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啤酒设备

啤酒发酵工艺论文(啤酒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论文)

啤酒之家 2022-11-10 20:54 编辑:admin 276阅读

1. 啤酒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论文

水啤的酿造工艺是拉格,为了保证产量,大多采用大米、玉米、淀粉等原料,这样啤酒的麦汁浓度和酒精度都比较低。酿造所使用的是巴氏酵母。此外,很多啤酒厂会向啤酒中兑水,水的含量比例非常高,有的甚至超过一半,所以,水啤的酒体就如同水一般清澈透明,这也是工业啤酒的“水啤”之称由来。

市面热销的精酿啤酒酿造工艺大多是艾尔,采用麦芽为原料,加入酿酒酵母,经过麦芽粉碎、煮沸、发酵等工序酿造。部分精酿啤酒中还会加入少许香精、砂糖等,增加口感。此外,很多瓶装的精酿啤酒会继续在瓶中二次发酵,形成云雾状的发酵沉淀物,所以酒体往往浑浊。

2. 啤酒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论文题目

由于传统原因,啤酒发酵温度一般低于啤酒酵母较适成长温度(25~28℃)。上头发酵啤酒的接种温度一般操控在18~20℃,下面发酵啤酒的接种温度一般操控在 8~10℃。

采用低温发酵工艺的主发酵开始温度为5~7℃,一般6.5~7℃。发酵较高温度因菌种差别和麦汁成分差别而差别,一般在 8~10℃。温度偏低,有利于下降发酵副产品的生成量,α-乙酰乳酸的组成量削减,双乙酰、高 级醇、乙醛、H2S和二甲基硫的生成量也削减,啤酒口味清爽,泡沫性能好,合适生产淡色啤酒。

3. 啤酒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论文范文

啤酒学校考试还没结束啊

不是搞啤酒的就不要误导人家了,人家比你专业

按目前国内通行的下面发酵工艺,分两种情况

一罐法:主酵期(前期酵母有氧呼吸增殖,后期无氧呼吸,消耗掉大部分糖,产生酒精和CO2,及大部分风味物质)、双乙酰还原期(温度比主酵稍高,酵母还原主酵期产生的双乙酰至工艺要求)、降温(降温至储酒温度)、储酒(一般0度以下储酒若干天即可过滤),整个周期快的可以做到10-12天

两罐法:主酵、双乙酰还原、倒罐(将发酵液通过板换降温至另一个大罐,降温时间可大大缩短)、储酒

4. 啤酒发酵的参考文献

工业啤酒一般使用的是酵母下发酵的拉格工艺(Lager);而精酿啤酒使用的是酵母上发酵的艾尔工艺(Ale),而在精酿啤酒中,还细分了Stout、IPA、Pilsner等,不同工艺酿制出来的啤酒口感风味不同,但都被归纳于精酿。

3、生产周期不同

工业啤酒一般使用的是酵母下发酵的拉格工艺(Lager);而精酿啤酒使用的是酵母上发酵的艾尔工艺(Ale),而在精酿啤酒中,还细分了Stout、IPA、Pilsner等,不同工艺酿制出来的啤酒口感风味不同,但都被归纳于精酿。工业啤酒采用流水线的方式生产,时间就是金钱,因此生产周期非常短,一般7天就发酵完成,10天就可以出成品;而精酿啤酒不太计较成本,发酵时间一般在26-60天左右,麦芽发酵充分、麦汁浓度更高,风味更加浓郁。

5. 啤酒发酵工艺总结

生产工艺流程:

  充氧冷麦汁→发酵→前发酵→主发酵→后发酵→贮酒→鲜啤酒

  ↑

  菌种

  锥形罐发酵工艺

  (1)锥形罐发酵的组合形式

  锥形罐发酵生产工艺组合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发酵-贮酒式 此种方式,两个罐要求不一样,耐压也不同,对于现代酿造来说,此方式意义不大。

  ②发酵-后处理式 即一个罐进行发酵,另一个罐为后熟处理。对发酵罐而言,将可发酵性成分一次完成,基本不保留可发酵性成分,发酵产生的CO2全部回收并贮存备用,然后转入后处理罐进行后熟处理。其过程为将发酵结束的发酵液经离心分离,去除酵母和冷凝固物,再经薄板换热器冷却到贮酒温度,进行1~2天的低温贮存后开始过滤。

  ③发酵-后调整式 即前一个发酵罐类似一罐法进行发酵、贮酒,完成可发酵性成分的发酵,回收CO2、回收酵母,进行CO2洗涤,经适当的低温贮存后,在后调整罐内对色泽、稳定性、CO2含量等指标进行调整,再经适当稳定后即可开始过滤操作。

  (2)发酵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

  ①发酵周期

  由产品类型、质量要求、酵母性能、接种量、发酵温度、季节等确定,一般12~24天。通常,夏季普通啤酒发酵周期较短,优质啤酒发酵周期较长,淡季发酵周期适当延长。

  ②酵母接种量

  一般根据酵母性能、代数、衰老情况、产品类型等决定。接种量大小由添加酵母后的酵母数确定。发酵开始时:10~20×10个/ml;发酵旺盛时:6~7×10个/ml;排酵母后:6~8×10个/ml;0℃左右贮酒时:1.5~3.5×10个/ml。

