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合肥的发展前景,肯定会越来越好;科技的进步,人才战略的引进,加上重点项目的建设和开发,合肥未来会打造成为一座具有国际化的科技之城: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在稳步推进阶段,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预计将于2020年基本建成,2030年成为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我国科技长远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合肥高铁南站,合肥轨道交通建设,合肥空港建设等等项目的落地,都预示着合肥的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交通建设的便捷性,加上对周边区域的发展和建设,让合肥的交通变得四通八达;目前,合肥到北京时间缩短在4小时之内,到上海,到武汉,未来到香港,高铁项目的发展,带动了合肥经济的快速发展;
即将在本月召开的世界制造业大会和徽商大会,会让世界看到一个全新的合肥城市面貌;合肥,正在一步一步崛起,发展自己。
看从什么维度来回答了,安徽省内,肯定前景远大,毕竟是省会城市,各方面支持力度很大,人才集中。从国内看,合肥只是一个二线城市,发展潜力一般,但是随着更多人从一线城市碰的头破血流,必然会回到家乡
二、现在合肥的发展怎么样?
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的合肥,从一个名不见经转的江淮小城,发展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一带一路重要的节点城市,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个人认为,安徽省倾全省之力打造合肥,也是无奈之举,放眼整个安徽省,能称的上大城市的仅仅合肥一城而已。号称安徽双核的芜湖市,虽然是安徽省第二大城市,但和合肥相比,相差太大,其他地级市发展更不能和合肥相提并论,所以,合肥代表的是整个安徽省的形象。
合肥现在可以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省会城市之一,2017年经济总量GDP达到了7191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规模达到947万人,全国排名第25位。2018年5月全国城市最新排名,合肥位列全国30个二线城市第四位。
就以上的数据,可见合肥的发展规模和前景是多么的广阔。综合性国家科研中心的成立,全国来说,只有北京上海和合肥获此殊荣,合肥已经占领了科技发展的战略高地。
现在的合肥,经历过了城市空间拓展
展,交通枢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平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全面深化改革等等,敏锐的抢抓了机遇,实现了对其他省会城市的弯道超车。
合肥交通越来越发达,其境内米字型高铁线路网即将形成,再加上高速公路,机场,地铁线路等等,成就了合肥国家交通枢纽新贵殊荣。
未来合肥的发展,将逐步像国际大都市方向迈进!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题主作为参考。
1、地理位置:合肥处于华东地区,江淮之间,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城市建成面积428平方公里,离上海约2.5小时车程,地理位置优越
2,生活水平:合肥生活水平处于中等,月均收入约4k+,房价均价约2w+,在合肥月收入在1w,可以过的比较滋润。
3,科教实力:合肥有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在全省遥遥领先,教育处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优质高中众多。
4,交通设施:合肥已经建成高铁南站,基本通全国主要城市,地铁也在规划建设中,目前通了2条地铁
总之合肥发展前景还可以,欢迎来合肥发展
三、合肥房价大规模暴跌吗?
合肥的房价不会大规模暴跌。但是局部暴涨的房子可能会下调!新站,瑶海还会缓慢上涨。其他地区也会存在微降或者微涨。估计会有三年左右的低迷期,最后稳定在3万左右的合肥均价区间里。
当然也会有高位接盘炒房的资金链断裂低价出售。
但是作为一个新二线省会城市,合肥的政府经济规划向好,人口流入多。长期还是看好的。所以合肥房价均价稳定在3万这个区间是合理的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2021年合肥GDP1.1万亿,排名再上一步,位列全国第19位。合肥将会成为安徽省的单核城市,也会逐渐成长为强二线或者弱一线城市。
合肥对安徽省内的人口和资源有很强大的虹吸效应。
随着人口的不断流入,高新产业的进一步布局完成,未来合肥的发展势头将会进一步增强,合肥的房价仍会稳中有升,整体趋势仍会上涨,只是无法再现2016年的翻番行情。
另外由于二手房市场供应量越来越大,微观层面,合肥楼市将会出现更大的分化。
2022年1月合肥房价地图。
2022年1月合肥全市均价为20325元/平,环比上涨0.07%。
其中主城区,
政务区:39916元/平位列第一;
滨湖新区:31414元/平位列第二;
高新区:29668元/平位列第三;
其次是蜀山、经开、庐阳、包河、瑶海、新站。
四县一市:肥西、肥东、长丰、庐江、巢湖。值得注意的是肥西以16465元/平,超过了主城区的瑶海新站 。
由于统计口径不一,数据能大体真实反应目前合肥楼市格局,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注合肥房博士,更多独家楼市分析与您分享。
四、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你们觉得它的优势在哪里?
