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啤酒在中国的历史
啤酒生产是采用发芽的谷物作原料,经磨碎,糖化,发酵等工序制得。按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规定,啤酒的定义是:“啤酒是以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气、起泡的低酒精度饮料”。在古代中国,也有类似于啤酒的酒精饮料,古人称之为醴。大约在汉代后,醴被酒曲酿造的黄酒所淘汰。清代末期开始,国外的啤酒生产技术引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啤酒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啤酒生产大国。
醴——中国古代的啤酒
象远古时期的美索不达尼亚(Mesopotamia)和古埃及人一样,我国远古时期的醴也是用谷芽酿造的,即所谓的蘖法酿醴。《黄帝内经》中记载有醪醴,商代的甲骨文中也记载有不同种类的谷芽酿造的醴。《周礼·天官·酒正》中有“醴齐”,醴和啤酒在远古时代应属同一类型的含酒精量非常低的饮料。由于时代的变迁,用谷芽酿造的醴消失了,但口味类似于醴,用酒曲酿造的甜酒却保留下来了。在古代,人们也称之为醴。故人们普遍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啤酒,但是,根据古代的资料,我国很早就掌握了蘖的制造方法,也掌握了自蘖制造饴糖的方法。酒和醴在我国都存在,醴后来被酒所取代。在此我们进行一些考证来说明这个问题
1、中国原始的谷物酒究竟是哪种类型?
首先要弄清楚,在历史上古代外国的啤酒也好,中国的“啤酒”也好,啤酒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不言而喻,啤酒的最基本特征应是用谷物发芽后的谷芽作为基本原料。啤酒中加酒花,人工加酵母菌是后来才有的。
毫无疑问,含淀粉的原料都可能用来酿酒,问题是采用何种方式酿造。不同方式酿造的酒其类型不同。从世界范围来看,谷物酿造酒可分成啤酒和米酒两大类型。啤酒是采用发芽的谷物酿造的,发芽的谷物既是糖化剂,本身又是酿酒原料。而米酒则不同,需从外部加入糖化发酵剂(即酒曲)。远古时期著名的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时期的酿酒,已有证据表明当时的酒是属于啤酒类型。而对于中国远古时期的谷物酒,究竟属于哪一种类型,还并未彻底了解清楚。主要的观点有:
中国最早的谷物酒是醴和酒,这两种饮料酒按不同的方法酿造,醴相当于啤酒,用麦芽酿成,酒是用酒曲酿成。第二种观点是原始的饮料酒是不分的,都是用发霉或发芽的从物酿成的,还有一种观点是酒和醴都是用酒曲酿成的。
(1)曲造酒,蘖造醴
第一种也是较为普遍的看法是:酒和醴历来就是两种不同方法酿造的酒精饮料。
在中国的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出现了酒和醴这两个字。醴和酒是分别叙述,互不相混的。有专家认为这是不同的两种方式酿造的酒精饮料。(温少峰等:《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但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
周朝的著作《书经·说命篇》中有“若作酒醴,尔惟曲蘖”。从文字对应关系来看,可以理解为曲酿酒,蘖作醴。明代的李时珍也持有同样的看法。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说:“古来曲造酒,蘖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遂至失传,则并蘖法亦亡。”西方的啤酒,酒精度一般为4%左右,而我国的黄酒其酒精度可达15-20%。这是黄酒取代原始啤酒的基本原因。
西汉,蘖的生产还未停止,醴仍是酒精类饮料的一部分。《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蘖曲盐豉千合”之记载。汉代因与匈奴发生战事,汉败,还要向匈奴贡奉蘖(见《史记·匈奴列传》)。《汉书》记载:有一个人叫穆生的人,不会饮酒,每逢被邀请参加酒宴时,主人都为他准备醴这种酒度低的饮料,后来穆生受到了冷落,就不再为其设醴了。从这一则记载还可看出,醴是一种酒度很低的酒精饮料,适合于不会饮酒的人。
现代酿酒专家朱宝镛先生提出:我国用谷芽酿造醴酒,和巴比伦人用麦芽做啤酒,差不多同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彼此之间是否有联系却无从考察"(朱宝镛:"酿酒工业的变迁")。对这个即有趣,又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看来还需要时间才能得到充分的证据。酒类品种的变化及酿酒技术的变迁,很可能会从一个侧面反映不同民族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谷物酿酒的起源这一问题的考察应当放在更为宽广的历史和地理的环境中。
