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皋的白酒
香料配方:花椒12克、八角20克、丁香2克、桂皮15克、小茴香16克、白豆蔻5克、甘草15克、砂仁5克、草果7克、白芷3克,把上述香料磨成粉,称量1两即可。
2两盐即可,3两白砂糖,4两白酒。
灌香肠的配方:五花肉10斤、香料粉1两、食盐2两、白砂糖3两、白酒4两、辣椒粉50克、鸡精30克、味精20克
2. 如皋白酒名字
绍兴黄酒,又叫绍兴酒,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因此人们又习惯称其为“绍兴老酒”。绍兴黄酒属于开放式自然发酵的酒,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和湿度,非常适宜酿酒微生物的生长。
户县黄酒的色泽清亮、呈琥珀色,酒香味浓郁,入口柔绵,后味微苦而回甘,劲大味足,具有非常独特的风味。
皋黄酒在酿制过程中,会用到当地产的优质粳米、糯米和小麦,以2年到5年的酒基为主要酒体,经过传统工艺发酵制成的如皋黄酒,口感以半干型为主,色泽清透有光泽,酒香味浓郁,入口醇香,令人品尝过后回味无穷,属于比较耐放、且越陈越香的黄酒。
3. 如皋白酒生产企业
10、如皋香肠
如皋香肠历史悠久,是闻名全国的香肠品种之一。其生产始于清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如皋香肠条形整齐、肉质紧密、色泽鲜艳、咸甜适度、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精肉嚼而不老,肥肉油而不腻,可与广式香肠媲美,亦称为如式香肠。
9、如皋萝卜干
如皋萝卜干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其他成分如维生素B2、钙、铁、磷含量都高于苹果和梨,营养极为丰富。食后有消渴、消火、降气、宽中、除积化痰、助消化等作用。
如皋萝卜栽培具有上千年历史,经长期选育形成独有良种“鸭蛋头”、“捏颈儿”、“百日子”。其以皮薄、肉嫩、汁多、味甘和木质素少、嚼后无渣的绝妙口感,赢得了“赛雪梨”的美誉和“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不如如皋的萝卜皮”的夸赞
8、如皋火腿
如皋火腿的生产始于公元1851年,清末先后获檀香山博览会奖和“南洋劝业会”优异荣誉奖状,与浙江金华火腿、云南宣威火腿齐名,为全国三大名腿之一,称为“北腿。如皋火腿薄皮细爪,形如瑟瑟,色红似火,风味独特,以色、香、味、形、“四绝”闻名中外。
7、董糖
董糖制作起源于明末如皋名士冒辟疆爱妾董小宛之手,故称之为“董糖”。因董小宛时为秦淮名妓,又称之为“秦淮董糖”。
董糖酥松香甜、入口易化、口齿留香、回味久长,誉满大江南北300余年。
6、林梓潮糕
林梓潮糕始创于清雍正壬子年,距今近300年的历史。为江苏特产、苏北名点,名倾大江南北,《江苏名菜名点》一书曾作介绍。
林梓潮糕选料讲究,以当年产优质糯米、粳米舂成米粉,拌和绵白糖、金桂花、松仁及红绿瓜丝,用荷叶垫底,制成圆形糕坯,精工刀切,水蒸而成。刚出笼时不粘手,弹性如海绵,米香、桂香、荷香,沁人心脾,香而不浊,甜而不腻,柔润爽口,风味纯正。
5、香塘芋
香酥无比,口感细腻,滑而不烂,实而不硬。吃法多样:①洗净蒸熟剥皮沾酱吃;②切成细丁煨汤,汤白如奶,味鲜美;③芋头烧肉,待肉烧到六成熟时芋头下锅,肉汤越烧越稠,香塘芋与红烧肉同色时起锅;④刮皮蒸熟,后用葱油烩之,撒上盐和青蒜叶末……亲,你爱吃哪样?
