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八大烈酒 > 金酒

金国宴酒多少钱一瓶(金国樽酒)

啤酒之家 2023-09-04 23:54 编辑:admin 134阅读

1. 金国宴酒多少钱一瓶

与经商有关的的古诗词:

1. 《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金朝:元好问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2. 《却经商山寄昔同行人》

唐代:温庭筠

曾道逍遥第一篇,尔来无处不恬然。便同南郭能忘象,

兼笑东林学坐禅。人事转新花烂熳,客程依旧水潺湲,

若教犹作当时意,应有垂丝在鬓边。

3. 《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晋: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4. 《赠卫八处士》

唐代: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5. 《西北有高楼》

两汉:佚名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2. 金国樽酒

1、《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唐代: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2、《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代: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3、《十八日小暑大雨》

宋代:韩淲

申祷山川便作霖,耘苗时候想田深。

且欣小暑能如此,更愿新秋得似今。

早稻欲花将就实,晚禾成叶未抽心。

天应不忍焦劳意,直自初栽已望阴。

4、《小暑日寄山甫二首·其一》

宋代:刘克庄

微官便有简书畏,贫舍非无水菽欢。

插架签存先世旧,堆床笏美一时观。

远书且问平安好,曾嗟嗣守难。

了却台参早怀檄,暂归亦可小团栾。

5、《喜夏》

金朝:庞铸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窗无一事,到西厢。

6、《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代:李频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7、《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代: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8、《承提学佥宪陈先生垂顾用杜子美严公仲夏枉顾草堂韵》

明代:林光

瓜菜装排老瓦盘,先生含笑驻金鞍。

景撩岘首诗泉涌,酒劝铜鞮量海宽。

雨到分龙犹恨少,天当小暑尚微寒。

论文共有无穷意,不尽樽前竟日欢。

9、《物候》

清代:王润生

秋分斫早谷,寒露斫晚稻。

寒露无青禾,霜降一齐倒。

小暑一声雷,四十五日到黄梅。

小暑一条吼,拔下黄秧种赤豆。

10、《夏日》

清代:乔远炳

薰风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

断续蝉声传远树,呢喃燕语倚雕梁。

眠摊薤簟千纹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

3. 金国宴原浆52度价格

给大家推荐几瓶物美价廉的白酒:

1.金国台酒金国台酒性价比极高,市场价格为59元,属纯酱香白酒,酒体清澈而甘甜,口感柔顺又不刺喉,适合平民饮用的好酱香型白酒,并且这个品牌是属于茅台旗下的,品质很有保障。

2.五粮液五星级金装晶莹剔透的酒体,价格也十分亲民,市场价只有79,口感醇厚,酒香悠长,真是个大品牌,好喝还实惠,对于爱酒的平民再合适不过。

3、红习酒红习酒有君子酒的美誉,性价比高,它的市场价格为79,质量也硬,是茅台旗下的产品,典型的纯正酱香酒,喝不上头,很适合平民的一款美酒。

4、白水杜康一坛老酒白水杜康只看外貌就觉得好贵,包装高大,其实它不贵,1000ml容量的双瓶装,市场价只有99元,不但有精致的外表,酒香也非常出色,适合亲友聚会,很有格调。

5、汾酒(原浆礼宾酒)酒体与外观均在线,有一种清雅脱俗的感觉,礼盒装市价仅138,口感绵甜劲爽,性价比高的白酒,适用于个人小酌,朋友小聚或者用来送礼非常不错

推荐的这几款白酒不知道有没有大家喜欢的,酒虽好,但还是少饮比较好哦。

4. 国宴酒 金门

58度金门特级高粱酒1公升,应该是白色瓷坛装,价格在四百到六百元。

白标和红标的是“58度金门高粱酒”,有500ml、600ml,台湾还有750ml,红色标签只仅在金门地区销售的区别,酒是一样的。台湾价格100+,大陆200块左右。

5. 国宴金尊酒50年53度

1.古井贡酒年份原浆

以优质高粱、大米、小麦、糯米、玉米为原料,传承《九酝酒法》,采用无极之水、桃花春曲,在明清窖池中用传统工艺酿造而成。

2.古井贡酒

淡雅古井贡酒是精选淮北平原产软质冬小麦,优选大米、高粱、糯米、玉米等原料,采用传统的老五甑操作法精心酿制,经酿酒大师精心调制而成,口感清新淡雅,甘美柔顺,幽雅细腻,回味悠长。

