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吴君主?
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5月21日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被曹操表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又得张昭、周瑜等委心服事,乃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分部诸将,镇抚山越,征讨反抗势力。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占有荆州,挥兵南下。议者多劝迎操,惟周瑜、鲁肃坚决主战,遂与刘备联军大破操军于赤壁。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派吕蒙成功袭取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黄龙二年(230年),所派将军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今台湾)。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于神凤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葬于蒋陵。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第二位皇帝(252年5月23日–258年11月9日在位),吴大帝孙权的儿子,母为潘皇后。
建兴元年(252年),登基为帝,时年十岁。太平二年(257年),正式亲政,时年十五岁。太平三年(258年),联合全公主图谋除掉孙綝,事情泄露,废为会稽王。
永安三年(260年),贬为侯官侯,途中去世,年仅十八岁。
孙休(235年-264年9月3日),字子烈,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之子,东吴第三位皇帝(258年11月30日–264年9月3日)。
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去世,谥号景皇帝,葬于定陵。
孙皓(242年~284年),字元宗,幼名彭祖,又字皓宗,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之孙,吴文帝孙和之子,东吴末代皇帝(264年~280年5月1日)。
天纪四年(280年),东吴被西晋攻灭。孙皓投降后,被封为归命侯。太康五年(284年),孙皓在洛阳去世。
二、商朝君主?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同时期明文记载的王朝。经历17代30王,末代国君商纣王在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1.商朝共追封6人为王,即:商高祖王亥、商夔宗主癸、商代王太丁(未正式即位)、商假王伊尹(本为丞相,非王室人员,篡位,但此说有争议)、商某王祖己、商某王祖戊。
2.还有一个商废王,似乎是推翻了武丁发动政变夺位,正史未载其名,甲骨文中有记载,可能就是祖己或祖戊。
3.尚无关于商代存在谥号制度的明确记载,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成汤的“武王”是其生前自称,而帝辛的“纣王”称号则是其生前外界的称呼。
4.史记里一些商王顺序记录有误,史记里记载上甲微之后是报丙、报丁、报乙,实际是匚乙、匚丙、匚丁;中宗不是太戊是祖乙,且太戊登基在雍己之前。甲骨文里祖通且。
5.商朝君主在位时间有争议,暂不列入。
6.另有考证认为夔宗实际是帝夔或商王夔,也就是帝喾,或是主癸的误写,甲骨文里夔和喾是一个字。
7.史记里提到外丙之后有仲壬,太甲之后有沃丁,但甲骨文没有此二人,因此不收录。
三、夏朝君主?
夏朝(前2049年—前1577年),禹建立的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度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度。
夏朝共传14代17王(一说13代16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还是部落联盟首领有争议),约471年,后为商朝所灭。
夏朝皇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初到公元前16世纪初,前后大约有500余年,经历了5个世纪,有17个帝王先后作为统治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五百年(一说四百七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五百余年。
夏朝共有17个王,其中因史料缺乏,作病死的13王;国亡后被饿死的1王;自刎而死的1王;被夺去国政后凄凉而死的1王;身为傀儡,忧愤而死的1王。
四、罗马君主?
1、益維新·屋大推·興古新都,生子公元前63
年9月23日死于公元14年8月19,原名盖乌斯
屋大维图里努斯,后三头同盟之一,罗马帝国
的第一位君主,元首政制的创始人,统治罗马
长达40年,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
2、提比略◇尤里乌斯凯撒奥古斯都,生于公
元前42年12月16日死于公元37年3月16日,是
罗马帝国的第二位皇帝。提比略继承由奥古斯
都缔造的帝国,借由联姻关系,成为尤里乌斯
克劳狄乌斯王朝之继承人。提比略个性深沉严
苛,执政之后并不受到臣民的普遍爱戴;
3、蓋期·肌撤 ·奥古析都·日耳皇尾庫新,生
于12年8月31日死于41年1月24日,为罗马帝国
第三任皇帝,后世史学家常称其为卡利古拉。
卡利古拉是他自童年起的外号,意为小军靴。
卡利古拉被认为是罗马帝国早期的典型暴君。
他建立恐怖统治,神化王权,行事荒唐
五、西周君主?
1、周文王,姓姬,名昌,季历之子,华夏族(汉族)人,西周奠基者,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之位,又称西伯昌,共在位50年
2、西周世祖武王(约公元前1087年—公元前1043年),西周的建立者,华夏杰出领袖,汉族,姬姓,名发,谥号武王庙号世祖
3、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55年—公元前1021年),姓姬,名诵,周武王之子,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
4、周康王姬钊,姓姬名钊,生卒年不详,汉族,成王子,成王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葬于毕原。
5、周昭王姬瑕(?-公元前977年),即周昭王,汉族,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人,西周第四代国王,姬姓,名瑕,周康王之子,《史记》称他为昭王,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卲王。
六、蜀汉君主?
一世为刘备,二世为刘禅。
蜀汉建国于221年5月15日,灭国于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七、君主制国家哪个君主不是女王?