4、荞麦扁团
如皋人爱用荞麦制作各种食物,除荞麦面、荞麦饼外,荞麦扁团也是常吃的一道美食。制作时先将荞麦粉搅和成面团状,双手拍成茶杯盖大小的形状,其中的馅料大都为青菜、白菜、芹菜等,有些人家还在里面加进一点虾米,味道更为鲜美。荞麦扁团一般是水煮或笼蒸着吃。
3、虎皮赛海参
2、杞松炒鱼米
1、董肉
“说到董菜,第一道招牌菜,显然就是董小宛当年精心创制的‘董肉’。”李玉华大师说:“首先,要精选上好的五花肉,改成30厘米和20厘米见方,肉要先泡水,如此才能煮起来嫩和好看。接着,把皮刮洗干净并去毛,出水加姜、葱、酒,放在碗里煮至五成熟,再开油锅下油锅炸煎成金红色,放到煮好的鲜汤里面浸泡,捞起后晾干。再切成宽1厘米、长1.5厘米的块,扣入碗中加姜、葱、酒、糖放在蒸笼里蒸,另外再专门撒放董糖。蒸完以后,把汁滗出来,再加调料进行勾芡后扣入盘中,将碗取走,最后,在装好盘的董肉周围配上如皋本地产蔬菜,浇上原料,大功告成。”这道“董肉”,前后制作的时间至少也需花费两个小时左右。
4. 如皋白酒江东醇
1.顾氏谱系考(一卷):明,顾炎武纂。清蓬嬴阁刊吴县朱记荣增刊,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汇印本。该谱对顾姓从夏末顾国、秦汉越人顾余侯开始,至明代作者一系的顾姓历史、源流和分布详加考订辨正。由于作者是杰出的学者,学识渊博,因而此书是历史传记与谱系一类著作中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四库总目提要》对此评价较高。该谱没有现代刊行本,旧本收藏于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杭州大学、武汉大学、福州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图书馆,与上海、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甘肃、山东、青岛、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武汉、江西、广东、四川、重庆等地公共图书馆可供查阅。
2.武陵(顾氏)宗谱汇编(七卷)首一卷,清,顾步清等纂。八册,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刻本。该谱以战国末年东瓯王安朱为一世祖,第三十世南朝顾野王为始祖。顾野王生五子:盛南、鸿南、夏南、周南、允南,五子之后裔世居江南各地。该谱为吴地顾氏八十支之汇编,包括了太仓沙头支、崇明西洲支、昆山给事支、昆山金陵支、常熟衙前支、吴山祖墓支、无锡全桥支等等。卷首谱序、碑记、乡贤、科第、孝子、节妇等,卷一、二为人物列传,卷三之首为世系总图,余为各支世系图谱。谱局设于苏州,作者顾步清为吴山支后裔。馆藏编号:JP562
3.武陵[顾氏]宗谱汇编(七卷):首一卷,清,顾步清等纂。十册,清光绪十年(1884年)常熟顾时中传抄嘉庆十八年刻本。此谱为《武陵[顾氏]宗谱汇编》清嘉庆十八年刻本之抄本,其中一册为所附《分常支谱》,记载家传、世表,以万历间监察御史顾其国为第一世,世居苏州。谱为其侄顾文诏所编。馆藏编号:524991—5000
4.顾氏重汇宗谱(不分卷):顾心毅纂修。46册,民国稿本,书名据版心题。此谱以安朱为一世祖。安朱秦时出任闽中郡长,其孙期视,汉文帝时为顾余侯,后遂以顾为姓。至十八世为三国吴丞相顾雍。三十世为南朝顾野王。野王生五子:盛南、鸿南、夏南、周南、允南。至第四十五世后,顾姓分出宪、鉴、坚、铿、铭、时敷、临、鸾、凤、襄等十二宗,时当北宋中叶。嗣后宗又分支、支又分派,支派繁衍。该谱系汇集十二宗散居江、浙、沪之各支而成。编纂者为崇明一支,属于宪宗。宪,原籍句容县,北宋末年官于汴,南渡后居崇明镇西沙道安乡,为始迁祖。谱初修于乾隆三十六年(顾一元修),续修于嘉庆十九年,此为民国时又续修者。一至十一世册依次记载谱序、宗法、族人著述、家传、墓志、碑记、寿序、像传赞、科第、仕宦、封典、褒奖,其余都是记载世系。馆藏编号:JP552
5.顾氏重汇宗谱(九卷):顾哲城抄本。8册,民国24年(1935年),书名据书衣题此书为顾心毅修《顾氏重汇宗谱》之部分抄本。书末记云:崇明萃龙(一元)《汇谱》刊印于乾隆三十七年,珍藏者大都缺而未全,民国13年重汇新抄之谱藏于上海大西路伯威宅,“民国24年秋蛰城于庆宁寺上川公司公余录藏”。卷一谱序、碑记、跋、凡例,卷二为得姓考、汇谱说、里居考,卷三至卷九宪、铭、临数宗下部分支派世系。内有钱大昕撰祠记。馆藏编号:911662—69