此外还有一些观点,如日本的山崎百治先生则认为:曲和蘖向来就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但曲是块状的饼曲,后来发展成为大曲,酒药(小曲)等;蘖则为散曲,后发展为黄衣曲(用于酱油,豉的生产)和女曲(用于清酒生产)。
(2)曲蘖是发芽发霉的谷物
第二种观点是现代方心芳先生提出的,他认为曲蘖是发霉发芽的谷粒,即酒曲。即在远古时代,曲蘖是不分的。后来才分化为谷芽,酒曲和黄衣曲。”这样可理解为,即然曲蘖不分,酒醴在远古应是同一种东西。
(3)醴也是酒曲酿造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醴也是用酒曲酿造的。其酿造时间很短,或汁渣相将的酒醪。醴的基本特点是糖度较高而酒度低,酿造时间短。如《释名》将醴解释为是酿造时间仅一天的,口味很淡的酒东汉成书的《说文解字》也是如此说,郑玄在注释《周礼》中的醴时说醴是一种酒液和酒糟混合在一起的甜酒。根据众多的历史资料加以分析,都并未说明醴就一定是用蘖所酿成的。用酒曲酿造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例如《周礼》中所提到的“五齐”中有“醴齐”,实际上就是用来描述发酵过程第二个阶段的酒醪。又如西汉邹阳在《酒赋》中写到:清澈透明的是酒,混浊的是醴,它们都是谷米为原料用麦曲酿成的,虽然都来自相同的原料,但口味却大不相同。这里更能说明汉代时的醴是用曲酿造而成的。
2、中国远古时期已能生产啤酒的论据
(1)商代的谷芽──蘖和原始的啤酒──醴
首先,在殷商的卜辞中出现了蘖(谷芽)和醴这两个字,而且出现的频率不低。综合卜辞中的有关条文,可以看出蘖和醴的生产过程。这一过程与啤酒生产过程似乎是相同的。首先是蘖的生产,卜辞中有蘖粟,蘖黍,蘖来(麦),等的记载。说明用于发芽的谷物种类是较丰富的。其次是"作醴"。大概是把谷芽浸泡在水中,使其进行糖化,酒化。再接着是过滤,卜辞中还有"新醴"和"旧醴"之分,新醴是刚刚酿成的,旧醴是经过贮藏的(以上资料由《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中的有关资料综合而成)。
(2)古代的谷芽和饴糖生产──原始啤酒生产的旁证
另外我国古代蘖及饴糖的生产都有明确的,详细的记载。而且生产方法极为成熟。虽然蘖法酿醴的方法在古代文献中尚未发现,但这并不等于在远古的时代没有这种实践活动。从大麦到啤酒,要经历发芽,粉碎,糖化,发酵这四个主要阶段,前三个阶段我们的祖先都掌握了,糖化醪发酵成酒应当不是问题。
《齐民要术》中关于制蘖(麦芽)的方法相当成熟,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渍麦阶段,每天换水一次;第二阶段,待麦芽根长出后,即进行发芽,对厚度作了明确的要求,为维持水分,每天还浇以一定量的水;第三阶段,是干燥阶段。抑止过分生长,尤其是不让麦芽缠结成块。这例小麦蘖的制造工艺,与啤酒酿造所用麦芽的制造是完全相同的。
最迟在春秋战国时代,已开始使用饴糖。《礼记·内则》有“枣粟饴蜜以甘之”的记载。到了北魏时,蘖的用途主要是用来作饴糖。作饴糖涉及到麦芽的糖化,这与麦芽蘖酿造醴是相似的。《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小麦麦芽及饴糖的作法,麦芽的制造过程与现代啤酒工业的麦芽制造过程基本相同。还详细叙述了糖化过程。我国古代既然精通麦芽的糖化,至少可说明:在五、六世纪之前,用蘖来酿造醴(啤酒)是完全有可能的。
(3)浸曲法酿酒──用蘖酿醴的遗法
从古代酿酒最先使用渍曲法也可看出我国古代用蘖酿醴的可能性。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古代外国的啤酒酿制过程中,有两道工序,其一是浸麦(促使其发芽),其二是麦芽的浸渍(使其糖化)。在我国古代,即使采用酒曲法酿酒,也有一道工序是浸曲,这种浸曲法比唐宋之后的干曲末直接投入米饭中的方法更为古老。在北魏时极为盛行,即先将酒曲浸泡在水中若干天,然后再加入米饭,再开始发酵。现在就出现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用曲酿酒,浸曲法可能是继承了啤酒麦芽的浸泡的传统作法,即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我国用蘖酿醴可能先是用水浸渍蘖。让其自然发酵。后来发明了酒曲,酒曲也用同样的方法浸泡,原始的酒曲糖化发酵力不强,可能酒曲本身就是发酵原料;后来,由于提高了酒曲的糖化发酵能力,就可加入新鲜的米饭,酿成的酒酒度也就能提高。这样曲法酿酒就淘汰了蘖法酿醴。可以相信,蘖法酿醴这种方式在我国的酿酒业中曾经占据过重要的地位,甚至其历史跨度还超过了目前的酒曲法。
活动:
