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到了5月份了,随着夏季高温了来临,小龙虾配啤酒这种美食即将展开,对于我们这些嗜好吃小龙虾喝冰镇啤酒的好吃佬来说,绝对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今天就和朋友们分享一下小龙虾配啤酒的美好回忆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下是我的一些心得和感受。
好处:有人问小龙虾和啤酒搬不般配?这个疑问我相信很多人都非常肯定,那绝对是绝配,小龙虾跟啤酒绝对是绝配。龙虾肉脂肪少,热量少,在夏天吃多了也不担心长胖长脂肪,因为小龙虾的肉质属于偏良性,在炎热的夏季吃小龙虾绝对是美味,虽然说小龙虾相对于大鱼大肉,没有几两肉,但是吃小龙虾基本上是大味,又辣又咸,所以吃起来非常开胃。这是其一。
其次,啤酒也是属于温性的酒精饮料,在炎热的夏季也是解暑的好饮料,不像白酒喝了烧心。而且一瓶啤酒的酒精含量很低,喝多了也不容易醉,所以夏天喝啤酒也是一种享受。
不仅仅只是如此,而且小龙虾味重,这个时候吃了小龙虾之后,然后喝一口啤酒,你会发现啤酒很甜,很醇厚,非常好喝,如果再将啤酒冰冻之后再喝,就更加解暑了。
所以夏季是小龙虾的消费旺季,这个时候我们通常都会三五成群去拍档或者龙虾店宵夜,点上一大份小龙虾,几打啤酒,就可以敞开肚皮整了。
以上说的是小龙虾配啤酒的好处,但是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属性,小龙虾和啤酒虽然在夏季非常般配,但是吃过量,喝过量之后,同样对人体有害。
坏处:小龙虾和啤酒里面都含有大量的嘌呤物质,这种物质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在人体内部大量聚集,导致人体内部的尿酸增高,而高尿酸是引起人体痛风的主要原因,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建议有痛风的人吃小龙虾和喝啤酒的原因。
除此之外,虽然啤酒酒精含量低,不容易醉,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很多人会一次性喝很多啤酒,这样总量加起来,酒精含量就比较高了,高酒精量,需要肠胃去降解,也就是需要肠胃来解毒,所以对于肠胃不好的人吃了太多小龙虾以及喝了太多啤酒的话,会出现胃痛光合拉肚子的情况发生。这个我是有深刻体会的,我的肠胃不适非常好,所以我现在吃小龙虾和啤酒都不是很多,因为以前经常出现,喝了太多啤酒之后肚子痛,拉稀的情况发生,所以我以后就比较注意了,尽量少喝啤酒,一般情况下,喝两罐就差不多了。
当然,如果你的身体素质好的话,可以多吃多喝,但是从安全和健康角度来考虑,还是少吃点少喝点。毕竟次数多了,对身体也是有害的。
补充说明:夏天是小龙虾喝啤酒的消费旺季,对于喜欢吃喝的朋友们来说,肯定是需要尽兴的,所以,为了保证喝好不醉,建议在喝啤酒之前先生喝两个鸡蛋,这样有助于醒酒。另外吃完小龙虾,喝完啤酒之后,建议多喝两杯红茶,有醒酒的作用,而且红茶还具有暖胃的效果,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人体排毒。
你在喝白酒、啤酒、红酒、黄酒时,一般选择配什么下酒菜?
花生米 卤菜 油焖大虾 毛血旺
麻辣鱼 农家小炒肉 红烧猪蹄
山猪尾巴,栖鸡,菇汤,米酒!鱼不蒜!行吗?[捂脸]
请问蒜蓉清蒸青龙虾适合搭配什么酒?
看场合家里红酒,聚会难说[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清蒸虾比白灼更讲究火候,而野生大麻虾的纤维弹性十足,虾头带膏,味道鲜甜。最好不蘸豉油等蘸酱食用,这样更能体现这道菜的原汁原味。
适配酒的类型:起泡酒、清爽型的干白、芬芳型的干白、不入橡木桶的干白均可。
喝啤酒最配的下酒菜是什么?
众所周知,饮酒伤肝。从保健角度来说,酒精含量越高,越要吃动物性蛋白质丰富的菜,这也是饮酒的一个窍门,市场上出售的保肝药中就含有蛋氨酸和胆碱成分。而牛肉、鸡、鱼、鸡蛋以及其他动物性食品和大豆制品中,含大量蛋氨酸和胆碱。因此,吃这些食品等于服了保肝药。但值得注意的是饮酒时,不要过食咸鱼、香肠、腊肉下酒,因为此类熏腊食品含有大量色素与亚硝胺,与酒精发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与食道黏膜,甚至诱发癌症。
糖醋菜可多吃。酒中所含的酒精,对肝脏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糖却对肝脏及血液循环却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下酒菜宜选择糖醋凉拌三丝、拔丝山药、拔丝苹果、糖醋鱼以及糖醋里脊等。
动物肝脏加速酒精分解。酒精要在肝脏中分解,而在分解代谢过程中需要多种维生素共同参与。因此若注意选择富含维生素的动物肝、肾以及绿叶蔬菜、水果等有助于加速酒精的分解。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什么意思?
形容吃过头孢类药物后饮酒的凶险状况,搞不好就会变成告别会。头孢配酒,会引发双硫仑反应,主要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难等,严重的会出现呼吸抑制、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吃了头孢还喝酒,的确是很容易出事的,所谓头孢配酒,说走就走,即便是医生也不行。
为什么头孢配酒说走就走?
专业的解释名词叫做双硫仑样反应。
除了头孢,很多镇痛药(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抗炎药、抗生素、心血管药、抗高血糖药、胃肠动力药、治疗胃溃疡和胃烧灼感的H2受体拮抗剂、抗凝血药都不能与酒同食。
酒精不仅仅来源于酒。服药时,最好避免以下含有酒的食物,包括酒心巧克力、豆腐乳、果啤(配料里有啤酒花)、醉蟹(螺、虾)、啤酒鸭、酒酿圆子、糟鸡(肉)等。含有酒的药物也要避免,常见的有藿香正气水、棕色合剂、十滴水;不常见的主要是一些临床注射液,比如硝酸甘油注射液、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盐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等。
另外,人群之间的差异也不容忽视。男人、女人、老人和年轻人,除了酶活性不同外,体内水和脂肪的分布比率不同,对酒精的代谢也存在差异。酒精溶于水,不溶于脂肪组织,女人和老人的水容量比较小,喝同样多的酒,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就会比男人高,相应的风险也就增加了。
不吃药也建议不要喝酒。酒精能影响神经中枢、干扰肝脏正常的脂质代谢,使得过量甘油三脂在肝脏中堆积,导致酒精性肝病;还能致癌。但是如果实在要喝酒,要多吃饭菜,或者提前喝一些酸奶或牛奶在胃肠道形成一层保护膜,只要能减缓胃排空就可以减少酒精的吸收。酒能溶于水,不巧喝醉酒了,大量喝水,多吃东西才是最好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