3.古井醇香酒

古井醇香酒是精选淮北平原产软质冬小麦,优选大米、高粱、糯米、玉米等原料,采用固液结合的酿酒工艺,经酿酒大师精心调制而成,口感窖香浓郁,香醇清雅,回味悠长。

4.古井小悠

古井小悠以精选优质高粱、大米、小麦、糯米、玉米为原料,汲取优质地下矿泉水,采用古井传统的老五甑酿造工艺,经过国内白酒大师精心调制而成,口感醇香怡人。

5.古井贡亳菊酒系列

优质原粮,道地药材;无极之水,九酝古法;岁月雕刻,历史沉淀的原浆基酒,古井贡酒、纯净水、亳菊、槐花、桑葚等健康元素。

6.古井淡雅酒

以精选优质高粱、大米、小麦、糯米、玉米为原料,汲取千年古井之水,采用古井传统的老五甑酿造工艺,经国内白酒大师结合现代高科技精心调制而成。

古井贡酒怎么样?

安徽有很多名酒,在安徽人的眼里,除了高炉家酒,古井贡酒可以说是白酒行业的名酒之一,也是安徽人眼中的知名白酒品牌之一。

许多城市也有白酒品牌,如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安徽古井贡酒等。经常喝酒的人对这些品牌也很熟悉,古井贡酒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也是制造业的白酒。

不仅安徽人认为古井公酒是一个很好的白酒品牌,中国其他许多城市也这么认为。然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类型的酒,有些人觉得酱香型白酒好喝,有些人喜欢清香型白酒,正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种风格,具体好不好喝,纯属因人而异。

6. 金国宴原浆酒52度茅台镇

1,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年仅十六岁的青年诗人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途中,听一位捕雁者说,天空中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杀后,另一只大雁从天上一头栽了下来,殉情而死。年轻的诗人被这种生死至情所震撼,便买下这一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叫“雁丘”,并写《雁丘》辞一阕,其后又加以修改,遂成此词。

2,邓千江《望海潮·上兰州守》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密聚,襟喉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该词是金国邓千江呈献给当时屯兵兰州、镇守边关张六太尉的作品。词主要以金国和西夏的战争为主题,写兰州地位的重要,战争的激烈,歌颂戍边将帅的英雄业绩和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该词雄浑豪迈,大气磅礴,在古代就流行于大江南北,被选入了《宋金十大名曲》之一,可见其历史地位之高。

3,折元礼《望海潮·从军舟中作》

地雄河岳,疆分韩晋,潼关高压秦头。山倚断霞,江吞绝壁,野烟萦带沧洲。虎旆拥貔貅。看阵云截岸,霜气横秋。千雉严城,五更残角月如钩。

西风晓入貂裘,恨儒冠误我,却羡兜鍪。六郡少年,三明老将,贺兰烽火新收。天外岳莲楼。想断云横晓谁识归舟?剩著黄金换酒,羯鼓醉凉州。

折元礼是山西忻县人,是金国著名的才子。他的词只存这一首,然而却足以在金国词坛中占据一席的地位。和邓千江的《望海潮·上兰州守》类似,本次也是写金国和西夏的战争。大安年间(1209—1211),金国对西夏获得了两次胜利,金国战船顺黄河而下,途经潼关时,折元礼创作了这首凯旋词。词的上片写潼关一带的险要地形,以及金军森严的军阵;下片写自己的怀才不遇和对投笔从戎的向往。全词的节奏激越,震撼人心,催人奋进。

4,王渥《从商帅国器猎,同裕之赋》

短衣匹马清秋,惯曾射虎南山下。西风白水,石鲸鳞甲,山川图画。千古神州,一时胜事,宾僚儒雅。快长堤万弩,平冈千骑,波涛卷,鱼龙夜。

落日孤城鼓角,笑归来,长围初罢。风云惨澹,貔貅得意,旌旗闲暇。万里天河,更须一洗,中原兵马。看鞬橐呜咽,咸阳道左,拜西还驾。

王渥是金国著名的词人,有“中州豪士”之称,《水龙吟》是其代表作。本词以围猎为主题,赞美金国军事之强。全词气势雄浑,波澜壮阔,风云激荡,天地变色,充满阳刚之美。

5,吴激《人月圆·宴北人张侍御家有感》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鬓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1142年,张侍御邀请宇文虚中、吴激、洪皓等南朝词客会饮其家。在宴会之中,发现一位侍儿摧抑可怜,大家一问,原来是北宋故宫旧人,在靖康之变时被俘虏,沦为张侍御家婢。于是大家怜悯其遭遇,各写一首词,其中这首《人月圆》被推为第一。