8 Wired Hoppy Berliner 八怪精酿啤酒 免费送!
2. 啤酒 历史
1925年 – Corona啤酒最初是由墨西哥的德国移民酿造的,它成为美国最畅销的啤酒品牌之一。
3. 啤酒在中国的历史有没有几千年
啤酒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历史上最古老的酒精饮料。啤酒是以小麦芽和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加入啤酒花,液态糊化糖化,然后液态发酵而成。它的酒精含量低,含有二氧化碳,营养丰富。自从啤酒被介绍到世界各地以来,它一直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和追捧。那么你知道世界十大啤酒生产国是哪些国家吗?让我们向您介绍世界十大啤酒生产国。中国排名第一,美国排名第二。让我们看看名单上还有哪些国家。
世界十大啤酒生产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生产国,约有13.5亿消费者,年产量为46.5438亿升。中国在啤酒生产方面的领先地位是因为它起步很早,而——早在公元前7000年就在中国生产了。
4. 啤酒在中国的历史发展
我国古代的原始啤酒可能也有4000至5000年的历史,但是市场消费的啤酒是到十九世纪末随帝国主义洋枪洋炮一起进来的。在中国建立最早的啤酒厂是俄国人在哈尔滨八王子建立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此后五年时间里,俄国、德国、捷克分别在哈尔滨建立另外三家啤酒厂。1903年英国和德国商人在青岛开办英德酿酒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2000吨,这就是现在青岛啤酒厂的前身。1904年在哈尔滨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啤酒厂———东北三省啤酒厂;
5.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
青岛啤酒核心竞争力分析,公司以“大客户+微观运营”的营销模式不断强化市场推广力度和深化市场销售网络,不断提高对终端客户的掌控能力,巩固和提高了在基地市场的优势地位和新兴市场的占有率。公司拥有的“青岛啤酒”品牌是我国首批十大驰名商标之一,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强大的品牌。
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2014 年青岛啤酒的品牌价值已达 950.16亿元人民币(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在国内啤酒行业连续多年遥遥领先。公司其它啤酒品牌“崂山啤酒”、“山水啤酒”、“汉斯啤酒”、“银麦啤酒”,区域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也在连年提高,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市场消费需求。
公司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高度重视产品质量,青岛啤酒产品多次在国内外质量评比中荣获冠军,并在国内外消费者中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近年来通过不断改造完善,使公司的主要生产设备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通过对原料、工艺、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强化管理和控制,保障了食品安全和产品的高品质,也提升了产品的口味一致性。
公司拥有啤酒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内一流的研发平台,高水平的研发团队,以及国内领先的基础研究能力,并形成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保持了公司在国内啤酒市场的技术领先水平。近年来公司推出的“青岛啤酒奥古特”、“青岛啤酒鸿运当头”、“青岛啤酒经典 1903”等一系列新产品,引领了消费潮流,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品牌形象。
6. 啤酒在中国的历史演变过程
在中国古代以谷物为发酵原料的酿造酒是黄酒和醴酒。
黄酒源自中国,有且只有中国才会酿制,是中国的汉族特产酒,酿酒技术独特,在世界酿酒席中占据重要位置。大约在公元7000年前,黄酒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为吉华陶器所盛放,吉华陶器也成为了最古老的酒器。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古人发明了酒曲复式发酵的方法,正是有了这种独树一帜的酿造方法,黄酒开始大量酿制,逐渐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
