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什么酿白酒最好
高粱40%,大米20%,糯米20%,小麦15%,玉米5%
诗仙太白酒:高粱50%,大米15%,糯米15%,玉米10%,荞麦10%
在这几种多粮酒中,高粱的占比都是最大的,由此也可以看出高粱在酿酒粮食组成中的地位。
2. 用什么酿白酒最好呢
所有的白酒用曲都是大曲最好,大曲微生物种类和含量都很丰富,中国的很多名优酒都是用大曲进行发酵的,大曲发酵周期较长,口感较好,成分很丰富;
其次是小曲,小曲的液化力较强,发酵周期短,出酒口感干净,产量较高,只要卫生条件做好了,酒质一样比较好;较差的是麸曲,糖化力和液化力较强,产量较高,但因其所含相应生香菌种较少,因此酒质较差;还可以直接用糖化酶和酵母,在适宜的温度下分别活化后进行发酵,所产的酒质量更差,但产量较高,淀粉分解很彻底。至于用什么曲好,就要根据你对生产的规划和生产质量的要求来综合评定和衡量了。
3. 什么可以酿白酒
酒曲又叫“酒药”,一般的食品店都有的卖。是块状的象碎米粉压制出来的一样。每包两小块, 每块有麻将牌大小(比麻将牌厚一倍)可做6–8市斤的米。注意:不是碱或发酵粉! 说起来,这种酒曲发酵技术还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大发明。酒曲中有灰霉菌和酵母菌两种微生物。灰霉将淀粉转化成糖,即糖化过程;酵母将糖转化成乙醇,即酒化过程。只有这两个过程 进行到适当程度,才有美味的米酒。 米酒,又叫酒酿,甜酒。古人叫“醴”。南方人很喜欢吃。过年时许多人家都要做。不行,酒酿放久了只会变成类似黄酒的东西,以前我们那里都是在酒酿里面掺水,放一段时间后就可以代替黄酒来烧菜了。
4. 用什么酿白酒最好喝
在我国白酒的酿造在选料上是十分严格的,而且有着“高粱香、玉米甜、大麦冲、小麦劲”的说法,如果在酿造的过程中体现不出这种特点,可以说酿造的白酒是不合格的。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详细地分析一些不同中白酒原料在酿造过程中的特性对比。
酿白酒原料一:高粱
在我国高粱是最适合用来酿造白酒的原料,很多大型的白酒品牌的主要酿造材料都是使用的高粱,因为使用高粱酿出的酒喝起来特别的醇香,而且高粱的出酒率也是其他原材料不能够比的。那么高粱作为酿制白酒的主要原料,有着怎样的特性呢?一起来看看:
高粱的成分特点:含五碳糖的半纤维素约2.8%,皮壳中含单宁.少碳单宁9.1生成香兰酸等特殊芳香成分有利;若含量过多.则抑制醉母发酵,并在加压蒸馏时会被带人酒中,使酒带苦涩味;
高粱的结构特点:经过蒸馏后原料变得疏松适度,黏而不糊。
酿白酒原料二:大米
大米也是最为常见的白酒酿造原材料,因为大米所含的淀粉含量十分高,蛋白质以及脂肪的含量比较少,师傅呢有利于低温缓慢发酵,蒸馏出来的成品酒酒质较纯净;
需要注意的地方:蒸煮的时候需要掌握火候,不能蒸的太黏,这样容易使发酵失控而不易得到控制;
酿白酒原料三:玉米
得益于现在酿酒技术的发展,使用玉米酿酒的酒厂也越来越多,当然,玉米也是十分适合酿酒的原材料。为什么呢?答案在于玉米的淀粉含量比较高,而且其他的各种成分含量也是适中,使用玉米作为原材料发酵的白酒味道醇而甜,在白酒市场上受到了很多爱酒人士的欢迎。虽然玉米的淀粉含量可以和高粱媲美,但是出酒率上不及高粱。
玉米的结构特点:玉米在蒸煮时不糊也不粘,是玉米的淀粉结构紧密、质地坚硬导致,因此,玉米也是不好蒸煮的酿酒材料,所需要的蒸煮时间比较长。
酿白酒材料四:薯类
淀粉纯度高.含脂肪及蛋白质较少,发酵中升酸幅度小,因而淀粉出酒率高于其他原料。含有0.35%-0.4%(绝干计)的甘湃树脂.对发酵稍有影响。含果胶质较多,使成品酒中甲醇含较高。成品酒有薯干味。
薯类粮食的结构特点:由于其淀粉颗粒比较大,组织不紧密,吸水的能力十分强,因此容易导致糊化,这点蒸煮的时候应当注意。
以上四种原材料是最为常见的用来酿制白酒的材料,每种材料的淀粉含量不同,结构不同、质地不同,因此在酿造的过程中对火候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5. 用啥酿酒最好
用糯米酿酒最佳,糯米是糯稻脱壳的米,在中国南方称为糯米,而北方则多称为江米。糯米是制造粘性小吃,如粽、八宝粥、各式甜品的主要原料,糯米也是酿造醪糟(甜米酒)的主要原料。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下面介绍一下糯米酒的制作方法。
1、选米淘洗:选上等糯米,反复淘洗几次,淘清白浆,清水浸泡。水层约比米层高出20厘米。浸泡时水温与时间:冬、春季15℃以下14小时,夏季25℃以下8小时,以米粒浸透无白心为度,夏季更换1~2次水,使其不酸。