6.[上海]顾氏家乘(六卷):顾德溥等纂修(三修)。4册,清乾隆十年(1745年)刻本。始迁祖邦宪,元代为避兵祸迁居松江府上海县横沔之左,至正元年建大圣寺,子孙聚居于侧。该谱卷一为谱序,卷二其分别为世系、宗规、祭田记、像赞、家传、述略等等。馆藏编号:924233—36
7.上虞西华顾氏宗谱(三十二卷):顾霁等纂修。32册,版心题越南派九修,清宣统三年(1911年)格思堂木活字本。始迁祖迁,宋哲宗时自浙江嵊县顾港徙居上虞西华里。五世以后分为前、后、东宅等支,是谱为各派合谱。卷一为姓系考、祖像,卷二为谱系、诰命,卷三为科举志、官籍志,卷四是宗贤传、妇行传,卷五、六为墓志铭、诗文,卷七徙居考、行第考,卷八至三十为世系,卷三十一同源谱、考辨、传记,卷三十二附录崇明、海门、萧山谱。馆藏编号:916018—49
8.重修[上虞]顾氏宗谱(不分卷):清顾起文辑录、顾奕杭抄辑。1册,清嘉庆六年(1801年)抄本。参见顾霁修《上虞西华顾氏宗谱》条目。此谱为十九世孙起文所辑中宅谱。中宅十九世又有胜祚迁居杭州,其孙洪乾隆年间自杭州宦于四川,卒于成都,洪子奕杭遂家焉。此本系奕杭至上虞所辑录者。谱载历代顾氏名贤、宗贤考、徙居考、世系表。卷末附顾洪年谱。馆藏编号:JP561
9.顾氏[上虞]越南宗谱(十六卷):顾霁等纂修。32册,九修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格思堂稿本。参见顾霁修《上虞西华顾氏宗谱》条目。此谱为该谱之稿本。卷一为得姓考、宗谱序;卷二凡例、诰饬等,卷三宦籍等,卷四传,卷五至卷十六为世系。馆藏编号:长267458—89
10.[江阴]顾氏重修宗谱(十卷):顾儒华等撰修。10册,民国8年(1919年)裕昆堂木活字本。始迁祖兰,明天顺间自本县白鹿迁至长泾之巷路。卷一序、敕命,卷二至七世系图表,卷八遗像,卷九赞、序、传、记,卷十祠图、墓园家训。馆藏编号:922200—209
11.顾氏宗谱:(江阴)清怀远堂木活字本,3册,存卷 14、16上、20。记事至清光绪间。存卷载世表。亦收散居无锡、阳湖支派。馆藏编号:3250
12.如皋顾氏宗谱(九卷):清·顾庄等纂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刻本。2册。始迁一世祖太乙,元季自苏州阊门迁于如皋,居江赶之摩诃山。第十世萸,明时始迁居葭埭。卷一纪姓世系图、卷二纪世系考,卷三至九世表。馆藏编号:911538—39
13.顾氏族谱:不分卷:(吴江)明·顾绍业、顾绍龄纂修。民国7年(1918年)柳弃疾南社丛刻红格钞本。3册,卷端或题与稽斋藏板。是谱载吴江顾氏二支。其一,一世祖信,三国雍三十六孙,元代自昆山徙晋陵,其孙华三自晋陵赘居吴江,后居于胜墩村。华三之孙瑜复徙城中北塘。其二,一世祖义,亦雍三十六世孙,居吴江之北。谱载英贤纪略、像赞、宗谱图、家传、仕宦志、迁徙考、墓志铭、列传、纪、诗等。馆藏编号:长006033
14.顾氏世系表:不分卷,附撰述表。1册。参见民国7年钞本《顾氏族谱》(三册)条目。此册仅录世系图,卷未有钞录者柳弃疾记,云此谱成于明末清初,绍业、绍龄皆其时人。馆藏编号:长006053
15.顾氏族谱:不分卷:[吴江]顺寅方纂修。民国9年(1920年)柳弃疾南社丛刻红格钞本。1册。参见民国7年钞本《顾氏族谱》(三册)条目。本支一世祖为华三之十一世孙子学,始迁于芦墟。存谱载序、系图。馆藏编号:长006057
16.同里顾氏世系表:一卷:[吴江]/清修。民。国11年(1922年)柳弃疾南社丛刻红格钞本。1册。表以三国顾雍为一世祖。芦墟顾氏,悉出三十三世孙亨,其后又别为三支:北墟支祖义,县市支祖信,同里支祖仁。谱载世系。卷末弃疾记云,所钞系康熙四十二年务本堂本。馆藏编号:长006039
17.武陵[顾氏]宗谱:六卷:(吴江)清·顾道永纂修。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文远斋刻本,6册。三国顾雍三十五世孙全,入赘梅社,谱以全之孙升一为梅社支一世祖。升一,元末明初人。升一弟升二之曾孙琮迁于洞庭阴山,此谱兼载阴山一支世系。卷一序、像赞等,卷二至四世系图、全传、艺文,卷五、卷六艺文、墓图、迁徙考。馆藏编号:长471788—93
