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明明是一个人办的厂,对外却非要说是和别人合伙开的。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这种人是有大智慧的。不仅仅是为人低调、做人务实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样处理可以回避和解决不少的现实矛盾和问题。
有位老乡,明明跟其他三个人合伙在广东开厂,生意做得不温不火的。当然,也不至于亏损,每年确实还是可以赚一点小钱的。
可是,每每回到乡下,他总是当着乡亲们的面,把自己吹得很神、很牛,公司做的生意也做得很大,而且还是他自己一个人的公司。
这下好了,村里要修路了,村委们自然就想到了他。找到他要他捐个100万,帮助村民们脱贫致富,这么一来,弄得他连着三年不敢回乡下老家,同时村里人再也看不起他。
另外,还有一个老乡也一样,明明五个人一起合伙开了个公司,他非得四处吹牛,说是自己一人开的。
后来,公司经营不善破产,欠下外债500万,弄得十里八乡的人都从此把他当成穷蛋,有任何好事、任何机会都不敢找他,让他叫苦不迭。
所以说,一个人想要干大事、想要干成事,任何时候都是需要智慧的。这从题主的这个问题中,就可以看出智慧端倪来,确实很重要。
表哥在佛山开办服装厂,过年回家的一顿操作,导致公司亏损不说,还落了个里外不是人的骂名,真是得不偿失!
表哥从小脑瓜子聪明,学东西很快,尤其是那些机器操作类,看一遍,上手就会了。但因家境条件有限,高中毕业后不得已跟着村里长辈外出打工了。
他跟着老乡们进服装厂学做服装,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和钻劲,得到老板赏识,不断地升职,做到了管理员。但他不甘于继续为别人打工,抱着“宁愿睡地板,也要做老板”的想法,从厂里离职,用自己多年积攒的钱,开了一家小服装厂。
表哥不仅脑瓜子聪明,还能说会道,口才也很好,且为人仗义,平日里结交了不少的朋友。都知道在外面工作,多个朋友多条路,因人脉广,他的服装厂承接的订单不少,生意不错,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慢慢地,服装厂也扩大了,新增了几条流水线。
随后,他又拓展业务,开了一家小的标签打印店,承接制作各种服装吊牌,标签,洗水唛,然后用自己的名字设计了一个服装品牌,借助网络,开始自产自销。
表哥自从出去打工后,一头扎进了工作里,很少回家。17年底,他开着豪车回家来过春节。村里人都听说他当上老板了,纷纷赶过去他家围观。
七大姑八大姨的,把他家围了个水泄不通。表哥和大家讲述着自己这些年的创业发家史,说到曾经落魄时那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说到动情处,则群情激昂,大家一边附和一边称赞,同时还不忘埋汰下自己家那不争气的孩子。“我儿子就没你厉害,天天在家啃老。”
在这人群中,有一个人很特殊,是表哥的小舅舅。待人散尽后,他跟表哥说:外甥你现在是大老板了,我这做舅舅的也想跟着你享点福,你看看你厂里有没有什么工作适合我的?”
