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啤酒问答

大家喝的“酒”是怎么酿出来的?

啤酒之家 2022-07-28 06:27 编辑:admin 143阅读

“ 如果世上没有美酒,男人还有什么活头?如果男人不恋美色,女人还有什么盼头?”传言莫言所作的《酒色赋》,道出了“酒”之魅力!酒这个字,真是中国文化里最为博大精深的汉字之一。

那么,“酒”字是怎么来的呢?

一、民间传说传说古代一农夫(一说杜康),家里的粮食被雨淋了,舍不得扔,于是受了神仙的旨意,到村头去等(但不能过酉时)人,只要遇到三个人,就向他们每人要一滴血,取回来加入粮食中就不会浪费了。

农夫照办,果然在酉时之前收集到三滴血,加入粮食中后发生了奇妙的反应,变成了芳香无比饮料,一时不好叫什么,于是就用酉时的“酉”加三点水就有了“酒”字。

据说三人中,一人是教书先生、一人是领兵打仗的将军,第三个是个疯子,结果酒里面就有了这三种血性,后来人们每每喝酒之时,开始就如先生一样礼让,文质彬彬,三杯过后,像将军一样豪气冲天,喝高了以后就像疯子一样胡言乱语、烂醉如泥。

二、酒之起源以上只是传说,我们言归正传。其实酒最早是天然产物,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不经意间发现粮食可以变成酒。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

晋人江统在《酒诰》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说明煮熟了的谷物,丢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可自行发酵成酒。人们受这种自然发酵成酒的启示,逐渐发明了人工酿酒。 

三、酒字来源1、人们用坛子盛酒,于是最早的酒字就是酒坛的象形——“酉”字

酉字,象形兼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像酒坛。酉字下面是西,上面是一。“西”本指“西方”。在我国古文化中,西方与“秋季”搭配。“秋季”意味着“庄稼成熟”。故“西”转义指“谷物成熟”,其字形像酒坛。“一”指“酒坛里的内容物”。

2、由于酉字还表示时间(酉时)和方位(西方),为了不混淆,后来“酉”字加三点水成了“酒”字《汉语字典》中说:酒,会意字,从水,从酉(yǒu)。“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酒的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汉书·食货志》中说“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可见自古美酒就是看作好东西。《说文解字》中也说:“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没有想到,古代一开始就讲“酒德”,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酒品看人品!!

四、酒字文化中国是酒之大国,酒对于各阶层人士来说既爱又恨。一个酒字,几乎可以贯穿整整一部中国历史!有网友写的酒诗非常精彩,不妨一起来欣赏其中一段——

让你

若梦若醒

飘飘欲仙

让天地颠倒

让世界旋转

把人类历史

浇灌得跌宕起伏

将琴棋书画

熏染得色彩斑斓.....

.醉了刘伶

狂了诗仙

张扬了曹孟德

书写了鸿门宴

湿了清明杏花雨

瘦了海棠李易安

景阳冈上

助武松三拳毙虎

浔阳楼头

纵宋江题诗造反

你啊你

成全了多少英雄豪杰

放倒了多少村夫莽汉

歌舞与你相佐

美色与你为伴

催诗情万丈

壮文人斗胆

有人借你发疯

有人借你夺权

有时你只是一个道具

烘托一下谈判桌上的氛围

有时你更像一种暗器

把贪杯的对手麻翻

......

诗里提到刘伶,一般读者不太熟悉,需要交代一下。他是魏晋时期文学家、诗人,“竹林七贤”之一,嗜酒成性,酒风豪迈,被称为“醉侯” 。

《世说新语》中记载说:刘伶喜欢裸饮。有一天,他正赤身裸体坐在家中豪饮,有客人来,就问他怎么衣服都不穿呢?刘先生醉眼迷离,反问客人说:”我以天地为衣服,以房子为内裤,随叫你跑进我裤子里来的......”

更多书法技巧与精彩内容,请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酒是年代中人的发明 是粮食酿造出来的 懵懂年轻时 酒的包装上注明酒里有酒精度数的参杂 所以伤人也误醉人 请包容 浅显的回答

酒是谁发明的?有什么典故吗?

