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鸭绿江还是鸭绿江?
鸭绿江的念法主要是关于“绿”的念法。常规都是念“勒于”第四声,不过在在鸭绿江里面,是念“勒吴”第四声。
二、跨过鸭绿江还是鸭绿江?
跨过鸭绿江,正确读音是ya lu jiang
三、是鸭绿江还是鸭绿江?
[ yā lù jiāng ]
中朝两国界河。发源于长白山,向西南流,在辽宁省丹东市附近注入黄海。长790千米。水量和水能资源丰富,十三道沟以下可通航,每年有4个月的结冰期。绿(lù)。
四、为什么鸭绿江不叫鸭绿江?
通常来说,“绿”字应该读作“律”这个音,然而“鸭绿江”里的“绿”却不读“律”音,而是读作“路”这个音。
五、鸭绿江为什么叫鸭绿江?
鸭绿江名称来源:
古称浿水,汉朝称为马訾水,唐朝始称鸭绿江(隋唐时期浿水为大同江),因其江水清澈,关于鸭绿江其名的来历主要流行着两种说法:
一说源自于满族先民的语言(满语称为Yalu ula,意为“边界之江”)的说法。史书记载建州卫女真常年生活在婆猪江畔(鸭绿江支流)。
另有因江水颜色似鸭头之色而得名(唐朝杜佑《通典》);二说因上游地区有鸭江和绿江两条支流汇入,故合而为一,并称为“鸭绿江”。
六、鸭绿江宽度?
河道不同宽度不同,宽度在400~1千米,鸭绿江河道落差大,平均坡度为百分之0.17河源,段海拔高程在1000~1500米之间,河道平均坡度达到9.05‰。长白山至临江段,两岸高山连绵,河谷切割较深,河道弯曲行船困难。临江以下两岸山势逐渐降低,河道坡降变缓至浑江汇流处河道坡度平均为0.75‰。
七、鸭绿江跨度?
丹东附近的江面应该在九百米左右。因为鸭绿江大桥桥长944.2米。
鸭绿江上本无桥,1905年,日本人确定在江上架设大桥,1909年5月,在朝鲜新义州一侧开始了基础施工,同时采取了边施工边与中国清政府交涉的办法,迫使中方同意建桥,次年4月,在朝方工程过半的情况下,迫于日本人的压力,腐败的清政府不得不同意日本人在中国一侧建桥,同年5月在安东(今丹东)进行施工,次年10月大桥竣工通车。大桥总长944.2米,宽11米,共12孔,为便于船舶航行,中方第四孔架设旋转式“开闭梁”,这便是鸭绿江上第一桥。第二桥建于1937年4月,在第一桥上游,与第一桥相距不足百米,即现在的“中朝友谊大桥”,与第一桥并称鸭绿江上的“姐妹桥”。
八、鸭绿江多宽?
河道不同宽度不同,宽度在400-1000米。
鸭绿江河道落差大,平均坡降为1.7‰,河源段海拔高程在1000-1500米之间,河道平均坡降达9.05‰。长白至临江段,两岸高山连绵,河谷切割较深,河道弯曲,行船困难。
临江以下两岸山势逐渐降低,河道坡降变缓,至浑江汇流处,河道坡度平均为0.75‰,水丰电站以下河势逐渐宽展,进入中下游,水流分叉、沙洲漫布,到九连城马市台处进人感潮河段。下行至河口的口门列为潮区。水丰电站至爱河口一段长59公里,江面宽400--500米,平均坡降为1‰,河口至浪头一段长28公里,江面宽约500-1000米,平均坡降为0.5‰。
九、鸭绿江归属?
鸭绿江原为中国的内河,现为中国和朝鲜的界河,鸭绿江中的朝方岛屿之绸缎岛和薪岛已经与中国陆地接壤。目前河口为双方共用。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上游旧称建川沟,流经吉林和辽宁两省,并在丹东市东港市附近流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
十、鸭绿江多长?
鸭绿江全长795公里,流域面积6.19万平方公里(中国境内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27.6亿立方米,拥有浑江、虚川江、秃鲁江等多条支流。拥有水丰、太平湾等数个大中型水电站、水库。
鸭绿江全流域气候凉湿,分布以红松、枫桦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下游多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