18.顾氏族谱:不分卷:[青浦],民国钞本,1册。一世祖文魁自青邑之施家浜迁居朱家阁之漕巷滩,时概在清中叶。册载先代传言、墓图、传记、世系等。世系记至第七世,皆出生于清光绪间。馆藏编号:3252
19.重修唯亭顾氏家谱:十四卷,附三卷:(长洲)清·顾来章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刻本。工6册。始迁祖升世为吴县人,明成化间始迁长洲之唯亭。卷一世系,卷二诰敕,卷三思遇,卷四志书,卷五杂撰,卷六传文,卷七行略,卷八墓志,卷九艺文,卷十政绩,卷十一园亭,卷十二祭文,卷十三祠宇,卷十四墓图,附卷庄规。馆藏编号:长471990—2005
20.阡塘顾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宜兴]/庄拱辰纂修,民国31年(1942年)永寺堂木活字本,4册,八修本。始迁祖逸三,元末自江苏昆山徙居宜兴阡塘。卷首谱例、祠规、家训、族约,卷一序,卷二至五世系、世表,卷六至八传、跋、记等,卷末古礼五宗图等。馆藏编号:9]2774—77
21.荆溪湖洋渚顾氏宗谱:十六卷,祀田记四卷 清·顾鸿福等纂修,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启堂木活字本,20册,书名据签题。始迁祖佑三,祖居本县原坂顾塔桥,明初入赘湖洋渚谈氏,为本族一世祖。卷前为序,卷一敕命等,卷二至九世系图、世系表,卷十至十六传略、寿序等。馆藏编号:3257/A
22.南通顾氏宗谱:十卷,首一卷顺祖培等纂修,民国20年(1931年)南通翰墨林铅印本,4册。始迁祖昌,元末避兵乱自吴郡寓居高邮,旋迁通州,居于城西。卷首受姓记原、远代志略,卷一像赞,卷二至七世系表,卷八列传,卷九古训,卷十别录等。馆藏编号:920368—71
23.顾小厓世系:不分卷:(南汇)明·顾成天纂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刻本,1册。始迁祖仲荣,明处子清风泾迁南汇。其六世孙逵,初迁南汇城中。册载世系、墓志。世系止于仲容十四世孙成天,号小压,清雍正八年进士,即辑此谱者。馆藏编号:长946
24.顾氏宗谱:八卷:[常州]顺赞宸等纂修,清宣统三年(1911年)木活字本,2册。始迁祖信,明初由苏州迁至昆陵,居于城中府学旁。其曾孙钺徙居青山门外。此谱钺后裔所修。卷一原序,卷二宗祠志,卷三宗约,卷四宗禁,卷五世次总图,卷六世系图,卷七、八世表。馆藏编号:长470863—64;又一部JP552,2册
25.顾氏汇集宗谱:(崇明)清·顾一元纂修,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玉山堂木活字本,6册,存土部卷首,丙部卷1、2,庚部卷1、8,书名据版心题。参见顾心毅修《顾氏重汇宗谱》条目。顾氏十二宗中,宪后裔宋建炎间避兵迁崇明西沙,俗称西沙头;铭裔孙元用,元正间迁至崇明东沙,俗称东沙头。土部谱序、纪姓、统宗图、分宗谱,庚部分支世系图,丙部崇明西沙支世表。馆藏编号:923086—91
26.顾氏大统宗谱:八十卷:[无锡]倾宝珏、顾宝琛纂修,民国22年(1933年)敦叙堂木活字本,79册。始祖野王,仕南朝陈至黄门侍郎,世居苏州铜坑。野王五子:盛南、鸿南、周南、夏南、允南,子孙繁衍流蔓,散处四方,仅由铜坑分迁无锡、江阴、丹阳、武进者,即有三十三派。徙无锡者计分九支:道通行千三支徙蠡河,行仲十支徙丹直,宋将作监主簿暨澄支徙下堡埭川,行惟二支徙南河,行胜四支徙东门亭子桥,行寿五支徙怀仁乡双板桥,行得七支徙宛山,行亨三支徙后墅,名其言行百七者宋季徙上舍,至明季,夔字舜臣之子学再自上舍分支泾里。是谱由泾里支首事,总汇五公下三十三派世系编成。卷一谱序、上古世系、先世传系、大宗统系,卷二受姓缘始、谱系考异、碑记、奏疏、传略、武陵小史汇编、墓志、议单,卷三像赞、诰敕,余卷载分派世系、传略、墓志。馆藏编号:925901—979
