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劲酒的酿造工艺是什么?
传统型保健酒是以传统浸泡工艺为基础进行生产的,其功效成分提取是通过基酒浸泡草本原料获得的。
浸泡法虽然能使有效成分溶解到酒溶液,却不能避免无效杂质溶解到酒中。为了给消费者提供安全、稳定的保健酒产品,劲牌多年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投巨资对保健酒生产进行了技术革命。2009年9月,劲牌投资1亿元建成了先进的生物提取车间,并在劲酒的生产中全面运用了数字提取技术,很好地避免了传统保健酒提取工艺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多、纯度低、吸收慢等问题,也解决了无效杂质随有效成分溶解到酒中的尴尬,并使保健酒的品质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
二、白酒生产工艺流程有哪些?
传统白酒酿造技术的工艺流程:粉碎、配料、润料和拌料、蒸煮糊化、冷散、加曲、加水堆积,入池发酵、出池蒸酒8个工序。
一、粉碎:古用石磨或(驴拉磨)把高粱粉碎成四六瓣,成梅花状,后用电磨磨成过标准筛的原料。
二、配料:将粉碎好的原料面和清蒸好的辅料(稻壳)按照100:25-30的比例人工翻拌均匀。夏季一般为25%的辅料,冬季为30%的辅料。
三、润料、拌料:将配好料的面楂,按原粮量的40―50%加水进行润料,水温为常温,翻拌均匀,堆积1小时左右,使粮充分吸收水分,有利于糊化,加水量视面湿而不粘,有经验的酿酒师傅凭手感一捏就能感觉出来。
四、蒸煮糊化:将面楂上甑锅进行蒸煮糊化,蒸煮糊化前将面楂再翻拌一次,然后用木锹和菠萁将面楂一层一层地装入甑锅,待汽圆后蒸煮糊化1小时左右,使面熟而不粘,内无生心,由有经验的酿酒师用手捻来感觉蒸煮程度。
五、冷散:将蒸好的面楂用木锹铲出甑锅放到干净的地面上用木锹摊薄、匀,进行自然冷散,中途翻拌数次冷散,视温度达到夏季为20―22℃为宜,冬天为16―18℃为宜。
六、加曲、加水堆积:将泠散好的面楂按原料的25%左右的比例加入曲粉,加入50%左右的水,水为常温,用木锹进行翻拌,使之均匀,用手掌捏住面楂从手指缝挤出1―2滴水为宜,然后进行堆积,堆积时间不低于1―2小时。
七、入缸发酵:将堆积好的酒醅用竹篓人工入到缸里,上边盖上石盖进行发酵,地缸一般埋在地下,缸口与地面平齐,缸的间距为10―20cm。入缸的酒醅的淀粉含量在9―12%之间,水分含量在55―57%之间,酸度在0.8―1.1mol/g之间,糖分在0.5―0.6。Be′之间,发酵周期一般为21天。
八、出缸蒸酒:发酵到21天的酒醅用竹篓抬出至甑锅边进行蒸馏,装甑时应按照“稳、准、细、匀、薄、平”的原则进行操作,装甑蒸汽应按照“两小一大”的原则进行操作,流酒时蒸汽应按照“中酒流酒,大气追尾”的原则进行操作。
接酒时应依照酒花大小程度来判别酒头、原酒和酒尾,看花接酒都是凭酿酒大师傅的经验来判别,接酒一般接到0°。酒头、原酒和酒尾都分级分缸储存,一般储存6个月以上酒体成熟。
三、浓香型白酒的酿酒工艺有哪些?
1、原窖法工艺:又称为原窖分层堆糟法。采用该工艺类型生产浓香型大曲酒的厂家有泸州老窖等等。所谓原窖分层堆糟法,原窖就是指本窖的发酵糟醅经过加原、辅料后,在经过蒸煮糊化,泼打量水、摊晾下曲后仍然放回原来的窖池内密封发酵。
2、跑窖法工艺艺:又被称为跑窖分层蒸馏法。使用该工艺生产的,以四川宜宾的五粮液为代表。在生产时先有一个空着的窖池,然后把另一个窖池内已经发酵完成的糟醅取出,通过加料,辅料,蒸馏取酒,糊化,泼打量水,摊晾冷却,下曲后装入。
预先准备好的空窖池之内,而不再将发酵糟醅装回原窖池。等到全部发酵蒸馏完毕之后,这个窖池也就成为了一个空的窖池,而原来的空窖则盛满了入窖糟醅,在进行密封发酵。
3、混烧老五甑法工艺:回糟不加原料直接蒸酒而得扔糟,不在入窖发酵;小渣也不加原料直接蒸酒,但是蒸酒之后加入曲粉,重新入窖发酵而成为下排回糟;2甑大渣加入粮粉重新配成3甑,另外两甑之间各加入40%左右的新料。蒸酒之后再加入曲粉入窖发酵而得下排的2甑大渣。
扩展资料:
浓香型白酒因大曲用火的不同,主要是热曲温度顶点不同,分为中火曲和大火曲,实际即中温曲和高温曲。一遍高温曲的用曲量大,白酒的曲香味浓;中温曲用曲量小,白酒的曲香味稍淡。实际测定,中温曲的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都比高温曲大。
为了互相补充,发挥各自的优异性能,有些白酒厂,常把高温曲和中温曲配合使用,从而收到出酒率和质量两者兼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