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对于精酿啤酒而言,可谓是里程碑式的一年。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精酿啤酒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873年创下的历史记录,达到了4100种。随着行业的急剧扩张,今年出现的啤酒品牌兼并潮也为行业未来发展定下基调,并将改变来年行业的整体面貌。 2016年,兼并潮将席卷精酿啤酒行业。而巧合的是,两家啤酒巨头的合并对于小厂牌啤酒将产生迄今为止最大的影响。比利时百威英博公司欲以1070亿美元收购英国萨博米勒(SABMiller)酿酒公司,尽管该并购案尚未尘埃落定,但其影响已经十分可观。业内预估此次并购将创造出一种整体分销系统,并将对整个行业产生长远影响,即使这样的影响在短期内可能并不明显。2015年,啤酒行业经历了无数的企业并购,而两大啤酒巨头的并购只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行为。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年发生在啤酒行业内的大单并购案: 1月23日,百威英博收购了幸福酿酒厂(Elysian Brewing); 3月9日,安可消费资本私募股权公司(PE firm Encore Consumer Capital)收购了全帆酿造(Full Sail Brewing); 5月22日,奥斯卡・布鲁斯啤酒厂(Oskar Blues Brewery)将多数股份卖给了费尔曼资本合伙公司(Fireman Capital Partners); 7月17日,费尔斯通沃克啤酒厂(Firestone Walker)和督威摩盖特集团(Duvel Moortgat)开展联合经营; 11月16日,巴拉斯特角公司(Ballast Point)被星座公司(Constellation Brands)购买; 9月8日,Lagunitas啤酒公司将50%的所有权股份售卖给喜力集团; 9月10日,圣射手啤酒公司(Saint Archer)被米勒康胜公司(MillerCoors)收购; 9月23日,百威英博收购金路酿酒(Golden Road Brewing); 12月18日,美国亚利桑那州最大的精酿啤酒厂牌四峰啤酒(Four Peaks Brewing)卖给了百威英博。 当然,2015年还有更多的小宗并购案,并且可以打包票的是,2016年这样的并购潮仍将继续出现。因为精酿啤酒的市场份额正在增长,与此同时,大小啤酒厂牌也将开始将自己定位到更广阔、更长远的发展地位中去。事实上,路透社此前已有过相关的报道,实行雇员所有制的新比利时酿酒公司(New Belgium Brewing)让瑞德集团下属的中间市场公司(Lazard Middle Market)做媒寻找收购方,给出的收购价超过10亿美元。 “精酿啤酒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阶段,小厂牌啤酒现在也成了真正的好生意,而行业内外的企业都对此展现出极大的兴趣。”酿酒商协会行业经济学家巴特・沃森说。 酿酒厂拥有者或是想要脱手已有产业、谋求行业外的发展,或是想要为企业谋求一个更好的未来发展空间,这两个动机促成了今年绝大多数的并购案。大厂牌啤酒公司也开始变得更加积极,而私募股权公司对这一领域也展现出更大的兴趣。 那么,或许我们就该问这样一个问题,2016年并购行为的驱动力将是什么? 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百威英博和萨博米勒并购案的进展情况。如果交易按预期进行,同时摩森康胜(Molson Coors )将接手萨博米勒的美国市场业务,那么这家公司将备受人们的关注。 “截至目前,摩森康胜只开展过一次并购行为,但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将很有可能以不同方式进行投资。”沃森说。 如果是这样的话,摩森康胜将与安海斯・布希展开竞争。尽管安海斯・布希公司旗下的百威啤酒在2015一整年中并没有把侧重点放在精酿啤酒上,但它仍在持续投资并收购备受好评的(且热门的)精酿啤酒厂,而不是推出它自有的精酿啤酒产品。由米勒和康胜组建的合资公司目前正面临着营收减少的局面,为了僵局,未来它或许将在购买精酿啤酒厂上表现得更加积极。 私募股权公司的处境则更加复杂。尽管一些公司已经在酿酒厂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本,但他们目前尚未能够将其剥离出来。而且在私募股权公司厘清这样的投资行为是否值得之前,他们的投资兴趣将可能逐步冷却。 在我们迈入2016年之际,有一件事情是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那就是这些日子以来精酿啤酒行业的收购行情价。星座公司花费10亿美元收购了巴拉斯特角公司,与此同时,虽然喜力收购Lagunitas的商业内幕并未向外界透露,但《华尔街日报》此前曾评估这家位于加州的酿酒厂市值在8亿美元。 当品牌影响力被计入到交易成本中去,这样的交易将有可能走上歪路。但大量有意售出的卖方――特别是那些“有名”的精酿啤酒厂牌――正变得相当肤浅。结果就是,潜在的买方或许需要花费更多以吸引他们加盟。所以即使2016年精酿啤酒行业并购交易的总数下降了,并购交易的总价值事实上却有可能实现增加。 “这是市场的供需现状,”沃森说,“绝大多数(本被认为是有意售出的酿酒厂)因传闻而变得举棋不定。”
2015年 星座品牌十亿美元收购BALLAST POINT酒厂
1996年,Ballast Point酒厂建于圣地亚哥。星座公司以精酿史上最高的价格将其收购,这充分体现出精酿啤酒所具有的潜在价值。
天价收购的背后,体现出短短四五年的时间,一个酒厂的价值翻了至少20倍。这让人疯狂,也让人恐惧
2015年 LAGUNITAS酒厂被卖掉一半
谈到精酿酒厂被收购时,通常来自星座,百威,米勒的收购案更受关注,但喜力购买Lagunitas啤酒厂50%股份的新闻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事实证明,没有精酿酒厂会不受啤酒公司投资的影响。
2016年 百威收购了南非米勒
百威的收购对精酿行业的影响太过巨大,更重要的是,该公司还签署了一项协议,如果未经司法部批准,百威将不会再购买另一家啤酒厂,那些渴望被百威收购的酒厂可以安静下来了。此协议不包括已经被收购的11家精酿啤酒厂。
在这之后,大型集团对精酿啤酒行业的影响将变成全球化的,而不只局限于美国本土。
2016年 米勒打赢了蓝月亮啤酒为精酿啤酒的官司
2015年,一个精酿爱好者起诉米勒公司以其精酿啤酒的方式销售蓝月亮啤酒,即使他并不是。在这张情况下,米勒公司赢了且蓝月亮被允许继续以京娘的名义进行营销。
以后回顾这个行业,这一事件会变成整个行业的分水岭,因为它可能正在重新定义精酿啤酒
2016年 美国精酿啤酒厂的数量首次超过5000家
所以我认为题主所说的2015年是精酿啤酒历史性的一年并不精准,2015――2016都是精酿啤酒具有历史性的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