27.顾氏大宗世谱:二十卷:(无锡)清·顾廷口纂修,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佑敦堂木活字本,25册,存卷1-17、19、20。书名据版心题。参见顾宝珏修《顾氏大统宗谱》条目。该族望出苏州铜坑,先世居河北通州,宋建炎间扈驾南迁,止于杭州。景炎元年,元九始由杭城徙无锡怀仁乡崇节里,后名顾墅,为始迁顾墅祖。元九一子二孙,长孙仍留居顾墅,次孙他徙,衍宛山、经历支。长孙又三传,别而为五:道西启西华、三洋、蒋港、太保支;尚二启南新、安兜、宝华领支;尚四远徙贵州,不收;秀四启宛川、练塘等支;秀五迁廊下,并分支芙蓉塘、桥塘里、汤村、盛塘、洋尖、杨树园、泾南、西壕桥、阁里等地。是谱为顾墅支修,内容除本宗外,亦兼及部分地近之旁属。卷一谱序、跋、科第、官爵,卷二英贤纪略、传记、祠记、诗文,卷三、四诰命、祖训,余为世系。内有顾祖禹父子传记资料。馆藏编号:3249
28.南河顾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无锡)清·顾璋清等纂修。清光绪元年(1875年)木活字本。2册,存卷一,卷首。始迁祖安惟二,元末自苏州铜坑迁居无锡南河。卷首谱序、传等。卷一世系图。馆藏编号:JP567
29.顾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无锡)顺玉书等纂修,民国8年(1919年)刻本,16册。始迁祖润之,明初自苏州洞庭湖徙居无锡胶山。卷首序文、凡例等,卷一至三诰敕、家训、像赞,卷四至十世系、世表,卷十一至十四志、表、铭、传,卷十五墓图、碑记等。馆藏编号:JP563
30.鄞县顾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顾瑞口纂修,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追远堂木活字本。2册。书名据版心题。始迁祖连堂,清初自杭州徙于鄞县,居于城中五台寺侧,其后分居菱池、西郊、江东等处。卷首序、寺碑记,卷一纪年考,卷二世系图,卷三世系录,卷四传、自述。馆藏编号:923453—54
31.暨阳平阔厚丰顾氏宗谱:十六卷顺臣三等纂修。民国16年(1927年)植嘉堂木活字本。15册。存卷1—7、9—16。先祖伟仁,北宋时湘州刺史,世居武陵常德,遭兵燹徙居诸暨十里长峰下。至十世孙居敬,元时为抚州同知,子常一(名钰)、常三、常五徙居陡口,次子常二(名子安)迁于平阔厚丰墩。谱奉居敬为本支一世祖。卷一谱序、敕、像赞、牒、传、记、墓志铭等,卷二传,卷三至十六世系图、行传。馆藏编号:3263/A1
32.暨阳平阔厚丰顾氏宗谱:不分卷。清植嘉堂木活字本。4册。残本。记事至清乾隆间。参见顾臣三修《暨阳平阔厚丰顾氏宗谱》条目。存谱为系图、行传。馆藏编号:3262
33.暨阳顾氏宗谱:不分卷/杨文荣等纂修。民国14年(1925年)绳武堂木活字本。14册。一世祖为仁(又作伟仁、又名凯之),南宋初隐居诸暨十里长山之下;传至第九世孙居敬,元时任抚州县同知,为该支始迁祖。居敬生四子,此谱所叙为长子子钰之裔。次子子安即平阔之祖。谱载序、宗规、遗训、像、传、系图、行传等。馆藏编号:916311—916324
34.乐安顾氏宗谱:清道光三年(1823年)木活字本。1册。存卷1、2。书名据版心题。顾氏自南朝梁以后世居台州。一世祖肇仁,北宋时迁居仙居。存卷为系图。馆藏编号:3260
35.乐安顾氏宗谱: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木活字本。1册。存卷2。参见清道光三年木活字本《乐安顾氏宗谱》条目。存卷为传。馆藏编号:3259
36.姚江顾氏宗谱:二卷:(余姚)清·顾肇堂等纂修。清咸丰八年(1858年)木活字本。2册。书名据版心题。延伯,明嘉靖、万历间人,自本县径桥湾迁来南城学前,为本宗一世祖。卷上序文、系图,卷下行传。
5. 如皋白酒回收电话
黄雪阳的祖籍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赛岩镇(原名塔嵩乡),是一个山区小镇。他的祖辈在当地务农生活,黄雪阳也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由于家境贫寒,他曾多次放弃学业到外地打工赚钱,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
后来他通过自学考取了大学本科学历,并进入了媒体行业,成为一名成功的主持人和媒体人。黄雪阳对于家乡和家乡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多次回到家乡开展公益活动,支持当地教育和扶贫事业。他的成功经历也鼓舞了很多家乡的年轻人,让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和前进的方向。