6,段克己《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

塞马南来,五陵草树无颜色。云气黯,鼓鼙声震,天穿地裂。百二河山俱失险,将军束手无筹策。渐烟尘、飞度九重城,蒙金阙。

长戈袅,飞鸟绝。原厌肉,川流血。叹人生此际,动成长别。回首玉津春色早,雕栏犹挂当时月,更西来、流水绕城根,空呜咽。

段克己,是近代文学家,和弟弟段成己并负才名,但是一生怀才不遇,闲居在家。金国灭亡后,避难与龙门,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该词写于金国灭亡之后,是作者路过金国陪都开封写下的。上片写蒙古大军的凶残以及金国将帅的昏庸无能;下片写亡国之惨状和自己的的悲苦心理活动。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王兆鹏评价到:“本词振笔直书,以纪实手法描写时事,亡国的惨状毕呈于词,在北宋灭亡宋室南渡之际和南宋灭亡之后少见这种词作。”

7,完颜璹《春草碧》

几番风雨西城陌。不见海棠红、梨花白。底事胜赏匆匆,正自天付酒肠窄。更笑老东君、人间客。

赖有玉管新翻,罗襟醉墨。望中倚阑人,如曾识。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陈迹。落尽后庭花,春草碧。

金后期,蒙古不断入侵,金国被迫迁都汴梁,繁华稳定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作者在春日出游郊外,感叹春光易逝,又想起燕京的繁花已经变得荒凉萧条,过去的歌舞升平都成为了过眼烟云,于是写下了本词,以春光来写国家的衰亡。全词意境清幽,语言浅近,意韵绵长,被列入了《宋金十大名曲》之一。

8,蔡松年《石州慢·云海蓬莱》

云海蓬莱,风雾鬓鬟,不假梳掠。仙衣卷尽云霓,方见宫腰纤弱。心期得处,世间言语非真,海犀一点通寥廓。无物比情浓,觅无情相博。

离索。晓来一枕馀香,酒病赖花医却。滟滟金尊,收拾新愁重酌。片帆云影,载将无际关山,梦魂应被杨花觉。梅子雨丝丝,满江干楼阁。

蔡松年,字伯坚,金代文学家,其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蔡松年官运亨通,但是内心则暗藏思念故国(北宋)的矛盾心理。该词上片写自己早年和父亲戍守燕山府,漂泊流零,居无定所的局面,以及后半生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场景。下片写自己思念故乡的愁绪,流露作者的痛苦无奈之情。

9,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该词写三门峡的雄险气势。历代写三门峡的诗文无数,但是最好的还是元好问的这一首。上片主要描写三门峡的雄奇险峻,下片写转而发出感叹,写人才是中流砥柱,同时也希望有人能够力挽狂澜,挽救金国日见衰败的颓势。周颐《蕙风词话》评价元好问的词:“亦雄浑,亦博大。有骨干,有气象”,而本词就是其中的代表。

10,完颜亮《念奴娇》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珍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沾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完颜亮,是金太祖阿骨打庶长子完颜宗斡第二子,于1150年自立为帝,之后率兵攻宋,企图统一中国南北,但是最终引发了内乱,被乱箭射死。完颜亮的诗词气势都冠绝古今,反应了他的十足的野心。本词以赏雪为主题,通过漫天大雪的场景,写出了自己作为帝王的豪情与杀气。全词冷峻贴切、气魄宏大,一扫前人咏雪窠臼,充满豪放风格。

7. 国宴金尊酒价格

酒精不燃烧,不算搞社交。

中国酒文化始于古代,属于餐饮文化部分之一,由于中国的酿酒技术不断进步发展,饮酒文化也伴随成长,酒文化深入中国人的血脉深处。

中国酒桌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历史几乎与人的历史一样久远,早在汉字成熟之前,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很多典籍中都有关于酒和饮酒文化的记载,酒文化深入中国人的血脉深处,影响深远。《诗经》中有20多处提到酒,酒被赋予了礼仪、社交、休闲等含义,体现了特定的宗法秩序以及人伦关系。还有很多典籍专门讲酒,如西周的《酒诰》,西汉的《酒赋》《酒箴》,东晋的《酒诫》和初唐的《酒经》《酒谱》等等。可见,酒很早就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喝酒可大俗可大雅,可论国是可谈风月,可攀交情可见性情,可怡情可乱性,可养生可伤身,可豪饮可小酌,只是不可无酒。无酒不成席,酒是催化剂,酒是能量源。在中国,就是文化,礼仪,历史,风俗;最后酒酒归一,酒是关系,酒桌即中国。

