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鲍之交的故事
齐国的国君(诸侯国的最高首领)齐桓公是第一个霸主。齐桓公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有两个得力的助手——管仲和鲍叔牙。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政治家,而他的成功又是和鲍叔牙谦虚让人的品德分不开的。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他们互相帮助,真诚相待。长大以后,他们一同去齐国谋生。当时齐国的国君齐襄王有两个弟弟,一个是公子纠,一个是公子小白。说来真巧,管仲和鲍叔牙分别当了他们两人的老师。齐国发生内乱,齐襄王被杀死,谁来当新国君呢?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便争起来。结果公子小白当了国君,他就是齐桓公。
为了治理好国家,齐桓公问鲍叔牙有什么高见。鲍叔牙说:“您需要一个才智过人的贤人来帮助。”齐桓公说:“难道还有比您更能干的人吗?”鲍叔牙肯定地说:“有,就是管仲。”“管仲?!”提起管仲,齐桓公便咬牙切齿,原来在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王位的时候,为保公子纠做国君,有一次,管仲躲在树林中向公子小白暗射了一箭,幸好射在衣带的铜钩上才没受伤,所以结下了一箭之仇。鲍叔牙说:“管仲的才能超过我十倍,您要是不记前仇,真心实意请他来,不但能治理好国家,恐怕其它各国也得听您指挥呢!他说服了齐桓公,设法把管仲请来。管仲见齐桓公不记一箭之仇,非常信任他,就决定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了。
管仲在齐桓公支持下,对齐国进行了一番改革。几年时间,齐国就富强起来,此时为了让管仲充分发挥才能智慧,鲍叔牙却谢绝挽留,悄悄地离开了齐桓公和管仲。他的为人令大家钦佩,管仲说:“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后来人们常用“管鲍之交”“管鲍遗风”来称赞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
二、求谢道韫和王凝之的故事
谢道蕴(又作谢道韫),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东晋女诗人。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399年王凝之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她一直寡居会稽。 谢道蕴识知精明,聪慧能辩,叔父谢安曾问她:“《毛诗》何句最佳?”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称赞她有“雅人深致”。一次谢安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俄而大雪骤下,安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安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今存散文《论语赞》一篇和《泰山吟》(一作《登山》、《拟嵇中散咏松诗》二首。《拟嵇中散咏松诗》借歌咏松树以抒发人生无常的感慨。
谢道蕴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后嫁给庾氏。据《晋书烈女传》记载, 谢道蕴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所以说,她虽出身名门,却也命运多舛。
三、关于在黑暗中成功的名人故事
与其说是在黑暗中成功,不如说是在逆境中成功,为你奉上,请你参考!
史铁生、张海迪、爱迪生等
1:史泰龙——1850次求职被拒
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也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但他仍全心全意地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他想做演员,当电影明星。 好莱坞当时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根据自己仔细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为自己量身订做的剧本前去一一拜访。但第一遍拜访下来,所有的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面对无情的拒绝,他没有灰心,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不久,他就又从第一家开始了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 第二轮拜访也以失败而告终。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 但这位年轻人没有放弃,不久后又咬牙开始了他的第四轮拜访。当拜访第350家电影公这时,这里的老板竟破天荒地答应让他留下剧本先看一看。他欣喜若狂。 几天后,他获得通知,请他前去详细商谈。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他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 不久这部电影问世了,名叫《洛奇》。
2: 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 15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1983 年,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经在日本、韩国出版
四、拿破仑的小故事
【1】
拿破仑的父亲是一个很高傲但又穷困潦倒的科西嘉贵族,他把拿破仑送进了一个在布里恩的贵族学校.在 这里他必须交往的都是一些在他面前夸耀自己富有而讥讽他贫穷的同学。这种讥讽深深地刺伤了小拿破仑的自尊心,引起了他的强烈愤怒,然而对此他无能为力,只 能为这种威势所屈服。后来他实在是受不了,就写信给他的父亲:“为了忍受这些外国孩子的嘲笑,我实在疲于解释我的贫困了,他们唯一高于我的便是金钱,至于 说到高尚的思想,他们远在我之下的。难道我应当在这些富有而骄傲的人面前永远谦卑下去吗?”
