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八大烈酒 > 伏特加

为什么俄罗斯人喜欢伏特加?有什么历史原因么?

啤酒之家 2023-02-27 08:22 编辑:admin 139阅读

一、为什么俄罗斯人喜欢伏特加?有什么历史原因么?

说起俄罗斯人,就一定会想起俄罗斯的国酒“伏特加”。而俄罗斯地府辽阔,又处在亚欧大陆的最北边,人们留下来的印象大概就是北风吹的大雪天,一帮大胡子围坐在篝火旁,大声说着笑话,手拿着烈酒伏特加。也许地域环境对于伏特加的流行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实际上其起源却是因为沙皇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是又一个无心插柳的历史故事。

伏特加的起源大概是在12世纪的时候,酷爱喝酒的沙皇给自己的臣子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都要努力为他制造一种长生不老的饮料。(想想中国古代自己制药的皇帝们,也是很努力啊)当时又一位宫廷酿酒师叫做基斯科夫,经过悉心研究与设计,酿制出一种以稞麦为原料的啤酒和蜂蜜酒一起蒸馏而成的“五色黄金不老”饮料,也就是现在伏特加酒的原型。

航海大发现之后,新型的农作物传入了欧洲,也传到了俄国,玉米、土豆传入俄国就陆续成为酿酒的新原料。可以想象,早期的伏特加应当没有现在看到的这么清澈透明。直到18世纪的时候,小酒保出身的史密诺夫发明的用白桦木炭过滤伏特加原酒的方法使得酿出的酒更加纯净、透明。

俄罗斯人喝酒的豪情,常常令其他国大为叹服。要知道伏特加是由水和经蒸馏净化的乙醇所合成的透明液体,一般更会经多重蒸馏从而达到更纯更美味的效果,市面上品质较好的伏特加一般是经过三重蒸馏的。在蒸馏过程中除水和乙醇外亦会加入马铃薯、菜糖浆及黑麦或小麦,如果是制作有味道的伏特加更会加入适量的调味料。

因此伏特加酒分两大类:一类是无色,无杂味的上等伏特加;另一类是加入各种香料的伏特加(Flavored Vodka)。所以伏特加是一种烈酒,喝的时候会令喉咙发烧。而俄罗斯人的习惯则是大杯饮酒,一口喝下,喉咙里必然发出“咕咚”声。也很是叹为观止。

不仅伏特加诞生于俄罗斯,实际上俄罗斯的也有许多不可不说的故事。比如说1812年,拿破仑领导的法军进攻俄国,俄法大战,战争以白兰地酒瓶见底的法军败走于伏特加无尽的俄军而告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沙皇还垄断国伏特加专卖权,布尔什维克相应的就号召工人不买伏特加。到了卫国战争时期,斯大林曾经特别批准供给前线每名士兵40°伏特加100g。

二、被称为“战斗民族”的俄罗斯,他们真的很能打吗?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变化莫测,一个简简单单的字放在不同的语境里,意思就

能截然不同。为此用中文来取名字、取外号总会更有意境。俄罗斯人崇尚武力,在历史上都在进行侵略扩张,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领土范围,基于俄罗斯人血液里的战斗因子,我们便称他们为“战斗民族”,这个称呼与俄罗斯人的形象十分贴合,还不会让人觉得反感。那俄罗斯又给我们起了什么绰号呢?看完涨知识了。

称呼俄罗斯为战斗民族,一是因为他们长期都处于战斗之中,甚至有人调侃,说俄罗斯的扩张历史,不是在战斗就是在战斗的路上;二是俄罗斯的民风彪悍,他们敢和棕熊搏斗,把烈酒当白开水喝,到了大冬天还敢赤膊下水,这种种行为都在诠释着他们“战斗民族”的形象,因此非常的贴切。而俄罗斯与中国近年来往来密切,他们也基于对我国的认知起了外号。

最开始俄罗斯给中国的外号是“契丹”,是不是一头雾水?这是因为俄罗斯的发音,在说中国的时候就和契丹有些相似,加上历史上他们和我国北方地区的交往更深,与契丹人有不少交集,久而久之也就这样称呼中国。这个绰号我们勉强可以接受,而另一个“茶壶”又是什么意思呢?