酒是用来壮胆的,桌子是用来拍板的,酒和桌拼在一起,则无事不可为。每逢年底,公司企业,单位部门都有年会,这是观察中国生态的绝佳场所。企业文化不同,生意好坏有别,气势形态各样,但有一处相似,总得有人喝醉,方为尽兴。

据说,茅台空酒瓶都卖到了90元一瓶。茅台当地的一个开发商说,现在市面上卖的茅台四分之三都是假的。原因很简单,茅台产量有限,而需求量太大。

酒虽然没有缓解忧郁症,但却缓解了社会压力。有人说:“我缓解压力的方式有三种——喝酒,K歌,飙车。”此话颇具代表性。买完房,每个人都想吃后悔药,每个人都需要一杯酒。“现在还被老婆抱怨,当初看好要买的房,结果接到一个电话说房子以前那儿是垃圾场,就犹豫了几天,再去订时就没有了。”有个想换房子的IT界人士喝过一杯后说。工作上的压力显然更大,新人时常面对职场“冷暴力”,无人指点,无人搭理,无人问津。唯一熟悉的一个大叔还是个边缘人员。那么,还是喝酒吧。

喝酒成了一种常态。助兴时,喝酒;不爽时,喝酒;社交时,喝酒;社交时,喝酒;独处时,喝酒;对一个人好,喝酒;报复一个人,还是喝酒。

买醉,也成了一种常态。创业无力,买醉;都市谋生不易,买醉;职场,生意场,社交场的需要,买醉;有个笑话说:“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而真正来得实在的是“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喝一杯,喝醉了就都过去了。”

在中国,不是什么事都可以摆到桌面上来讲,除了酒桌。酒桌适合社交,私交,公交各种交。很多事情不知不觉间,在酒桌上,在碰杯,干杯,交杯之间就解决了。我请你喝酒,你帮我办事,喝酒成为了一种工具。

酒桌浇筑了一个社交的中国,节庆的中国,礼仪的中国。国宴上都配上了长城葡萄酒。你可以不懂中国话,不懂中国文化,会喝就行。无外乎,老外称中国为一个大party,不认识人没关系,语言不通没关系,酒量甚至都无所谓,一切都会觥筹交错间明朗开来。

与中国酒桌文化一样久远的是劝酒文化。中国古代的餐饮担负着极为重要的社交功能,所以延宕的时间较长。唐代的宴会一般从上午开始,一直持续到黄昏,算来不下七八个小时。清朝时期,很多公家买单的宴会甚至持续三五天,这些既是社交活动,也是政治活动。贯穿宴饮活动的,除了丝竹歌舞外,就是酒。中国早期的劝酒风气源自各种持续时间很长的宴会。一顿饭吃这么长时间,话题必然枯竭,干喝也无趣,于是便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劝酒技巧。

严格地说,劝酒源于敬酒,而敬酒是宗法社会遗留下来的旧俗。敬酒是有社会等级区分的,臣敬君,子敬父,弟敬兄,下级敬上级,晚辈敬长辈等。敬酒首先是下对上的互动,相对没有强制性。但,上对下的互动,可称作回敬,也可以是主动敬,就有了极大的强制性。最早的劝酒多来自上对下的敬酒。尤其是从家过度到国,这种伦理慢慢变成了政治强制力。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政治语境下的强制性劝酒案例,有些妙趣横生,但也有很多案例异常残忍,让人毛骨悚然。

在当代中国,劝酒文化并没有随着中国的国际化而有所收敛,反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而越来越严重。越是靠近政治权力的地方,这种风气越严重,反而是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这种风气相对弱一些。如,河南、西安等传统政治中心,以及北京及其周边的东北、山东、河北等省市地区,劝酒、逼酒的风气极为盛行,因为逼酒构成刑事犯罪的不胜枚举;粤港澳及江浙一带,劝酒风气相对弱很多。

与古时候一样,现在的敬酒、劝酒也都是具有强制性的行为,多发生在官场、商场。酒桌上的劝酒、敬酒、罚酒把人际关系搞得极为复杂,处处险象环生。为了混迹这些酒场,中国人练就了虚伪、阴险、狡诈的应对手段,做出了很多极为庸俗的行为。很多人牺牲自己的健康,以获得别人的肯定与认可。原本简单的人际交往,因为特殊的酒文化搞得复杂难测。