表哥的妈妈使劲在旁边吹耳边风,“是啊,儿子,你给你舅安排个轻松点的活,他现在做工地,日晒雨淋的,还不稳定,风险也大,要是跟着你,你外公外婆也放心。”表哥想着小时候在外婆家住过的经历,加上舅舅又是妈妈的亲弟弟,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行,老舅,那咱俩过完年就一起下佛山去。”
到了厂里后,表哥让舅舅帮忙跑车送货,工资7000,在农村里来说,这算是高的了。送货也分淡旺季,闲的时候舅舅就可以在宿舍休息。
后来,表哥筹划着再增加一条流水线,专门做毛衣,需要投入一笔资金,手头的钱要用来周转,他忙着打电话找一些好友谈合作,舅舅听闻后,跑过去跟表哥说:“我这还有点钱,我入股,算我一份。”表哥心想,自己这生意有了一定的客户源,基本稳定了,那带着舅舅一起发财,挺好。于是,收了舅舅的20万股金,开始着手添置新的流水线投产。
舅舅直接从打工人一跃成为了小股东,除了送货,他也要兼顾这条线的管理,慢慢地,他的心态开始变了,经常以老板的身份在制衣车间里巡视,对着员工一顿说,“你这里没做好,那里需要整改一下。”久而久之,大家都对他有了意见,被批评得久了,对工作也失去了积极性。但大家都知道他是老板的亲舅舅,表面遵从,心里却不敢得罪他,有些人就只好辞职了。
然后,舅舅又打着招工的名义,从村里招了好些工作一直没有着落,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想着培养成自己的班子。而表哥则着手扩大自己的标签店,对于厂子里的事基本上都是暂交给舅舅和几个老的管理员来负责了。
舅舅招去的这批人,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就上岗了,技术不过关,而且对待工作也很散漫,有的一言不合就请假,有的经常迟到早退。舅舅有时候提醒他们要按照厂里的规矩来,他们就调侃舅舅:“你该不会是怕你外甥吧?你现在是二把手,给我请个假的权利都没有啊?”舅舅天生好面子,立马准了。时间一久,大家的上班纪律越发散漫。
舅舅管理的这条生产线,关于工资发放这块,一开始采取的同工同酬,慢慢地,大家就开始嫌弃工资低了,干得多的人总觉得干得少的人占了大便宜,干得少的又觉得别人家的厂里都是多劳多得,那样干起来才有意思,各自心里都有小算盘。
于是,他们又将薪资调整为计时计件发放,也就是多劳多得。为了多挣点钱,请假的人少了,迟到早退的也少了,大家都拼命奋战在一线。可每到发工资的时候,大家心里还是不舒服。总觉得自己累死累活也就这点工资,赚大头的还是老板他们,大家都是一个村里的人,凭什么他们可以得那么多?慢慢地,心里开始不平衡。
而且大家还隔三差五地找表哥借钱,今天家里的谁谁生病住院了,明天谁家孩子上学要交学费,各种名头。表哥仗义,大都会出手相助。但随之出现的现象就是,开口借的数目越来越多,借吧,没那么多钱,不借吧,直接说你小气,这么大老板,那点钱拿不出来?
团队的人管理不严,纪律涣散,人心不齐,则做不好事,尤其是在面临大的风险时,一击即溃。2020年初始,因为全国疫情,表哥的服装厂和标签厂不得不关门歇业,时间一天天过去,复工的日子遥遥无期,可高昂的房租,员工工资,还有一批批未完成的订单,每一天都让他急地焦头烂额。
等到复工时,以前的订单被取消了,市场低迷,长期接不到单子,每天要支出的账目却不小,表哥手头的周转资金链断了,服装厂的人树倒猢狲散。
更让他头疼的是,舅舅在这个节骨眼上吵着要拿回他入股的20万股金,他极力表示自己当初是借给表哥的钱,并不是入股。因为两人之前也没有签订书面合同,表哥只能认栽。而且舅舅也不愿意拿出以前的分红(说是他该得的工资),来助表哥走出泥坑。
为了减少损失,表哥不得不将厂子转让,拿机器换取现金,以期靠着标签店东山再起。最后,表哥迫于他母亲的压力,给了舅舅10万,并写了一份借条,两人表面和气分开,实则内心窝火。没办法,当初是表哥自己把舅舅带到厂里来的,后续的这些风险也是他没有预料到的,既然舅舅不愿风雨同舟,以后就各自安好。
在表哥厂里回来的人到处传言,说表哥的厂子实际上很小,就是一个家庭式作坊,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所谓的流水线,也就是几台机器而已,他的豪车那些也都是DK的。一个疫情一过,就亏得血本无归了。“现在的老板啊,都是挂名的,工资都发不出,叫什么老板?只有真正袋子里有钱的才能叫老板,哈哈哈。“似乎别人过得不好,他们才开心,畸形的现实心理,恨人有,笑人无。