2、上锅蒸熟:,将浸泡好的米沥干后投入蒸锅内进行蒸饭。在蒸饭时火力要猛,出大汽后10分钟,揭盖,向米层洒入适量清水。再蒸20分钟,饭粒膨胀发亮、松散柔软、嚼不沾齿,即已成熟,可下锅。
3、拌曲装坛:米饭出锅后,用凉开水均匀地浇在饭上,一来使饭粒不会粘连,二来降温,待饭温降至36~38℃不烫手,然后撒入酒曲。如果是块状的酒曲,需要先碾碎成粉末状再撒入,也可以先把酒曲放入凉开水化开再一起倒入。然后把放入的酒曲搅拌均匀。留少量的酒曲待用。(用凉开水处理过的容易搅拌,饭已经吸入了一定的水,头酵期间更容易观察渗出的酒液。拌曲时,要放一层饭,加点酒曲搅拌,层层加,层层搅拌)
4、发酵压榨:将糯米压实,中间捣一个坑深至容器底(这个坑的作用主要是酿制过程中便于观察酒液的渗出情况),再将剩下的酒曲调一点水,用手粘水拍到整平的糯米饭表面,然后盖上盖子。不宜将容器彻底封死,因为前期的糖化过程是需要一些氧气的,保持相对封闭即可。保持温度30度左右,夏季室温即可,冬季可放置于暖气旁或使用热水袋,棉被。最低也要保持20度以上,最高不能超过40度。最好用温度计检测温度是否合适。 2-3天后可开盖检查,如果发现坑中有大量酒液,按生米1:1.5加入33度左右的净水,搅拌,封存。喜欢浓酒,水加点水少。装坛后,由于内部发酵,米饭会涌上水面。因此每隔3~4天,要搅拌,把米饭等压下水面,并把坛盖加盖严。经20~25天发酵,坛内会发出浓厚的酒香,饭逐渐下沉,酒液开始澄清,说明发酵基本结束。此时可以开坛提料,将酒过滤压榨。
5、保温糖化。2-3天后,窝中出现水,饭很甜。
6、加水发酵。
7、酒压榨分离后,很浑浊。
8、澄清陈酿:压榨出来的酒会继续发酵,会起泡,如果想稳定甜度和酒度,就要中止发酵,用不锈钢闷锅加热,约70度,自然冷却。抽取上层清酒,清酒放1个月自然澄清,去下层酒渣,装坛。
6. 酿酒用什么白酒好
生料酒曲和熟料酒曲都是适于酿酒的酒曲。1、生料酒曲酿酒,原料不需蒸煮,直接将粮食(生大米、玉米、高粱、小麦等)加水加酒曲即可发酵产酒,它广泛适用于含用淀粉或糖分的粮谷、果蔬,利用生料发酵方法生产各种蒸馏白酒和发酵酒,特别适合大米、玉米、小麦、高粱等淀粉质原料的发酵,具有使用方便、生产工艺简单、发酵期短、出酒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2、熟料酒曲是需要把粮食蒸熟酿酒的酒曲。熟料高产酿酒酒曲适用于各种香型白酒的生产,既能生产高度白酒,也能生产低度白酒,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出酒率。冬不歇九,夏不歇伏,解决了酿酒的安全过夏度冬问题。
7. 哪种方法酿造的白酒好
茅台酒是酱香酒。酱香白酒有四种生产工艺,分别是坤沙工艺、碎沙工艺、翻沙工艺和窜沙工艺。那酱香白酒的四种工艺你都了解吗?
坤沙工艺
坤沙工艺酿造出来的白酒称为坤沙酒,这种工艺酿造出来的白酒是正宗的酱香白酒。这个工艺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因为需精选的优质高粱原料,且不能粉碎,出酒率自然不高,所以要经过二次投料、七次取酒、八次发酵、九次蒸煮、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然后储存三年以上的时间。这种工艺下酿造出来的酱香白酒酱香风味更加醇厚、酒体更加丰满、酒质更加浓郁。这种工艺出酒率低,酿造工艺复杂,酿造成本高,价格自然也比较高,茅台酒就是典型的坤沙酒。
碎沙工艺
可能有人会误认为沙是指沙子,其实不然,这里的沙是指高粱和它的辅料。碎沙工艺中的高粱需要全部粉碎,出酒率自然提高了,所以在酿制的过程中也要经过二次投料、但不需要七次取酒这么麻烦,只需取两三次就足够了。这样酿造出来的白酒与正宗的酱香白酒相比要单薄一些,但也比较好入口,所以初次接触酱香白酒的人较容易接受这种口感一些,许多中档的酱香白酒都是这种工艺。
翻砂工艺
所谓翻砂酒就是坤沙酒在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中加入一些新的原料和药曲酿造出来的白酒,这种酒出酒率高,所以生产周期短,品质相对也较差一些。许多大品牌的低端酒就属于这种工艺。
窜沙工艺
窜沙工艺也称为窜香工艺,这种工艺是坤沙酒在九次蒸煮以后再丢弃的酒糟中加入食用酒精蒸馏而得,这种酒成本低、质量差,不符合酱香酒的标准,所以被淘汰了。
以上就是酱香白酒四种工艺的介绍,这四种工艺有所不同,坤沙工艺虽然品质好,但价格也高,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选择翻沙工艺的白酒也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