俄罗斯称呼中国为“茶壶”相信不少人都没有听过,据说俄罗斯人是看到中国人很喜欢喝茶,就像他们爱喝伏特加一样,中国传统的茶艺就需要用到茶壶,他们才会以此来称呼中国。怎么样,看完是不是涨知识了?不过中国网友们还是忍不住吐槽,契丹也好,茶壶也罢,都是很表面的绰号,实在不及“战斗民族”有契合度。

俄罗斯民族真的很能打仗,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抵抗风寒的能力特别强。

俄罗斯属于战斗民族,他们真的很能打,无论男女,身强体壮,个子高,力气大。因为常年热衷于运动,所以都很能打。

并不是,他们被称之为“战斗民族”只是因为他们总喜欢在冬天光膀子在户外玩而已,比如俄罗斯最热门的冬游。

三、苏联时代(70年代),我要是在街上唱《天佑沙皇》会被怎样?

会。也可能被流放...

30年代,苏联人在家里说政治笑话,邻居来了就一起喝伏特加,闭口不谈国事。

70年代,苏联人在家喝伏特加,邻居来了就把酒藏起来,大家一起讲政治笑话。

70年代不会枪毙,会送去精神病院。

嘿嘿.....

杀无赦~~~

其后果不亚于你在中国的大街上大喊天皇万岁= =

四、伏特加有什么坏处?

伏特加是一种酒。伏特加酒是最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变通性的一种酒。酒本身就没有坏处,关键看个人怎么喝。

喝酒危害

酒喝下去之后,直接刺激并损害消化系统,能引起口腔黏膜炎、咽炎、食管炎和胃炎,特别是对胃黏膜有不良影响。酒的度数越高,这种刺激越明显。酒精具有脂溶性,可以破坏黏膜的防御系统,使胃黏膜极易遭受胃酸、胆汁的侵袭,进而引起黏膜组织水肿、糜烂、甚至出血、坏死。

慢性酒精中毒,在神经系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肌肉震颤、幻觉等等。

酒精与肝病有密切的关系。酒精性肝病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后一个由前一个发展而成,而且一个比一个严重。 国外有资料表明,每天饮酒量150g,1年就可发生酒精性脂肪肝,16年便可引起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还损害心脏,引起心律失常。酗酒还引起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加上酗酒的情绪激动,心肌耗氧量增加,对有冠心病的人容易促使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酒精与癌症发病有密切关系。它的代谢物是乙醛,已被证实有致癌作用。有的原发性肝癌病人,都是大量饮酒所导致的。肝癌被称为 “癌中之王” ,治疗效果很差。过量饮酒还会引起口腔癌、咽喉癌、胃癌、结肠直肠癌等等。

俄罗斯人是相信上帝的,但是俄罗斯人并不认为在上帝创世之前天地是一片混沌,至少混沌中还有伏特加。在辽阔广袤的俄罗斯大地上,一切全源于伏特加,一切全归于伏特加。

二十世纪初,俄军官兵能够完成艰苦的训练,惟一的支柱就是斯米尔诺夫(Smirnov)牌的伏特加。与此同时,伏特加给这个国度带来的伤害却大过了任何一次战争。在苏联占领阿富汗的十年间,共有14000名士兵死亡,但每年俄罗斯却有三万多人死于酒精中毒。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每年能喝下比俄罗斯还多的酒:平均每人每年消费15公斤白酒,其中至少一半是伏特加。

伏特加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点是,二者都给无数俄罗斯家庭带来了伤痛。伏特加这个词儿一旦被人提起,就会引发出无法预料的行为。有傻笑的,有不停打响指的,有自己跟自己掐的,有闷不吭声的,什么都有可能,惟一不可能的是独醉。不管在哪一种政治制度下,俄罗斯人永远都是被伏特加劫持的人质。伏特加能决定俄罗斯人的生和死。伏特加就是俄罗斯的神。2003年,这位大神迎来了它的500岁诞辰。