现在意义上的敬酒与罚酒,政治强制性弱了,但却内化为中国人的价值、习俗与习惯。敬酒成了对他人的尊重,不接受就是瞧不起人。如果不回敬更是没有教养的表现。既然成了习俗,人们也就习惯了,习惯了就成为社会规则。很多人即便是不能喝,碍于所谓的习俗、习惯,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整个社会风气因为这种敬酒、劝酒的习俗,搞得乌烟瘴气。

现代人谈到的中国酒桌文化更多是饮食文化中的酒文化。其实,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酒桌文化与饮食文化并没有关系。早期中国酒桌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与祭祀、庆典等礼仪结合紧密,是属于皇家与当权者的上层文化。酒的稀缺性与神秘性,为各种仪式做点缀,用庄严与宏达的场面诠释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在集权的君主政体下,权力高度集中,得到权力的一方极为恐惧失去权力,于是便编制了各种礼仪,举办各种活动,以便维护自己地位的正统与神圣。

中国酒桌文化有以下特点:

第一,劝酒。到了酒桌上,酒不是你自愿在喝,而是别人在强迫你喝。这个来敬酒,一看是领导,那个来敬酒一看是什么什么。你都很难拒绝。不是不能拒绝,而是拒绝可能会伤人情,所以你最终难下决定。这样,酒桌的气氛就很不好,给人造成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你不劝酒不喝劝酒就是不懂事,你是带着任务来走人情的!你可能放开心情畅饮么?

第二,以多为荣。国人喝酒往死里喝,说什么“喝死咋也比枪毙强”。创造这句俗话的神人恐怕深有体会,要不怎么会把喝酒喝枪毙联系到一块。喝完一杯又一杯,喝少了就该挤兑你了,“你不行啊。你看谁谁谁多能喝,多够意思”。言下之意你不多喝,不往死里喝酒是不够意思,人家不会考虑你的酒量,不会考虑的你的身体健康。他把你挤兑的喝了酒完成任务(他未必就很爽),你身体难不难受就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了。欧美人喝酒是品酒,适量为止;而中国人喝酒是以多为荣,喝酒往死里喝。

第三,势利。在酒桌上进行敬酒,给领导敬酒是重中之重。你应该看准时机,要善于给领导挡酒,等等等等,把与领导喝酒当成是博取他好感的机会,你这么为领导考虑,真的是为了他好吗?如果你是领导,恐怕又该等着人来敬你了,在下属谄媚的祝福中获取一份优越感。所有这些,都是中国人深入骨髓的奴性与等级观念的体现,这些,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消失,反而靠着酒桌文化大有加强之势。

第四,虚伪。之所以称之为酒桌文化而不是酒文化,因为中国现在根本没有酒文化。酒桌上的那一套不配称为酒文化。中国人喝酒从来不关注酒,只关注喝酒人。他们把绝大部分的精力花在喝酒人身上,最多考虑这个酒的味道好不好,恐怕从没有人在酒桌上探讨过关于这个酒的口感、工艺、厂家、产地以及包装等等。

第五,浪费资源。喝了那么多酒,还吃得下菜?上了满满一桌子菜,恐怕到最后动不了几筷子。饭店不心疼,反正交钱了,还能剩一大堆泔水。可这实际上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有多少GDP是由餐饮创造的?有多少是由酒桌带动的?这种浪费比奢侈更无意义,因为奢侈好歹能让人得到满足,不顾从来没在喝酒上得到一丝快感,喝少了觉得是一种味道一般的饮料,喝多了酒感觉难受。这些资源放到更有意义的用途上恐怕更好吧。

第六,动机复杂。很多饭局是为了进行不正当交易而开设的,饭局之中掺杂大量假恶丑的东西,酒桌之上权钱色交易不绝,最后可能一筷子不动。或许会有人说,喝酒真能办成事啊!?如果对方真爱喝酒,你们干喝好不好?还能给你省钱。如果你觉得人喝多了容易松懈,想要趁机拿下,大量事实告诉你,没用的!对方并不傻,你的意图他很清楚,因此他会有准备的,万一你真的在他酒醉的时候成功了,他酒醒后一定懊悔,从而对你怀恨在心,你们以后的关系就很难说了。不如在清醒的时候说开,让对方做出理性的选择。

下一篇:金酒的标准用量是多少毫升(金酒一瓶多少毫升)
上一篇:如皋的白酒(如皋白酒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