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小晚想说,头孢+酒,虽然不是谣言中所说那样是“剧毒”,但是其产生的双硫仑样反应,却会让人的身体出现眩晕、惊厥、呕吐、甚至休克等一系列反应,危害不容小觑。
武汉的这位男子,48岁,姓李,在一家公司当会计,近日因感冒继发感染了肺炎,住进了武汉市第一医院肾病内科。医生特地叮嘱他,在头孢治疗期间,千万不要喝酒。
23日下午,几个老同学到医院来探望他,很长时间没见了,李先生非要请他们吃饭。晚上7点,李先生一回到病房就跑去找他的管床医生陈伟栋,说自己身体不舒服,走路像在踩棉花。
医生发现他面色潮红,情绪亢奋,身上还有酒味,追问得知,饭桌上同学们要了几瓶啤酒,李先生想着不是白酒,忍不住喝了两杯。
没想到,李先生的身体立马出现头晕站不稳的状况,医生叮嘱其利尿醒酒,却没料到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出现嗜睡、胡言乱语等更加严重的症状。
24日凌晨2点,神经内科住院总医师魏东生前来会诊。
“100-7等于几?”面对医生出的考题,李先生花了半分钟才答出“93”,“那93-7等于几?”李先生想了半天也答不上来,双脚不停地发抖。医生判断,李先生很可能是“双硫仑样反应”!立即对其进行补液、激素治疗。
直到几个5个小时后,李先生才慢慢转醒,转危为安。
武小晚上百度,搜了一下“双硫仑样反应”。
酒精达到体内后分解成乙醛,乙醛在肝内代谢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有些药物如头孢类抗生素、双胍类降糖药等会抑制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导致乙醛无法正常代谢而蓄积在体内导致乙醛中毒,出现双硫仑样反应,轻则脸色潮红、恶心呕吐等,严重者甚至可出现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意识丧失、惊厥等危及生命。
医生提醒,头孢类抗生素、甲硝唑、痢特灵、双胍类和磺脲类降糖药等药物,在用药期间或停药2周内均不能饮酒,白酒和啤酒都不可以,含乙醇的食物、饮料也不要碰。
临近年关,聚会增多,武小晚也借这个案例,再次提醒大家:酒桌上不要给正在吃药打针的人劝酒,用药者更别碍于面子硬喝,身体最重要!
by DJ
作为一个长期喝酒的人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几个例子跟大家阐述一下这件事情的危险性。
其实我喝酒的时间还算是比较长的,印象中自己是2007年参加工作的,参加工作之前自己是不抽烟也不喝酒的,还记得当年自己踏入职场的时候一直也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在保持这么一个好习惯,一直到有一天实在是无法推脱,印象很深刻的是当天晚上跟几个领导吃饭,自己只是喝了一杯啤酒就开始现场直播,当时的场面真的很难堪。
但是自打那天开始就变的一发不可收拾,抽烟喝酒样样都来,说是被迫的不知道有没有人相信,但是自己确实是没有办法,有了第一次就必然会有第二第三甚至更多次。慢慢的自己就越来越不在乎自己的身体,领导也常常让我出去应酬参加各种酒局。
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自己感冒,因为并不是很严重所以只是吃了几颗头孢,晚上参加饭局的时候自己其实很清楚吃过头孢之后不应该再喝酒,但是当时的情况完全推脱不了于是还是喝了酒,但是在喝酒的过程中,自己明显的感觉到了身体的异样,心跳特别快感觉可以很清晰的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而且端酒杯的手也开始抖动起来,杯里的酒已经往外晃了,当时全桌人可能都注意到了这一点都有点慌了,毕竟万一我有个意外这一桌子人都脱不开责任。
万幸的是当时没有再继续,心跳也开始逐渐平复,后来单位领导再也不敢让我去陪酒局了,不知道这样算不算因祸得福,但是这件事情也教育大家对于自己的身体一定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药后饮酒。
聊民声,道民意,说民间世态炎凉谈民心,叙民气,辩民间人情冷暖
我是咩咩说事,要了解身边大小事请关注我,看看大家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