提到合肥,它可谓是一座幸运的城市,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它一直都不是安徽的政治中心,当时的安徽有长江五虎安庆,四大米市之称的芜湖,它们的实力比合肥强得多,但令人意外的是,安徽的省会并不是设在安庆,也不是芜湖,而是不起眼的合肥。
合肥居于安徽省的中心地带,地缘战略优势明显,而且在建国后,国内局势还没有完全稳定,合肥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它能够提供一定的战略缓冲空间,因此被定位为安徽的新省会。在1969年,受国内外局势影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搬迁,这所学校意外的迁至合肥,可谓又是合肥的一大幸事。如今的中科大对合肥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如今合肥科技创新实力比较强,而且被定位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科大为它加分不少。
自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安徽开始推行“强省会”战略,大力发展省会合肥,因此过去十多年,合肥经济强势崛起,GDP分别超过了昆明、南昌、石家庄、长春、沈阳、哈尔滨等省会城市。2018年合肥GDP达到7822.9亿元,稳居全省第一,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徽第一大城市。如今的合肥,在长三角的扩容下被定位为长三角副中心,等级与南京和杭州同级,合肥也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而且安徽还在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皖江城市群、合肥都市圈,可以说,未来合肥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合肥的优势在于一个“合”字,因“合”而“肥”,“合”是方法,“肥”是发展目标。合肥一旦离开这个“合”字,便与安徽省的其他地级市一样了。
1.站在合肥,看向全省,合肥处在安徽省的正中,具有中心优势。
安徽省的地形是南北长、东西短。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在东西方向上(横向)处于正中,优势虽然并不十分明显;然而在南北方向上(纵向)的优势,不可多得。
在纵向上,安徽省由长江以南地区(皖南山区)、淮河以北地区(淮北地区)、长江与淮河之间(江淮之间),三个地块共同构成。
如果把安徽省的省会设在淮北地区,那么皖南地区的人,要是到省会办事,就要跨过长江,跨过淮河,行程数百公里方可到达。反之,如果把安徽省的省会设在皖南山区,淮北地区的人到省会办事,其行程也同样感觉遥远。而把省会设在合肥,人们就会感到方便太多了。
正是因为合肥具有正中、中心的优势,合肥作为省会,对于全省各地的行政管理容易多了;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对全省各地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更加便捷了;在文化上,合肥可以兼容沿江江南的徽州文化与沿淮淮北的淮河文化;文化上的兼容,也会带动和促进人们情感上的兼容。
2.站在合肥,看向省外,合肥具有东承、西启、南联、北上的作用。
安徽省属于我国的中部地区,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可以向东、南、西、北4个方向舒展胸怀,收拢各种可用资源。
向东,与上海和江、浙,构建一体化发展体系,承接产业转移。
向西,与武汉、重庆、成都、长沙、南昌,共同构建发展体系,形成产业延伸态势。
向南,随着交通的发展,与闽、粤、赣、湘等地开展各种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经验。
向北,与河南、山东、陕西、山西,进行产业延伸与互补,构建资源合作利用体系。
说到这里,我的眼前便浮现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生机勃勃,展翅腾飞的省会城市——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