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子监为什么叫国子监?
国子监,又称国子学。西晋时,专门为五品以上官僚子弟专设了国子学,形成了国子学、太学并立的双轨制。国子就是贵族子弟,与更具平民色彩的太学并立。隋炀帝时始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的监生几乎都由官宦子弟充任,国子监只不过是他们入仕的途径而已。他们仅是挂名,数量既少,平日听课者又甚寥寥。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只设国子学或国子监。清代国子监总管全国各类官学(宗学、觉罗学等除外)。光绪三十三年(1907),并归学部。
国子监由此从教育机关变成了只管考试而不管教育的考试机构,到清末则成为卖官机构。
国子监的老师有祭酒、司业、主簿等,均有品级。国子监学生,等于秀才,分文武两种,文称文生,武称武生。凡依照惯例规定缴纳一定数额的钱给朝廷,即可称为“例监生”。他们有资格去见县官,但没有什么实权。
二、国子监目的?
国子监是唐朝政府主管的教育机关,驻长安城的务本坊。国子监制度并非固有,也并非不变。它在唐高祖至中宗时几次变更,最终在唐中宗神龙元年成熟稳定,并得以延续一千余年,至清。唐朝的大学,在唐玄宗时增加了一所广文馆,不过唐之大学一般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算学。此六学皆隶国子监。其为唐政府主管的教育机关,驻长安城的务本坊。
三、国子监特色?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明清两代历史上最高的学府机构。2006年,北京国子监和孔庙成立北京孔庙和国子监管理处,被列为历史文化类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里面保存的很多文物都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珍贵资料。
四、国子监的景点介绍,去国子监怎么坐车?
公交线路:特11路,全程约7.0公里 1、从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步行约600米,到达方家胡同站 2、乘坐特11路,经过7站, 到达正义路站 3、步行约560米,到达北京市
五、南京国子监在哪?
南京国子监故址的核心部分在今南京市玄武区四牌楼东南大学一带。
六、什么管国子监?
皇帝
国子监(Imperial College),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明、清时称成贤街)15号,与孔庙相邻,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北京国子监又称为“北监”或“北雍”[1]。
国子监是中国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太学)和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超过27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2][1]。
1961年,国务院公布国子监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4]。
七、国子监有多大?
北京国子监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15号,与孔庙和雍和宫相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2A级景区,国子监街两侧槐荫夹道,大街东西两端和国子监大门两侧牌楼彩绘,是北京仅存的建有四座牌坊的古建街。
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是元、明、清三朝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掌管国学政令的机关。明初曾改为北平府学,永乐二年(1404)改名国子监,清朝沿袭之。
作为古代中央大学,历来倍受国家重视,多有修建,尤其经明永乐、正统年间分别进行的大规模修缮和清乾隆年间增建辟雍后,形成了今天的建筑规模和格局,占地面积为2万7千多平米。
八、国子监配音表?
配音团队:边江工作室
配音指导:北辰
桑祈——赵露思原音
晏云之——边江
卓文远——吴韬
苏解语——白杺瓒
桑巍——汤水雨
晏鹤行——赵铭洲
其他配音演员:曾梦玉 云惟一 史泽鲲 路熙然 刘康 李金艳 常文涛 大胖胖瘦改弋凡 杨洁 李冠辰 姜波 张雨濛 王婧 王曹一茜 沈佳欣、胡哲韵 杨佳妮 栾立胜 魏一凡 李嘉祥 陈景妍 许凯 张东 张加麒 孙志诚 张振 陈啟刚 古非凡
九、国子监好玩吗?
国子监没什么好玩的,就是一条老旧街道,街内有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出西口附近有雍和宫,这些景点都比较著名,值得一游。
十、唐朝国子监诗人?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等。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