今年十一表哥回家,开着一辆破破旧旧的二手面包车,穿得也很土,一副落魄打工仔的模样,再也不见往日的潇洒和阔绰。大家都赶来看热闹,询问他最近咋样,表哥和乡邻大吐苦水,表示自己的标签店也易主了,他目前虽然是合伙人之一,但是只占得一点点股金,现在就是一个普通打工人,一切从零开始,帮别人打工而已。
听闻表哥落得这个境地,曾经受过他恩惠的一些乡邻都开始对他产生了同情心,大家纷纷把家里的腊肉腊鱼的给表哥送来,让他带回打工的地方吃,“现在物价贵啊,这些菜将就着还能吃段时间。”
而那些曾经借了钱,表哥不开口收账,他们也当没有这回事的乡邻,竟然主动把借的钱还了回来。聚少成多啊,表哥手头的钱又回笼了一些。
而这次十一回来,表哥是特意来参加舅舅家儿子的婚礼的,尽管“手头紧”,他还是给舅舅包了一个大红包。酒席上,舅舅跑来和表哥坐在一桌喝酒,两人闲言碎语当初一起在外面打工的那些琐事。
几杯酒下肚,舅舅已然微醺,他借着酒劲跟表哥道了个歉。“小林啊,老舅对不住你!你今天能不计前嫌来给老舅捧场,老舅敬你!”“没事,舅,做生意都是有风险的,当初生产线是我决定投产的,风险应该由我来担,不能让你跟着我做事,吃了力还亏了钱。”俩舅甥你一言我一语的,把话说开了,矛盾也就化解了。
后面,在表哥南下的当天,舅舅又赶到了他们家,当着表哥的面,把那张10万的借条给撕掉了,“小林,你是个有担当的孩子,舅舅相信你会东山再起的,加油干!当初咱们一起投资,你盈利时,舅舅跟着你没少拿分红,我也不能太自私了,这10万算作我助你东山再起的钱,不用还。我这个人做事没主见,亏你还那么信任我,是我耽误了你,你别怪老舅啊!”
“不,舅舅,这个钱我不能拿。”“这本就是你的钱,怎么不能拿?拿着。”就这样,表哥又拿回了当初舅舅要去的那10万。
而实际上,表哥最近这一年标签店的生意已经呈现了复苏的迹象,而且他借着积累起来的直播经验,在网上卖兄弟工厂的衣服,已经积累了一笔资金,准备重开服装厂了。
表哥也是经历了这起起落落,才意识到,做人一定要谦逊低调,悄然成长,有时候在别人面前哭穷也是稳步前进的明智之举。
所以就题主所问:有些人明明是一个人办的厂,为何要对外人说是和别人合伙开的?
我觉得:这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智慧体现。因为当下的共产主义社会,如果你鹤立鸡群,出类拔萃,就会引起关注和舆论。老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你说是自己一个人开的厂,就会让人认为你好有钱,既然你有钱,你就应该给人借,既然你有钱,你就不该被同情。社会出现了一种畸形的心理:希望你过得好,但不希望你过得比我好。你品,你细品。
虽说举贤不避亲,但是做过生意的人都会渐渐意识到:做生意真的不能讲感情,一切都是建立在规则之上的利益至上。因为一个厂想要做大做强,必须有一套成熟的管理制度。所谓管是制度,理是艺术,如果一味地任人唯亲,这个说不得,那个不能管,凡事没有规矩,那么事业是做不起来的,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低调不炫耀,对外人说自己的店是和别人合伙的,正好可以避免任人唯亲的尴尬局面。在面对各种亲人想要入职自己的工厂时,如果对方确实不太适合,拿“合伙人多,决策权不在自己”来婉拒对方,别人也能理解,不至于得罪了人。
另外也可以避免各种人前来借钱,不能一味地当滥好人。因为,在有些游手好闲的人眼里,你的仗义相助不仅不会被感激,反而会让他觉得理所当然,甚至可能在心里觉得你是个憨憨,钱多人傻。而你的相助只会让他更懒惰,这样的相助毫无意义。当然如果自己确实手头有多余的钱,遇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还是要鼎力相助的。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你还没有实现财富自由之前,一定要懂得低调做人的道理。炫耀是最容易让自己“翻车”的事情,那些真正的大老板都是闷声发大财,财不外露的。
我是@兔小妞的心灵札记,关于题主的说法,您有什么见解和看法,欢迎评论分享和探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