结论,如果按照协议保质保量建造,铁桥可以使用80年不倒。不过这些个西洋鬼子看不上大清朝冶炼的钢材,认为质量太差,简直渣渣嘛,这修桥用的铁梁钢架只有德国造的才行,此事就因意见不统一又陷入了无尽的谈判再谈判中。

一直到光绪三十四年,双方才把具体细节谈拢,上报朝廷得到批复,大桥开工建设。建桥的所有材料用海船,从远在天边的德国运到天津码头。当时国内没有汽车、火车、也没有现在的高速公路,于是组织大批骡马大车,千里迢迢运到兰州。由于各种材料都是成品半成品,剩余工作就是组装铆焊,所以三年就完成作业,至此,天下黄河第一桥也就顺利横亘在镇远浮桥的原址上了。

建桥初期,定名为兰州黄河铁桥,1928年,改名中山桥。中山桥坚固且美观,成为兰州的一道特别靓丽的地标似建筑、除了牛肉面之外又一张名片。

1989年,德国有关方面寄书兰州,送来了当初建桥时的图纸与维护资料,并声明此桥已经过了80年质量保证期。2013年中山桥禁止车辆通行,改为步行桥,成为兰州市民夏季纳凉的好去处,也成为外地游客兰州旅行的打卡地。

如今,随着西安大明不夜城不倒翁小姐姐的网络爆红,兰州人民有样学样,兰州莎莎也在中山桥头跳起了敦煌鼓舞。被五颜六色闪烁霓虹装扮的百年古桥为背景,九天仙女反弹琵琶,衣袂飘飘,美轮美奂,通过抖音、快手快速传播,让人感受到如痴如醉的古丝绸之路不一样的艺术魅力。

◽️◽️◽️◽️◽️◽️◽️

下一篇:青岛市有哪些比较知名的国企?
上一篇:沈阳的“老雪”到底多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