  ③发酵最高温度和双乙酰还原温度

  啤酒旺盛发酵时的温度称为发酵最高温度,一般啤酒发酵可分为三种类型:低温发酵、中温发酵和高温发酵。低温发酵:旺盛发酵温度8℃左右;中温发酵:旺盛发酵温度10~12℃;高温发酵:旺盛发酵温度15~18℃。国内一般发酵温度为:9~12℃。双乙酰还原温度是指旺盛发酵结束后啤酒后熟阶段(主要是消除双乙酰)时的温度,一般双乙酰还原温度等于或高于发酵温度,这样既能保证啤酒质量又利于缩短发酵周期。发酵温度提高,发酵周期缩短,但代谢副产物量增加将影响啤酒风味且容易染菌;双乙酰还原温度增加,啤酒后熟时间缩短,但容易染菌又不利于酵母沉淀和啤酒澄清。温度低,发酵周期延长。

  ④罐压

  根据产品类型、麦汁浓度、发酵温度和酵母菌种等的不同确定。一般发酵时最高罐压控制在0.07~0.08MPa。一般最高罐压为发酵最高温度值除以100(单位MPa)。采用带压发酵,可以抑制酵母的增殖,减少由于升温所造成的代谢副产物过多的现象,防止产生过量的高级醇、酯类,同时有利于双乙酰的还原,并可以保证酒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啤酒中CO2含量和罐压、温度的关系为:

  CO2(%,m/m)=0.298+0.04p-0.008t

  其中 p --罐压(压力表读数)(MPa)

  t --啤酒品温(℃)

  ⑤满罐时间

  从第一批麦汁进罐到最后一批麦汁进罐所需时间称为满罐时间。满罐时间长,酵母增殖量大,产生代谢副产物α-乙酰乳酸多,双乙酰峰值高,一般在12~24h,最好在20h以内。

  ⑥发酵度

  可分为低发酵度、中发酵度、高发酵度和超高发酵度。对于淡色啤酒发酵度的划分为:低发酵度啤酒,其真正发酵度48%~56%;中发酵度啤酒,其真正发酵度59%~63%;高发酵度啤酒,其真正发酵度65%以上,超高发酵度啤酒(干啤酒)其真正发酵度在75%以上。目前国内比较流行发酵度较高的淡爽性啤酒。

  锥形发酵罐工艺要求

  ①应有效的控制原料质量和糖化效果,每批次麦汁组成应均匀,如果各批麦汁组成相差太大,将会影响到酵母的繁殖与发酵。如10ºP麦汁成分要求为:浓度%(m/m)10±0.2,色度(EBC单位)5.0~8.0,pH5.4±0.2,α-氨基氮(mg/L)140~180。

  ②大罐的容量应与每次糖化的冷麦汁量以及每天的糖化次数相适应,要求在16h内装满一罐,最多不能超过24h,进罐冷麦汁对热凝固物要尽量去除,如能尽量分离冷凝固物则更好。

  ③冷麦汁的温度控制要考虑每次麦汁进罐的时间间隔和满罐的次数,如果间隔时间长次数多,可以考虑逐批提高麦汁的温度,也可以考虑前一、二批不加酵母,之后的几批将全量酵母按一定比例加入,添加比例由小到大,但应注意避免麦汁染菌。也有采用前几批麦汁添加酵母,最后一批麦汁不加酵母的办法。

  ④冷麦汁溶解氧的控制可以根据酵母添加量和酵母繁殖情况而定,一般要求每批冷麦汁应按要求充氧,混合冷麦汁溶解氧不低于8mg/L。

  ⑤控制发酵温度应保持相对稳定,避免忽高忽低。温度控制以采用自动控制为好。

  ⑥应尽量进行CO2回收,以便于进行CO2洗涤、补充酒中CO2和以CO2背压等。

  ⑦发酵罐最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以便于清洗和杀菌,当使用碳钢制作发酵罐时,应保持涂料层的均匀与牢固,不能出现表面凹凸不平的现象,使用过程中涂料不能脱落。发酵罐要装有高压喷洗装置,喷洗压力应控制在0.39~0.49MPa或更高。

6. 发酵技术在啤酒酿造中的应用

其实啤酒发酵原理是很简单的。是利用酵母在相对的条件下,利用小麦中的可发酵的物质而进行的发酵的过程。其中酵母代谢的产物就是我们所说的啤酒了。在整个规程中一定要注意发酵的封闭性,如果封闭性没做好的,最后可是酿造不出啤酒的哦

7. 啤酒发酵工艺流程论文

酿造啤酒的方法十分简单,大致可以分为制麦、糖化、发酵、罐装。先将麦芽粉碎,加入大米等辅料和温水进行搅拌,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过滤掉杂物,得到澄清的麦汁。

将这些液体放入煮沸的锅中,加入啤酒花,煮沸,等到冷却之后,加入啤酒酵母,酵母在刚开始发酵的时候,会将麦芽糖中的糖分分解为酒精还有碳酸气,经过一周的低温发酵,就成为了嫩啤酒。

啤酒的起源和谷物的起源有一定的关系,人类在使用谷物制作饮料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已知的最古老的酒类文献,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伦人用黏土板雕刻的献祭用啤酒制作法。

在公元前一千三百年左右,埃及的啤酒作为国家管理下的优秀产业,得到了高度的发展,拿破仑的埃及远征军在埃及发现的罗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表明,公元前196年,就已经盛行啤酒宴了。

在十九世纪末期,啤酒进入中国,只是当时的啤酒业发展有些缓慢,分布不是很广,并且产量不大。

下一篇:青稞啤酒代理(西藏青稞啤酒代理)
上一篇:景雪小麦王啤酒怎么样(金雪梅小麦王啤酒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