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学生中树立起教师应有的威信,是必须的!
但“威信”与“让学生怕”应该是两码事。
平时在与同事聊天时,经常有老师谈起“为师之道”,如:
“第一堂课就要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让学生对老师有怕惧。”
“对上课讲话的学生,先警告,如果还不听,就大吼一声;或者将教科书啪的一下狠狠地砸在他的课桌上……以后他不敢放肆了。”
“讲过几遍了,有些学生还是写错。气愤之下,就把他的作业本撕个稀里哗啦。”
“有个别学生就寝时总在床上小声讲话。自从那次,我一气之下,一脚将门踹开,学生都吓坏了。之后,再不敢讲话了。”
“我上课从不给学生笑脸。学生就是宜粗不宜细的货。”
……
以上教师的这些“经验,或许也是一种“无奈”之举,而且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多事实也证明:
这些严厉而“恶诈”的老师的教学成绩普遍优于其他老师。
坦率地说,上述这类教师行为,“三味”也曾有过,在学生眼里也曾是一名“让学生惧怕”的“恶诈老师。并曾以此为荣耀!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和行为开始趋向“稳重和成熟”。特别是作为一个思想政治教师,不得不要改变自己的某些观念和言行。
作为教师,一个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为人师表,知行合一。任何出尔反尔的做法,既不符合教育本质,更不利于在学生中建立真正的“师威”。
“三味”教初中政治课,每学期都会给学生免费复印一本“必背知识小册子,并要求学生上完到哪就背记到哪。有次,在检查时,发觉有2名学生,根本没去完成,一点也写不出来。我一气之下,就把他的那本小册子撕了,并以“免费复印”为由骂了些“过重”的话。
后来,在一次课间与班里学生闲聊时,针对我“撕学生小册子”一事,有学生对我说:
“老师,你的做法跟你在课堂上讲的处理方式相矛盾。”
当时,我沉思了一下,还是无言以对。
上面是从七年级《道法与法治》中截图下来的教材内容。说到:
在提出批判意见时,要考虑他人感受,要注意方法能被人接受,有利于解决问题;处事应注意控制情绪;等等。
诸如这类“为人之道”,政治课教材中比比皆是!
如果老师们都能心平气和地对自己的日常言行进行一个“自查”,就会很容易发觉自己很多言行是不妥当的,与为人师表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老师要真正获取学生的尊敬,首先要尊重学生!
老师要求学生做文明之人,首先自己的言行做到文明!
老师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采取“让学生害怕”的粗暴行为,不可取!
“三味认为:教师的威信不是以学生的“害怕”而立,更应是因学生“内疚”而成!
网友们有何看法?欢迎点评留言。
谢谢三味邀请。作为一线教师,我觉得一线教师应该做一名“让学生怕的老师”。先来聊聊我从教十几年来的经历,你就懂了。17年前,从师范院校毕业后的,我从一名学生成为一名走向三尺讲台的老师。因为是新教师,所以该如何与孩子们相处,我一头雾水。身为新教师,常常参与一些教育类的培训。在很多培训现场,一些“专家”不止一次提到:“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于是,我把这句话深深烙印在自己的脑海中,并以此作为我与学生相处的标准。
与学生成为“朋友”之后,我与学生无话不谈——既然是“朋友”了,应该就可以和“朋友”知心交心——自己小时候做过的傻事,自己小时候考砸了的经历,自己搞过的恶作剧,这些都和学生们一一“倾诉”。后来,我才发现,自己被专家的那一句话坑惨了: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不怕我,课堂纪律,尤其是中午的纪律极其糟糕,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接下去要说到的这么一件事。
那一次,我们班一名男生只考了42分,他本来成绩还行,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卷子中很多简单的题目都放空白,于是我狠狠批评了他一顿。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家伙拍案而起:“你作为老师,自己小时候都考不好,你有什么资格说我?”……那一刻,我陷入沉思:老师,真的可以成为学生的朋友吗?那些“专家”的话真的正确无误吗?(后来我才明白,说那一句至理名言的“专家”是从来没有上过课、没有当过班主任的一批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到底应该如何把控?
那一次之后,我申请调离那所学校,来到一所新的学校任教。来到新的学校,我和学生保持距离,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来。关于我小时候的事情,我都是透露一些正面的、正能量的、榜样式的典型,至于小时候考砸或者搞什么恶作剧之类不合时宜的信息,我不再向任何学生透露。至此,我发现我在班级管理方面显得更为得心应手了,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对我心存敬畏。
十几年过去了,学生毕业之后,当他们考入理想的中学或者大学之后,他们和我聊天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您当年真的太严肃、太严厉了,我们对您真的是既怕又敬!”
让学生害怕的老师,我觉得并非什么坏事,您觉得呢?
青岛啤酒出现质量问题该找谁买单?
青岛啤酒如果确实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到消费者协会去投诉,也可以找媒体欢迎情况,如果是不可控的因素引起的,那厂家是免责的,如果存在过失等问题,厂家是应该受到处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