日本的天皇 泰国的国王 尼泊尔和不丹的国王都是男的
八、白兰地,kwv南非20年白兰地值多少钱?
那还要看那酒瓶的容积,20年的白兰地已经是X.O级别了,如果700ml瓶装酒的话,世界最优秀X.O产地的法国干邑X.O大部分也只不过在1000——4000之间。 如果你那瓶是700ml瓶装酒的话肯定不值5000!
九、福特君主车标?
福特车系没有君主这个品牌。福特车标是一个横向椭圆里面有福特的英文Ford字样,是创建人的名字。车标是蓝底白字,由于创建人亨利福特喜欢小动物,所以标志设计者把福特的英文画成一只小白兔样子的图案。象征福特汽车奔驰在世界各地,令人喜爱。福特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公司之一,成立于1903年,总部位于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
十、商汤历代君主?
泰阳汉子
第一、商汤
商汤,姓子名汤,商的祖先契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地。商汤即位以后,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逐渐强大起来,再加上夏桀的残暴无道,惹得民怨沸腾,于是便下定决心遂起兵征讨夏国,最终成功打败夏军,建立商朝。商汤即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
第二、外丙
外丙,名胜。商汤的太子太丁早死,乃立太丁弟外丙为王,是为外丙元年,伊尹摄政。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外丙是商汤的弟弟,太丁的叔叔。商汤死的时候,太丁已经早就死了,于是便由外丙继任为王。外丙一共当了三年的商王,即商朝的第二代王。
第三、仲壬
仲壬也被人称作中壬、燕壬、工壬、其壬、南壬等,姓子名庸。仲壬是商汤的儿子,外丙的弟弟,根据《史记》记载,仲壬在位四年后去世。
太甲,生卒年不详,为汤嫡长孙,太丁子,叔仲壬病死后继位,共在位23年,病死,葬於历城。
第四、太甲
在四朝元老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的头两年,其表现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开始放飞自我了,太甲任意地发号施令,贪图享乐,致使朝政混乱不堪,虽然伊尹对其百般规劝,但太甲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送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居住,让太甲自己反省,史称“伊尹放太甲”。 太甲住在桐宫,在哪里逐渐了解到了祖父的许多艰苦创业,同自己的所作所为相对照,太甲瞬间感到自己确实不像话,便下定决心痛改前非。 三年后,伊尹见太甲真心悔过,十分高兴,便带领文武大臣,迎接其回到亳都,还政于太甲。从此,太甲早朝晏罢,勤政爱民,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商朝也逐渐繁荣起来。
除此以外,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在仲壬死后,伊尹篡位,逐走太甲,七年后,太甲回国杀死伊尹后复位。
第五、沃丁沃丁是太甲的儿子,前后在位一共二十九年。
第六、太庚
太庚,又被人称作大庚,姓子名辩,沃丁的弟弟,太甲的儿子,前后在位一共二十五年。
第七、小甲
小甲姓子名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太庚的儿子,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太庚的弟弟,前后一共在位三十六年。
第八、雍己
雍己是商王小甲的弟弟,商王太戊的哥哥,前后在位一共十二年,执政期间荒废政事,商王朝也由此不断衰落。
第九、太戊
太戊,姓子,是商汤的五世孙,太甲的孙子,太庚的儿子,小甲和雍己的弟弟。太戊当上商王的时候,还是一个无知的少年,不勤于国政,整天只图享乐。在他继位第七年的时候,王宫的庭院里长了一棵桑树,而这棵桑树下又长出了一棵楮树,在短短的七天的时间里疯狂地长大。商人见了以后,就把这棵树看作是妖魔鬼怪。太戊对此十分害怕,他的大臣伊陟就借此说道:臣听说妖怪胜不过德,大概大王在治理朝政上有什么缺德之处,所以才会出现妖怪。因此只要善政修道,以德治民,自会免除祸害。太戊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下定决心一改前非,勤于朝政,修德治国。据古书上记载,太戊前后一共在位七十五年,是商王朝在位最长久的一位君主。
第十、仲丁
仲丁,姓子名庄,商王太戊的儿子。前后一共在十三年,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十一年。。仲丁即位后的第一年,便将首都由亳迁于嚣。仲丁死后,他的几个弟弟为了争夺王位打了起来,造成九世之乱,商朝一度中衰。
第十一、外壬
外壬,在甲骨文中又被称作卜壬,姓子名发,其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的儿子,商王仲丁的弟弟,前后一共在位十五年。
第十二、河亶甲
河亶甲,姓子名整,商王仲丁和外壬的弟弟,前后一共在位九年。河亶甲在位期间,商王朝又再度衰落,他曾迁都于相,又曾出兵征伐东南方的兰族和班方。
第十三、 祖乙