1970年代初的一天,苏联外长安德烈・葛罗米柯从郊外的扎维多沃高官官邸返回莫斯科。那天,给他开车的是苏共总书记列奥尼德・勃列日涅夫。两位领导人共处一车,葛罗米柯觉得现在正合适谈一个比较难弄的话题,于是他说道:“列奥尼德・伊利伊奇,我们得管管伏特加了。人民就要全变成酒疯子了。”

勃列日涅夫没有做声。五分钟后。葛罗米柯正在暗自后悔不该提这事时,勃列日涅夫突然道:“安德烈,俄罗斯人民离了这个什么也做不了。”

这个小段子是戈尔巴乔夫自己讲的,他则是听葛罗米柯亲口说的。每个俄罗斯人都知道,戈尔巴乔夫的想法与勃列日涅夫相左,戈氏成为了伏特加史上惟一一个下令禁用伏特加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认为,工伤事故增加、生产效率降低、人均寿命缩短、交通事故频发,这些都是伏特加惹的祸。1972年,苏联政治局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没有做出决议。戈氏说,这个问题根本解决不了,因为国家的预算也“喝醉”了,因为预算里面很大比重来自于伏特加的销售收入。用借用伏特加的销售来弥补预算,这本来是斯大林的决定,但只是一个临时决定,结果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伏特加在预算中贡献的数字从1000亿卢布增加到了1700亿卢布。

苏共党内的确不乏醉汉。勃列日涅夫一上台就喝得酩酊大醉,叶利钦甚至用炫耀自己喝醉过来勾引女人,以显示自己与平民一样。

1985年5月,戈尔巴乔夫成为苏共总书记刚两个月,便颁布了《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从此,戈氏拉开了与伏特加的斗争序幕,他相信自己能够获得人们的支持,因为一个对两百家工厂所做的调查显示,工人们虽不赞成禁酒,但都支持对饮酒加以限制。然而,这场禁酒运动最终仍演变成了苏联官僚制度的另一个笑柄。

戈尔巴乔夫关闭了伏特加酒厂,取缔了大部分酒类商店,禁止苏联驻外使馆用酒,甚至还用推土机推倒了克里米亚、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和库班河流域的葡萄园,这一切无不令酒乡俄罗斯举国嚎啕。后来,戈尔巴乔夫得外号“矿泉水总书记”。

随后,如戈尔巴乔夫所料,丈夫们和妻子在一起的时间多了,生育率自然提高了,人均寿命也延长了。但是,戈氏没想到的是,苏联国内出现了食糖短缺。人们抢购并且储藏食糖,是为了在家里酿酒。更令戈氏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人开始饮用各种有毒的致醉品,比如制动液,俗称刹车油。我还记得在那时看到过的一个商店标牌,那是在伏尔加河北端的一个小镇上,标牌上写:“古龙水,下午2点供应。”

也许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的家乡是非常不俄罗斯的斯塔夫罗波尔市,那里的人都习惯喝红酒,所以他不知道伏特加对人的心理能造成多大的影响。在1980年代,在这个伏特加当货币使时比卢布还要靠得住、70%的凶杀案件是因酗酒而起的国家里,伏特加的力量远远强过了戈尔巴乔夫手中的权力。

最终,可怕的统计数字令戈尔巴乔夫放弃了他的禁酒令。尽管戈氏怀疑这些统计数字在政敌那里被故意夸大了,他仍哈哈大笑着给人讲了一个笑话:“人们排起长队买伏特加,有一个人实在忍受不了了,便说:‘我要去克里姆林宫杀了戈尔巴乔夫。’一个小时后,他回来了。仍在排着长队的人们问他:‘你杀他了?’他回答说:‘杀他?那边排的队比这儿还长!’”

伏特加的发明过程很少见诸史籍,不过这个过程倒不见得传奇。俄罗斯人认为伏特加神圣且永恒,不会因历史而改变。

1977年,美国的伏特加酿造公司集体起诉苏联的酒厂,指控后者意图让人们相信美国市场上的本土伏特加是不正宗的,随后引发的商业丑闻则掀起了伏特加历史的研究热潮。

酒喝多了不好

下一篇:伏特加鱼子酱被禁(俄罗斯的黄鱼子酱怎么吃?)
上一篇:1978年伏特加(伏特加酒发展历史中哪位名人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