酒的起源

酒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社会生产中最早、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中国酒起源于何时? 关于此,众说纷纭,不同的古籍中有不同的说法。

对于酒的起源,有几种观点:

观点一:在神农氏时代(即 7000 多年前新石器时期),古人在农耕生产中创造了酒。《白虎通·号》曰“: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故神农氏时代人类进入农耕文明。《论衡·感虚》曰:“神农之揉木为耒,教民耕耨,民始食谷,谷始播种,耕田以为土,凿地以为井。”神农氏引领人们进入农耕生活,种植粟、稷类谷物,为酒的酿造提供了物质保证。西汉刘安《淮南子》:“清醠(盎)之美,始于耒耜”。可见,酒的起源,是伴随着农耕生产出现的。

观点二:酒自黄帝始。《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通过黄帝与岐伯关于制酒的对话,指出用五谷造酒。在《黄帝内经》中,五谷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说文解字》:“汤,热水也。液,气液也。醪,汁滓酒也。醴,酒一宿熟也。”醪就是浊酒,醴就是甜酒。醪醴,指甘浊的酒,又泛指酒类,它是通过对稻谷等原料进行加工,而酿制成的酒类。古代用以治病。这也揭示了酒在药膳食疗中的重要价值。

观点三:酒最早始于夏朝仪狄,仪狄作酒。《战国策·魏策》:“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吕氏春秋》亦曰:“仪狄作酒醪,变五味。”

观点四:比较著名的还是杜康或少康造酒说。顾野王《玉篇》云:“酒,杜康所作。”李瀚《蒙术》云:“杜康造酒,仓颉制字。”《辞海》修订本“杜康”条释云:“杜康,即少康。传说中酿酒的发明者。”《说文解字·巾部》:“少康,杜康也。”相传杜康是陕西白水县人,他开创了粮食造酒的方法,因其功劳大,后世常用其名指代酒。因为曹操在《短歌行》中吟唱出“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的名句,所以民间多认为杜康是发明酿酒的始祖。

观点五: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认为仪狄与杜康两人均是发明者,但是两人制作的酒品种不同。《世本》卷一:“帝女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说文解字·酉部》载:“酒,就也;从水从酉……古者仪狄做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说文解字》“巾”部“帚”条云:“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醪,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而成的醪糟儿。秫,是高梁的别称。“秫酒”就是粘高粱酿成的酒。认为仪狄发明黄酒,杜康创造高梁酒。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但是到底是谁发明的酒,有一些传说是杜康发明的,显然这个没有科学依据,就算他对酒的发展有一些贡献,但是发明人绝对不是他,应该是一代又一代古代劳动人民共同研究传承改良的结果。

我国古代酿酒起源的几种传说关于我国古代酿酒的历史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直存在各种争论,因为年代已经久远了,也无从考证到底谁真谁假,关于古代酿酒的起源,大体上分为几种:

新石器神农时代:有一些历史和考古学家认为,我国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离现在7000多年前的新时期时期,那个时候在黄河流域的中游地区已经有人定居,开始了农耕生活,有一本古代的书籍《淮南子》上面就说到,龙根开始之后,因为有了谷物原料也就开始出现了酒。起源于黄帝时期:有一种观点是认为,从黄帝时候就开始了(公元前2717年到公元前2759年),古籍《素问》里面记载,皇帝曾经与歧伯讨论,用稻,麦,黍,稷,菽5种作物酿酒,所以从这个记载来看,黄帝时期已经开始制作酒了。从这个观点上来说,我认为酒的制作历史应该比这一时期还稍微提前一点,因为书中记载已经讨论用什么做酒,说明酒在当时人的生活里面早已经有了。起于仪狄杜康:这种意见其实是最普遍的,也是被广大老百姓所最认可的一种说法,秦汉人在《世本》一书中记载,“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做秫酒”,而《战国策》一书,记载的就更加详细,“昔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从这个说法来看,仪狄显然是夏朝人。关于杜康: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古者,少康作箕帚,秫酒。少康即杜康,卒葬长垣”,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所以很多人认为杜康是最早的酿酒者,很多人都认为它是酿酒行业的鼻祖,甚至把杜康来代指酒。