<<黄帝内经>>中记载有醪醴,是我国远古时期用谷芽酿造的,即所谓的蘖法酿醴。醴和啤酒在远古时代应属同一类型的含酒精量非常低的饮料。由于时代的变迁,用谷芽酿造的醴消失了,但口味类似于醴,用酒曲酿造的甜酒却保留下来了。在古代人们也称之为醴。
7. 中国啤酒历史最久是什么啤酒
啤酒在国际规定上是4个月的保质期,在一般的情况下是瓶装啤酒可以保存半年,而罐装的啤酒相对来说会延迟较长时间,能保存1年左右,最长也不超过两年。在近年了由于冰箱等保存手段的普及,啤酒的保质期能达到1年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但这种啤酒的口感会明显差很多。一般玻璃瓶装的啤酒保质期都是半年以内,
啤酒的运输与储存:
1、搬运啤酒时,应轻拿轻放,不得扔摔,应避免撞击和挤压。
2、啤酒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混装、混贮、混运。
3、啤酒宜在5℃~25℃下运输和贮存;低于或高于此温度范围,采取相应的防冻或防热措施。
4、啤酒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不得露天堆放,严防日晒、雨淋;不得与潮湿地面直接接触。
8. 中国啤酒历史起源
九零年代。芒果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芒果啤酒最早起源于前6000年左右的巴比伦。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之一,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萊垍頭條
9. 啤酒在中国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白酒的历史更久
都有几千年历史,我想知道哪个在前面被发明的白酒的历史记载一般说法是5000多年,但是早期的关于白酒的发明时间和工艺的具体记载很少啤酒则不然,人类使用谷物制造酒类饮料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已知最古老的酒类文献﹐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伦人用黏土板雕刻的献祭用啤酒制作法。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有用大麦﹑小麦﹑蜂蜜制作的16种啤酒
10. 中国啤酒发展史
乌苏啤酒,源自美丽的乌苏。总厂原坐落于新疆天山北坡黄金三角的乌苏市。现迁至乌鲁木齐市。是新疆民众的生活必需饮料。
乌苏啤酒采用的是天山雪水溶化后形成的地下水,使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反渗透膜过滤水质处理技术。选用脱壳的新鲜整米,通过无菌化的纯种发酵、使口感纯正、无异杂味;对溶解氧的控制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啤酒的新鲜感,产品口感新鲜同时具有色泽黄中带绿,酒液清亮透明、泡沫洁白细腻、挂杯恃久、苦味清淡适中、酒花香气冶人、口感纯正、柔和等特点。
11. 中国酿造啤酒的历史至少有多少年
作为中国啤酒的骄傲,青岛啤酒不但历史悠久,经历也颇为坎坷。
1903 年,由来自德国的商人联合投资 40 万马克在青岛成立了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采用德国的酿造技术以及原料,号称使用崂山(位于青岛东部)矿泉水酿造,在中国生产德国风味的啤酒,主要供应一些在中国的德国人和另外一些西方人。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日本侵占青岛。
1916 年,日本人侵占了德国商人的股份,买下英国商人的股份,将公司更名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除了生产原来的青岛啤酒以外,也生产日本大麦酒旗下品牌朝日啤酒。
1945年随着日本的战败,中华民国政府成立行政院收复区全国性事业接收委员会,没收日本在中国之资产,于是工厂由青岛市政府当局派员接管,更名为“青岛啤酒公司”,隶属于行政院山东青岛区产业处理局。
1947 年 6 月 14 日,由中国国民党党营企业“齐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购买,成为“齐鲁企业青岛啤酒厂”。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青岛啤酒被共产党没收,更名为“国营青岛啤酒厂”。
如此算来,青岛啤酒成立以来就有过四个东家,等到九十年代进行股份制改革后,其股权变动就更加复杂频繁了,在许多海内外玩家手里捣腾过。
值得一提的是,不知是否眷念于过去做东家的日子,朝日集团在 2008 年从百威英博手中买入了青岛啤酒 19.99% 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