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本田做摩托车起家,现在汽车一样造得很好,兰博基尼开始是一家拖拉机公司,诺基亚最早是林业公司,比亚迪是做电池起家的,现在也生产整车,以后转型做什么,和现在做什么,似乎没有必然关系吧,请关注:容济点火器1、电动汽车,现在国家已经有了政策,可以贴牌生产了,很多互联网企业都纷纷造车了,生产外包就行了,资质也是别人的,所以造车已经非常简单了。
2、从生产角度来看,电瓶车厂,是组装工厂,汽车工厂同样也是组装工厂,两者并没有本质区别,讲白了就是拼凑一下,拧一下螺丝而已。
3、生产两轮电瓶车和生产四轮电动车就有点差异了,电瓶车配件会少点,对管控要求不严格,但是生产数量会大很多,人员会多很多,而四轮电动汽车国家要求非常严格,生产过程要严谨很多,很多时候需要依赖设备来完成。
4、术有专攻,虽然生产电瓶车和四轮电动汽车,理论上都可以互相转型,但是生产人员组装起来有差异,作业流程需要重新学习,设备也不一样,并不是今天说要转型,明天就可以马上生产出来的,需要转型成本和转型时间。
5、供应链也完全不一样,供应链控制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一般的轿车有1万多个配件,电动汽车虽然可能会少点,但是也是非常多的,一时半会,很难找齐这么多厂家,而且需要摸索一个过程的。
6、讲白了,转型就是花钱问题,并没有太多别的,有钱了,你就是做相声的,做房地产的,一样可以开工厂造车,毕竟社会是开发的体系,有钱可以请到专业人士,买到专业设备,建造工厂,采购到配件。只是现在汽车利润也微薄了,新能源汽车被市场接受的不多,进去本身就很大风险,并不是任何人造车都可以赚钱的。
乍一看,这样的问题似乎有点傻,但回顾那张最火的造车新势力车企LOGO图,似乎一切都不是毫无可能性。毕竟,房地产公司都要涉足纯电动汽车领域,一家极富造车经验的电动车厂商怎么就不能转型生产纯电动车呢?那么正如问题,雅迪之类的电瓶车厂是否具有转型的能力?
首先,资金能力。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雅迪到底多有钱?2010年诞生的雅迪比特斯拉晚了7年,但相比起财务报告非常糟糕的特斯拉,雅迪的日子显然松快了许多,就数据显示,2016年度雅迪控股年报净利4.3亿元,2017年度4.05亿元,如此高利润绝对是无数第三阶梯传统燃油车主机厂尚无法做到的。而就在几日前,低速电动车领域翘楚——雷丁汽车以最少12亿人民币正式入主四川野马汽车,这无疑也在给无数企业一个新的方向,即如何以最少的钱一次性解决建厂以及造车资质等难题。
其次,技术难题。纯电动汽车与燃油车最大的不同便是其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要求极为严苛的部分,就目前来看,一台纯电动车最大技术难题纠结于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电动容量、动力电池控制系统以及各总成之间的相互配合。但这些难题随着宁德时代等一众动力电池企业的崛起让造车门槛不断被拉低。
最后,如何盈利。盈利无外乎就是如何卖车与如何售后,再将赚取的资金投入研发,再输出的循环过程。于雅迪之类的电瓶车企业而言,即便纯电动车的受众群体与电瓶车的受众群体绝不是同一级别,但如何去构建营销网络绝非难事。
因此,问题并非是雅迪是否有能力去生产一台纯电动车,而是它是否愿意转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