杜康仪狄皆为传说并不可信虽然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是这两个人最开始酿酒,或者说他们最开始制作白酒,然而他们两个人本身就是没办法确定存不存在的人物,基本上只在传说中有,而且一些记载也比较模糊,没办法说明他的身世来历,酿酒这种说法就更不靠谱了,在古代经史之中基本没有记载,只有《世本》有仪狄这人。而且尽管《说文解字》与及《世本》,有关于杜康、仪狄的记载,我们也并不能证明,古代的白酒就是他们发明的,只能说在做酒这方面,他们是这个行业的专业人才,或者说是最出名的高手,但是在很多传说或者记载当中,在这之前,也就是说有他们两个人的时代,之前已经有酒,所以说她们发明酒并不准确。那么我们看刚才有说“帝女让仪狄作酒而美”,可见帝女在这之前已经喝过不美的酒,但是仪狄做的酒“美”,质量比较好,这就说明在他们之前已经有人做酒了,只不过在品质方面无法和仪狄做的相比,所以我们只能说,如果这些人是存在的,他们是做酒的高手,但酒并不是他们发明的。我国的酒到底源于什么时候呢㈠自然发酵酒

这些史料记载和传说当中,可能也搞混淆了一种东西,那就是蒸馏酒和发酵酒,蒸馏的酒是先发酵再蒸馏,而发酵酒是没有经过蒸馏的步骤,传说中的杜康和仪狄,可能在白酒的制作领域有它的贡献,但是起源肯定不是这里。

其实关于酒的古代书籍,最早关于酒的记录,并不是人类,而是猿猴把野果捡到扇动里面,最后经过腐烂然后自然发酵,发酵之后,就有了酒香味儿,并且关于这一类传说的记载书籍很多,这是自然的发酵的酒,人类然后又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开始掌握了制作酒的工艺和技术。我国最早人工做酒,应该是无意之中发现山洞里面咽喉捡回去的果子发酵变成了酒,然后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发现有糖分的果子之类的能够发酵成酒,最初可能就是采用这种自然发酵的方法,时间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万年到7000年之间。《史记·匈奴列传》书中记载,打仗的时候如果斩了敌人的首领,就会赐酒,这就说明那个时候酒已经不是特别稀缺的物品,不过这些酒可能是当时汉朝送给匈奴的,并不是他们自身发明的,不过他们自己也会用牛或者马的奶酿酒。《隋书·赤土国传》“以甘蔗做酒,杂以紫瓜根…”,所以这也说明自然发酵酒已经被人掌握。㈡人工发酵酒

我们一般说古代的酒,其实大多数都说的是这种经过天然的酒曲或者人工制作的酒曲,然后经过发酵做出来的酒,包括最开始的黄酒和后面的白酒。

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些制作和储存酒的容器,所以说明在最近6000年前,我国就有用谷物制作酒的历史。而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人们也发现了大量的酒器,说明在5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下游地区制作和饮用酒已经是比较普遍的事情,而到了夏朝商朝,酿酒行业也进一步发达了。最开始制作的酒其实是利用一些粮食或者水果之类没变,腐烂之后作为酒曲,然后进行发酵,特别是到了商代,比如商王武丁就曾经对他的大臣说“若作酒醴尔维曲蘖”,其实到了秦朝以后,社会上制作的酒基本上都是用酒曲制作出来的了。我国制作酒曲历史,基本可以肯定至少在商代的中后期已经出现。㈢蒸馏白酒

酒的历史演进过程,从自然发酵,到人工自然发酵,再到用酒曲作酒,最后再过渡到蒸馏白酒。在我国的唐代和宋代之前,饮用的酒都是发酵酒,比如说黄酒,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酿造酒,它就属于发酵酒不经过蒸馏的过程。而白酒,又叫烧酒,到底出现在哪个时期还有争论,但是从某些史料和考古方面来看,应该唐朝就有了。

古代的皇帝,有很多人喜欢找长生不老的仙丹,所以不断的命令人去寻求制作仙丹的方法,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虽然长生不老的药没有制作出来,但是对于提炼技术,却有所提升,比如在唐朝的开元年间,就可以蒸汽水,而在我们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有些少数民族,在隋朝末年,唐朝初年就有蒸馏酒的情况。另外就是在唐朝的一些诗歌当中都有记载,或者是提到烧酒,比如白居易的诗歌曾经说到“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而且在隋朝和唐朝出土的一些酒类用具当中,出现了小杯子,一般低度的发酵酒都是用碗或者其他用品装,小杯子的出现也说明蒸馏的酒已经开始有了。从各种史料记载以及文物考古,还有一些诗歌文学作品来看,白酒的历史应该追溯到隋朝末唐朝初,而我国现在能够找到的最早的酒应该是四川的剑南春,这是中国最古老的酒了,剑南春在唐朝,又叫剑南烧春,比如《唐国史补》一书说“酒则有剑南之烧春”。

下一篇:原浆啤酒的牌子那么多,怎么选择?
上一篇:为什么啤酒批发商有很多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