祖乙是商王河亶甲的儿子,即位后迁都于庇,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朝又兴盛起来,前后一共在位十九年,有又一种说法认为一共在位七十九年。祖乙在位时,曾经几次出兵平服了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了东南方的夷族对商的威胁,国运再度中兴。
第十四、祖辛
祖辛,姓子名旦,商王祖乙的儿子,前后在位一共十六年。
第十五、沃甲
沃甲,姓子名逾,生卒年不详,又被人叫做开甲,商王祖乙的儿子,商王祖辛的弟弟,前后一共在位二十五年。
第十六、祖丁
祖丁,也被人叫做且丁,姓子名新,商王祖辛的儿子子,前任国王沃甲的侄子。前后在位共九年。
第十七、南庚
南庚,商王沃甲的儿子,商王祖丁的堂弟,前后在位一共二十五年。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后迁都于奄。
第十八、阳甲
阳甲,生卒年不详,有被人称作象甲,姓子名和,是商王祖丁的儿子,前后一共在位七年。阳甲在位期间,商朝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互残杀。阳甲显然已无法控制局面了,致使商朝的势力再度衰落。
第十九、盘庚
盘庚,又被人叫做般庚。是商王祖丁的儿子,阳甲的弟弟。前后一共在位二十八年。在即位的第三年的时候迁都于殷。 盘庚即位的时候,商朝经过几代的内乱,政治腐败,王室内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加上天灾频繁,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盘庚为了挽救商王朝的衰亡,决定放弃原来的都城,迁都到荒芜的殷,以抑制贵族的奢侈,缓和阶级矛盾,并减经些自然灾害。
第二十、小辛
小辛是祖丁的儿子,盘庚的弟弟,前后一共在位二十一年。
第二十一、小乙 小乙,姓子名敛,商王祖丁的儿子,商王阳甲、盘庚和小辛的弟弟,前后一共在位二十八年。
第二十二、武丁
武丁,前后在位59年。武丁是盘庚以后商朝最好的国王,政治改善,商朝复兴。在武丁年幼的时候,曾到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深知民众的艰难。因此在即位以后,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武丁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而且战争的规模还不小。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捉获了大量俘虏。
第二十三、祖庚
祖庚,姓子名跃,前后在位约7年之久,他是商王武丁的次子。祖庚有个长兄叫做祖己,因为受后母的诬陷,而被父亲武丁逐出京城,后含冤而死。三弟祖甲为后母所生,为表示不愿与兄长争夺王位,便暗暗地离宫出走。因此武丁病死,祖庚得以继位。
第二十四、祖甲
祖甲,姓子名载,商王武丁的第三个儿子,商王祖庚的弟弟,祖庚死后继位,前后一共在位三十三年。在商王武丁在位期间,武丁偏爱幼子祖甲,打算废太子祖庚而改立祖甲。祖甲认为这是违礼之举,不可强行废立,于是便毅然决然地离开王都,到平民中生活。武丁死后,由太子祖庚继承王位。这使祖庚非常感动,立刻立祖甲为自己的王位继承人,祖庚病死后,祖甲这才回到王都继承王位。为了报效祖先功德,商人盛行祭祀,但所祭对象和顺序都很零乱,没有一定的规矩。祖甲即位后,创造了“周祭”之法,使殷人的祭祀系统更为严密规范,因此盛行于商代后半期,并逐渐达到最高峰。祖甲创立的周祭之法是祖先崇拜和宗教制度的最好体现。
第二十五、廪辛
廪辛,姓子名先,商王祖甲的儿子,前后在位共六年之久。 廪辛在位期间,西方一些方国部落不断攻扰商朝,廪辛发兵多次征伐,还征调卫、虎、受等几个部落出兵攻打。但是,始终没有将方国部落征服。
第二十六、庚丁
庚丁,姓子名嚣,是商王祖甲的儿子,商王廪辛的弟弟。前后在位仅一年,又有一种说法是六年,庚丁在位期间,羌方在今陕、甘一带重又崛起,屡犯商王朝,常使商戍军遭到很大损失,成为商王朝欲用兵的重点。由于采取积极防御策略,康丁时抗击羌方的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擒杀羌方伯,占领羌方部分土地,并派出与王族关系密切的逐、何等五族戍守。但羌方并未被攻灭,成为隐患。
第二十七、武乙
武乙,姓子名瞿,前后在位三十五年,传说被雷击而死于渭水流域,又有人说是死于战事。武乙在位期间,巫教势力极大,经常假借天意钳制商王的行动,武乙便想方设法打击巫权。经过种种斗争,终于使巫权大为降落,王权大为上升。
第二十八、太丁
太丁,商王武乙的儿子,前后在位三年。太丁在位时期,周文王姬昌的父亲——周侯季历的声威较大,太丁对此很忌惮,因此便将其杀了。
第二十九、帝乙
帝乙,姓子名羡,商王太丁的儿子。前后在位二十六年。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当时,江淮之间的夷族又强盛起来,准备大举进攻商朝。
第三十、帝辛
帝辛是中国商代最后一位君主,前后在位共三十三年,也被人称作商纣王。商纣王为人聪颖,膂力过人。曾大举攻伐东夷,取得胜利,为中原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贡献。但商纣王生性残暴好色,弄得民不聊生。而此时西方周国逐渐强大,终于在周武王的领导下灭亡了商朝,纣王自焚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