6. 如皋白酒厂
如皋香肠的配料是:每百斤鲜猪肉(精肉70%,肥肉30%)配用食盐64两,白砂糖50两,酱油30两,大曲酒10两,硝水10两。这样做出来的香肠有仅更好吃,而且色泽鲜艳,外形美观。制作方法:将精肉及肥肉切成小方块,放在木盆或瓦盆里,加盐、硝水拌和。拌好后,静置30分钟。
这样盐和硝水就慢慢地浸入肉里,然后再加糖、酱油、酒拌和,要拌得匀透。
拌好后,将肉灌进大肠衣内,一面用针在肠上戳眼放出里面的空气,一面用手挤抹,并用花线将两头扎牢。
这样做,肉块挤得紧,质量好。
灌进肉的肠,挂在晒架上吹晒。一般约晒5个晴天(夏天只需二天),然后取下入仓凉挂。
仓库内必须通风透气,好使晒后的肠子退去余热,慢慢干透。凉挂一个月后就成成品了。
7. 如皋白酒品牌百
黄酒是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啤酒)之一,新国标(GB/17204-2021)对黄酒的定义"是以稻米、黍米、小米、玉米、小麦、水等为主要原料,经加曲或部分酶制剂、酵母等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酿造酒"。在南方普遍以稻米为原料,尤其是糯米是最佳原料;在北方主要以黍米或小麦为主要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
黄酒和白酒一样,都是中国独有的酒种,并且历史悠久,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是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从排名来看,我国的黄酒前十名都是谁?2020年9月,第12届华樽杯公布了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强研究报告,其中包含了黄酒的11个品牌,黄酒前十名分别如下:
1、古越龙山
产地:浙江省绍兴市,所属公司: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价值109.14亿元。该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黄酒生产、经营、出口企业,旗下拥有“古越龙山”、“沈永和”、“状元红”、"女儿红"、“鉴湖”等多个黄酒知名品牌。其中“古越龙山”是中国黄酒行业标志性品牌,“女儿红”和“状元红”是文化酒的代表;“鉴湖”是绍兴酒中首个注册商标。公司于1997年5月16在上交所主板A股上市,股票代码为600059,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减少26.06%;实现利润总额19,859.50万元,同比减少29.01%。
2、会稽山
产地:浙江省绍兴市,所属公司:浙江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品牌价值:81.39亿元。公司创建于1743年,原名“云集酒坊”,是我国最大的黄酒生产企业之一,地处绍兴鉴湖水系中上游,水质清澈,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公司主打产品之一是绍兴酒,绍兴酒系列包括加饭酒、元红酒、善酿酒、香雪酒及其年份酒。
3、石库门
产地:上海市,所属公司:上海金枫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价值:65.59亿元。公司前身是上海市第一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于1992年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616,2020年营业收入约为6.08亿元,同比下降35.61%。公司主要产品有石库门、和酒、金色年华、醒味、惠泉、白塔等。
4、同康
产地:浙江省台州市,所属公司:同康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价值:55.46亿元。前身为台州“同康酱园酒厂”,始创于1914年。以料酒、黄酒为产业核心、横跨白酒、果酒、料酒、食醋等行业。黄酒品牌主要有同康手酿 三年三年陈酿、糯米老酒 百年纯正、糯米老酒 6年陈酿等。
