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夷岩茶为什么叫岩茶?
岩茶是武夷山地区具有岩骨花香之乌龙茶的特定称谓,之所称之为岩茶,主要是武夷山的独特微环境,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岩石主要为火山砾岩、砾岩、红沙岩、页岩、凝灰岩等类型,而茶叶就是生长于这样的岩石风化土壤里的,所以制成的乌龙茶又称之为岩茶。
二、泰宁岩茶跟武夷岩茶对比?
当然是武夷岩茶更胜一筹。
泰宁山水特征孕育泰宁岩茶香型丰富多样,泰宁岩茶滋味独特。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
三、梅占岩茶是正岩茶?
不是正岩茶。
梅占是茶树品种名称,既可以制作岩茶,也可以制作红茶。它原产于安溪芦田,持嫩性较差,所以制作乌龙茶时应嫩采、重晒、轻摇,以使发酵充分,青辛味散发转为清香。具有茶条壮实、长大、梗肥、节间长,色泽褐绿稍带暗红色,红点明,汤色涂黄或橙黄,味厚香醇等特点。而制作红茶,其香高似兰花香,味厚。
四、岩茶特点?
岩茶主要有以下七个显著的特点。
1、形状:武夷岩茶质实量重,条索长短适中,紧结稍细,惟水仙品种,因属大叶种,条索可略粗,但力求纯净,整齐美观。
2、色泽:武夷岩茶呈鲜明之绿褐色,俗称之为宝色,条索之表面,且呈有蛙皮状之小白点,此为揉捻适宜焙火适度之特点。
3、冲次:通常以能泡冲至五泡以上,茶之原有气味仍未变淡者为佳,最佳者"九泡有余香、十二泡有余味。"
4、香气:武夷岩茶为半发酵茶,具有绿茶这清香与红茶之熟香,其香气愈强愈佳,且清新幽远者为上品,缺此不能称为佳品。
5、汤色:武夷岩茶汤色一般呈深橙黄色,清澈鲜丽,且须泡至第三、四次而水色仍不变淡者为贵。
6、滋味:武夷岩茶之佳者,入口须有一股浓厚芬芳气味,入口过喉均感润滑活性,初虽有茶素之苦涩,过后则渐渐生津,甘短期可口。岩茶品质之好坏,几乎全部取决于气味之优劣,韵味之醇淡厚。
7、叶底:良好之武夷岩茶,冲开水后,叶片易展开,且极柔软。叶缘可见银朱色;叶片中央之绿色部分,清澈淡绿,略带黄色,叶脉淡黄,即常言的"绿叶红镶边"。
武夷岩茶有红茶和绿茶的优点,且性温健胃,具“岩骨花香”之特征。
五、岩茶等级?
特级比一级好。
武夷岩茶的国家标准,以肉桂为例,它一共分有3个级别。
分别是特级、一级、二级。
特级肉桂,条索肥壮紧结、沉重,色泽油润,匀整洁净。
香气浓郁持久,似有乳香或蜜桃香、桂皮香。滋味醇厚鲜爽,岩韵明显。
汤色金黄,清澈、明亮。
叶底肥厚软亮,匀齐,红边明显。
特级和一级的区别:
先说外形,特级的条索肥壮紧实、沉重,而一级的条索则较肥壮紧实、沉重。色泽上,特级的油润,砂绿明,红点明显。一级的则是油润,砂绿较明,红点较明显。整碎上,特级匀整,一级较匀整。净度上,特级纯净,一级较纯净。可以看出在外形上,一级比着特级整体差着点。
再看内质,特级的香气浓郁持久,似有乳香或蜜桃香或桂皮香,而一级的特点则是清高幽长。滋味上,特级的醇厚鲜爽、岩韵明显,一级的醇厚尚鲜,岩韵明。汤色上,特级是金黄清澈明亮,一级是橙黄清澈。叶底上,特级肥厚软亮、匀齐红边明显,一级则是软亮匀齐,红边明显。可以看出,特级比一级的滋味更丰富,也更鲜明。
六、岩茶品鉴?