“我们没有钱,但是你必须在那里把书念完。”这是他父亲的回答。因此,他在那所学校受了整整5年的折磨。但是那里的每一种嘲弄、每一种欺侮、每一种轻视的态度,都使他增加了一种决心,那就是一定要好好地做人,以实际行动让这些愚蠢的富人们看看,他确实要比他们优秀。
那么,他是如何做的呢?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一点也不空口自夸。他只是在自己心里暗暗计划,决定利用这些没有头脑而又傲慢的人作为桥梁,使自己达到权力、财富、名誉的巅峰。
他在16岁的时候,当上了少尉。但就在这一年,他遭受到了另外一个打击—他父亲去世了。这样,他不得不从他那本来就少得可怜的薪水中,抽出一部分来帮助他的母亲。
他的同伴们在用他们多余的时间追求女人和赌博。他那不受人喜欢的体格,使他没有资格得到前者;而他的贫困,也使他失掉参与后者的资格。于是,他改变了方 针,用埋头读书的方法,去努力和他们竞争。读书是和呼吸一样自由和不受限制的事情,而且当时他们享有免费在图书馆借书的权利,这使他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他 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读些乱七八糟的书,他也不是专以读书来消遣自己的烦闷,而是为准备自己理想的将来而读书,他下定决心要向世界表明他有些什么才能。因此, 在选择书的类别上,他就以这种决心为引导。当时,他住在一个狭小而气闷的房间内,孤寂而闷热。在那里他经常是面如土色,但是,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努力。
那几年的苦读中,他所做的读书笔记,后来印刷出来,一共有400多 页。在那里,他把自己想像成一个总司令,将科西嘉岛的地图描绘出来,并在地图上标明了哪些地方应当布置防范。所有的一切他都用数学方法进行了精确的计算。 因此,他的数学才能由此而得到了发展。他的长官看见拿破仑很有学问,便于工作派他去做一些需要极复杂计算的工作。他把这些工作做得漂亮极了,于是他又有了 别的机会。在他以及全世界还不知道将来会变成怎样的情形之前,拿破仑已经走在有权势的路上了。
一切的情形都因此而改变了,从前嘲笑他的人,现在都到他的周围来,想分得一点他得到的奖金;从前轻视他的人,现在都希望成为他的朋友;从前揶揄他矮小、无能、死用功的人,现在变得尊重他了。他们都变成了他的忠实拥戴者。
是天才造成的这种奇异的改变呢,还是因为他不懈地艰苦劳作而终究得到了回报呢?他确实很聪明,他也确实肯下功夫。不过,还有一种比知识或艰苦努力更为重要和力量在驱使着他,这便是他想超过这些戏弄他的人的野心。
如 果当初他那些同学没有嘲笑他的贫困,如果他的父亲允许他中途退学,如果他没有经受贬低捉弄的痛苦,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 如果说那样的话,世界上就不会有妇孺皆知的拿破仑。他之所以成为这样伟大的人物,完全是由他的一切不幸造就的。从这些不幸中,他深谙了通过克服自己的缺憾 而走向胜利的秘诀。
【2】
在一次行军途中,拿破仑的贴身警卫为了救拿破仑而不幸落马。整个身子落入悬崖,幸亏一根树枝挂住了他的衣袖,使他没有跌入万丈深渊,生死之际,卫兵拼命呼 喊拿破仑救命,拿破仑看了一眼结实的树枝,突然举起枪对准卫兵的脑门,厉声吼到:“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一枪打死你!”卫兵见求救无用,只好尽力自救, 于是使用全身力气一跃,终于攀上了悬崖。
【3】
拿破仑当了统帅以后,有一次约几位大将到郊外赛马,正扬鞭畅奔,他的赛道突然被几个乞丐挡住,卫兵们举枪喝斥散开,拿破仑却放慢马速,命令卫兵们和他一同绕道。并大声说,请尊重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