5、塔牌
产地:浙江省绍兴市,所属公司:浙江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品牌价值:54.62亿元。公司位于山清水秀的鉴湖之源中国绍兴黄酒产业基地——湖塘。塔牌取名于浙江杭州的江南名塔“六和塔”。2008年,塔牌绍兴酒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也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荣誉称号,是业内最早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的品牌。塔牌黄酒作为中国绍兴黄酒中的精品,可分为出口酒系列、年份酒系列、特性黄酒系列及其其它酒系列。
6、古南丰
产地:安徽省宣城市,所属公司:安徽省古南丰酒业有限公司,品牌价值:37.92。公司座落在皖东南边陲,苏、浙、皖的结合部,主业产品通过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年产黄酒、保健酒2万余吨,存储黄酒量达万吨。公司拥有“古南丰”、“男儿壮”、“徽州骄子”、“枸杞花雕”、“冰雕”、“方塔”等五大品牌,营养保健型系列黄酒四十多种。
7、即墨老酒
产地: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所属公司: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品牌价值:35.14亿元。山东即墨黄酒厂成立于1949年,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黄酒生产企业,生产的主要品牌是即墨老酒。即墨老酒是国家认定的首家黄酒绿色食品,“山东省名牌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也是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产品。
8、陈源兴
产地:浙江省绍兴市,所属公司:浙江陈源兴绍兴酒有限公司,品牌价值:30.36亿元。公司成立于2008年09月18日,地处鉴湖之畔,柯岩新风园区,酒厂占地52亩,主要经营黄酒生产、调味料生产、配制酒生产等。
9、朱子黄酒
产地: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所属公司:福建福矛酒业集团,品牌价值:29.74亿元。公司始建于 1956 年,其前身是公私合营建瓯酒厂,现由母公司福建福矛酒业有限公司和五家子公司组成,主要生产福矛窖酒、黄花山白酒和朱子黄酒。朱子黄酒主要有朱子红酥手、朱子红曲酒、朱子家酒等品牌。
10、沙洲优黄
产地:江苏省张家港市,所属公司:张家港酿酒有限公司,品牌价值:25.68亿元。公司是中国黄酒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也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沙洲优黄是该公司的著名产品,在光绪年间就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
除了以上黄酒十大品牌,华樽杯还评出了第11个黄酒品牌金丰酿酒,由福建金丰酿酒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有金米醇系列、金丰和系列、坛子酒系列、旅游产品系列、八万米系列等。
黄酒在我国历史悠久,最著名的品牌就是绍兴黄酒,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都是绍兴黄酒的典型代表,即墨老酒是北方黄酒的典型代表。相对于白酒、啤酒,黄酒的市场份额较少,但黄酒有白酒和啤酒没有的优势。黄酒具有易于消化、舒活筋骨、促进食欲、美容抗衰老等功效,适当饮用有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