一看茶叶的外观形状及色泽:好的岩茶外形应当紧结重实,条形匀整饱满,无杂质,无黄片,色泽青褐,润亮呈“宝光”,细看叶面有蛙皮状沙粒白点。
七、岩茶种类?
岩茶的主要类型有大红袍、名丛、肉桂、水仙、奇种(菜茶)、黄旦、黄奇、矮脚乌龙、黄旦、毛蟹、梅占、奇兰、八仙等
八、岩茶寓意?
岩茶,得先从岩韵说起
“岩韵”是武夷山茶的韵味的简称,品质上乘的武夷岩茶才具有的特点,所谓“岩韵”简单可理解为“岩骨花香”,即因其“文火慢炖”的独特工序所形成的特有的品质特点。
“岩骨花香”,是指岩茶里既要有“岩骨”又要有“花香”。而“岩骨”指的是汤感柔而不软,在口腔里细细咀嚼而体贴之,茶汤活泼而似有立体骨感,口腔、候咙韵味悠长;“花香”则指茶香馥郁,似花香般深沉持久。
如今的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参差不齐,追“花香”者有之,追“岩骨”者有之,而“岩谷花香”并存者极为难得。
九、岩茶口感?
武夷岩茶有着浓而不涩、爽口回甘的特有口感。武夷岩茶的儿茶素、黄酮类等多酚类物质含量在晒青、炒青等过程中涩味减少,而鲜爽甜甘味增加。
武夷岩茶的茶汤口感,总的来说是甘、醇、鲜、滑。但细细品赏之下,则又有许多具体特点:
甘:有两种,一是入口即甘,只要是好岩茶,入口就有一种甜滋滋,凉沁沁的味道。但是不像普洱的甘那样,有点腻感。岩茶的回甘是发散型的,直接扩充你的喉咙,清凉开阔,你甚至觉得那不是回甘,但确实是喝了岩茶以后舌齿清甘,喉咙开阔,很舒服的一种感觉。
醇:是指茶味的浓淡和茶汤的厚薄。茶味是任何茶汤都有的,可以明显感觉到的类似中草药的特殊味道。岩茶的茶味,比绿茶淡,比红茶黑茶浓。茶汤则比绿茶厚稠。但又不如普洱类黑茶,显的更清薄。如与同为乌龙类的铁观音相比,茶汤更厚稠,茶味更浓郁。所以,福建茶界比较岩茶与铁观音特征,有“南香北水”的说法。
鲜:茶汤清新,鲜美,如同鸡汤一般。曾经品过绿茶新贵安吉白茶,这种鲜感特别明显。造成这种鲜感的原因是氨基酸含量是一般绿茶的一倍以上。
滑:滑是相对于涩而言的。茶汤入口后,舌尖有茶的感觉,再进入以后,舌头的后半部分好像已经失去了知觉,不用吞咽,茶汤已经“滑”进或者“化”进喉咙和肚子。当然,好茶入口都很滑顺,但是因为岩茶茶汤较为浓稠,所以,滑或化就显的特别难能可贵。
十、岩茶之父?
目前所知的只有“大红袍之父”陈德华,岩茶之父的称号在岩茶圈是没有的,如果有应该是姚月明。
因为对现代武夷山岩茶贡献最大的两个人是不能不说的。一是姚月明,他五十年代大学毕业扎根武夷山,用了几十年时间整理,培育几百上千种的武夷山茶种,制定的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对岩茶生产和制作贡献巨大,武夷山茶人都尊称他为“姚老”。
二是陈德华,武夷山茶科所的两任所长,在1985年拼配出商业大红袍,从此武夷岩茶走上商业化,目前武夷岩茶在中国茶叶届的地位陈德华功不可没,所以武夷山茶人都尊称他为“大红袍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