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人,必须要知道这个基本常识,否则就枉为中国人了。尤其是孩子问你时,答不上来就尴尬了。
“中国”一词的本意是“处于天地中心的国家”,最初是指以河南洛阳为中心的中原一带。
后来随着历朝历代疆域不断扩大,就泛指中华民族建立的国家全境。
当然它并不仅仅是个地理概念,还深入到文化层面。
我们来看看“中国”一词的源流和演变过程。
夏、商时期,政治、文化中心主要在中原一带,因而也就被认为是当时天下的中心。
中原一带也就被称为“中土”、“中州”、“中国”。
洛阳位于中原的腹地,定都此地,四通八达,利于统治天下。
这个说法,众多的古代文献、出土文物都有确证。
例如目前发现的“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是见于出土的约三千年前的一件文物--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
众所周知,古代的青铜器用途广泛,例如炊器、食器、酒器、乐器、工具、度量衡、兵器、工艺装饰等。
“尊”的古字形,像一个人双手捧着酒樽,表示进献。它的本义是一种盛酒的礼器,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重要礼器,表示尊重、尊贵、尊敬。
“何尊”,是西周一位名叫“何”的宗室贵族定制的祭祀用的礼器。它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
这个尊的内底,铸有一段铭文,共12行、122字。其内容是记述了周朝的一些重大事件,是珍贵的史料。
铭文中有“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的文字。
这句话的背景是:
周武王推翻商朝,定国号为周,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同时他有向东扩张疆土的规划,于是在河南嵩山举行祭祀时发表祷辞,意思是计划在洛邑(今洛阳)建东都,即铭文中的“宅兹中国”。
到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时,则落实“东进”规划,命周公东征,营造东都成周(今洛阳),即“宅兹中国”。
周朝传位到周幽王时,被西部的犬戎和申侯杀死。
于是,周王室为了远离犬戎的威胁,第二年,继位的周平王就正式把都城向东迁到洛邑(今洛阳)。
因为洛邑在镐京的东面,因而就称周平王之前的周朝为西周时期,其后称为东周。
这段历史,古代的《尚书》等文献都有记载,“何尊”的出土则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印证。
“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
“中国”一词的本意,当时指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域。其余的就是偏远地区。
这里就引申出了著名的“五服”说法。
据说周朝规定,以王城即国都为中心,按等距离划为正方形或圆形边界,以五百里为一服,由近及远,分别称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
距离王城最远的“要服”、“荒服”,就是古人常说的“蛮荒”、“蛮夷”之地。
随着中原政权的疆域扩大,“中国”一词代表的地理概念也就扩大至黄河中下游地区。
由此,它的周边四方地区就被称为“四夷”,也就是居于天地之偏者。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蛮荒”、“蛮夷”之地。
“四夷”是指边疆少数民族及邻国。
古代朝廷往往设有“四夷馆”,是供边疆少数民族及邻国使者居住的宾馆,同时也供养着一批翻译人员。
例如明代的四夷馆,内部设有八个馆,分别招待蒙古﹑女直(女真)﹑西番(西藏)﹑西天(印度)﹑回回﹑百夷(傣族)﹑高昌(维吾尔)﹑缅甸人士。后来增设八百、暹罗(泰国)二馆。
同时,随着后世中原政权的疆域不断扩大,“中国”一词代表的地理概念也就随之不断扩大,指代国家全境。
这种地理文化概念代代传承,反映了古人不断扩展的“天下观”。
同时,与“中国”一词涵义相近的有“中原”、“华夏”、“中华”、“中夏”、“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
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九州”。例如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记载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
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中原、黄河中下游地区。它与“中国”一词结合,就有了“中华”之说。
虽然各朝代的国号不同,例如周朝、秦朝、汉朝、明朝等。但是对于所统辖之地,在历朝历代被习惯性地统称为“中国”或者“中华”等。
例如东晋桓温的《请还都洛阳疏》中,有“自强胡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
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写的《利玛窦中国札记·第二章》中就明确记载:
“我们通常称呼这个国家为中国(Ciumquo)或中华(Ciumhoa)......”
后来,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直接把“中国”一词列入国名之中,简称中国。
总而言之,“中国”一词及其相关词语,源远流长。
它们历经演变,已经从当初的中原地理概念,演变为泛指我国疆域全境。
而且,它们不仅仅是地理层面的,更深层的是指文化集体认同方面。
正如一首歌里唱的:“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它拥有广阔的疆域,有56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