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啤酒问答

糖尿病人可以少量饮酒吗?

啤酒之家 2022-08-09 13:00 编辑:admin 229阅读

一、糖尿病人可以少量饮酒吗?

(特约回答:全科陈医生)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从酿酒到饮酒,享誉中外。酒精渗透于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以致现在逢年过节、亲友欢聚不“小酌”几杯似乎都是“感情不到位”。可是,这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可能无伤大雅,但对于一个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甚至直接120接走,所以今天就要聊一聊糖尿病人为什么不建议饮酒了。

在最新的糖尿病膳食指南中对糖尿病人提出“戒烟限酒”,从字面上也不难理解,对烟是要非常彻底的“戒”,而对酒却是“限制”,于是有些病人就会钻空子说“指南都没说一定不能喝”,但是指南对限酒的前提是血糖控制良好的病人,而非所有糖尿病人。

对于糖尿病人限制饮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酒精会影响身体的糖代谢,在喝酒的当时血糖迅速上升到一个高值,但是酒在体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像食物一样长时间的维持血糖水平,所以很容易发生低血糖,“老糖友”都知道低血糖比高血糖对身体的影响更快、更致命。②酒精对肝脏功能会造成损伤,从而引起脂代谢紊乱,造成高脂血症,糖尿病人的血脂控制要求原本就比健康人群更严格,但是一杯酒却可能将近几个月的努力付诸东流。③部分糖尿病人长期口服磺脲类药物,即格列美脲、格列奇特等“格列”系列药物,这类药物会与酒精产生药物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④长期饮酒对血管、神经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而糖尿病人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也会对血管及神经造成损伤,两者协同作用下会使得糖尿病并发症来的更早更猛烈。

综上所述,饮酒弊多利少,有时还会造成严重意外,所以在仍和情况下,医生都不建议饮酒,如果实在不可避免,在确保自身血糖控制理想的前提下,小酌一杯,比如一两白酒或者二两干红,切不可放纵豪饮。

感谢邀答,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少量饮酒的,但一些特殊情况的患者例外。比如血糖控制得非常不好,有较严重的并发症、伴有脂肪肝或肝功能损害、高血脂症、痛风患者,应该严禁饮酒。尤其是伴随有痛风的糖尿病患者,喝酒会引起痛风急性发作。

我们之所以说糖尿病患者不宜喝酒,是因为酒精会损害胰腺和肝脏,使得血糖雪上加霜。如果糖友喝酒没控制住,一次性过量饮酒,还可能诱发酒精性酮症酸中毒,并加重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而且,酒精的热量很高,喝的时候稍不留意,就会造成热量超标。

有的糖友就要问了,既然糖友可以少量饮酒,那这个量究竟是多少呢?这里要给大家引出酒精单位的概念,1个酒精单位约90大卡热量,相当于400ml啤酒或150ml红酒或50ml白酒。糖友每次饮酒不宜超过1个酒精单位,而且不宜连续饮酒,每周饮酒不应超过2次。此外,每饮用1个酒精单位,就要减去25克的主食,以防热量超标。

看到这里,有的糖友又要抱怨了,喝个酒还这么多屁规矩,爱喝多少就喝多少呗!是的,身体健康掌握在你自己手里,小糖能做的就是告诉大家喝酒的危害,喝酒的度量,这里只能劝君少饮酒。

码字不易,记得点个赞哟!有问题可在评论区交流,小糖会悉心为您解答哦!

二、喝啤酒能使血糖升高吗?

喝啤酒不一定能使血糖升高,但血糖高的人一定不要喝啤酒。

酒精对于身体的新陈代谢有重要的影响。不喝酒的比起喝酒的高血糖人群,在血糖控制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甚至喝酒会导致身体的血糖状况更加糟糕,从而造成生命危险。

首先,血糖高的人群有很大概率会发展成糖尿病。一旦确诊糖尿病每天就需要大量药物的控制。经常喝酒就会使身体控制血糖的药物降低甚至失去疗效,最怕还会因此产生不明的身体反应。这样无疑会使病情加重。

其次,酒精对肝脏的损害也不少,高血糖人群肝脏解毒功能有所减弱。饮酒后身体内的毒素堆积无法得到排解,对于肝脏的伤害无疑是雪上加霜,从而加大患上肝硬化的风险。

还有,喝啤酒的明显反应就是容易有啤酒肚,导致身体肥胖,产生高血脂的现象。再者,喝酒也很容易导致血压在突然情况下的升高。喜欢喝酒的人,长此以往的高血压和高血脂会加大患上心血管病的可能。

总之,饮酒伤身,血糖高的人群,更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三、糖尿病人喝啤酒是否会导致血糖高,为什么?

感谢邀请。

糖尿病患者喝啤酒的确可能导致血糖升高,日常并不推荐糖尿病患者喝酒,能不喝则不喝,能少喝就少喝。首先啤酒虽然喝起来并没有甜味,甚至还略带苦涩的味道,但这并不代表它不是含糖的,更不代表和血糖无关,啤酒的原料其实就是大麦、玉米、啤酒花儿一类可做主食的材料,它们的碳水化合物本身含量就是很高的。包括其他酒类,如白酒,大部分也是五谷杂粮酿成,其实它们的热量较高,含糖量也不低,如1g酒精的热量甚至高达7.5大卡,和脂肪相比仅仅差1.5大卡,这酒喝多了同样摄入低热量可是不低的。所以,啤酒喝多了同样可引起肥胖,而且更容易引起“内脏型肥胖”、也叫腹型肥胖、向心性肥胖。

另一方面,酒精(乙醇)很可能增加导致低血糖的几率,这对本来血糖就更不容易控制、波动幅度较大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危险因素。乙醇的摄入会抑制体内(特别是肝脏中肝糖原)的糖原分解,糖原的分解可产生葡萄糖,在我们血糖较低的时候能够替补上场,保证血糖平稳,如果在两餐之间饥饿状态下,糖友可能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这时候饮酒,糖原的分解还会受到抑制,血糖无法更好调节,很容易出现低血糖,不仅是糖友,普通人也同样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候我们肚子饥饿时容易喝醉,正是因为糖原存放不足,而且糖原分解受到抑制,无法更好地分解酒精,要想“增加”酒量,喝酒前垫一些碳水丰富的食物是可行之策。此外,酒精还可能影响降糖药的药效,一般来说会增幅降糖药效果,如常用的二甲双胍、格列本脲,可出现血糖下降过快的情况,导致头晕、心慌、冷汗、低血糖的情况发生。

前文也提到了,酒精属于热量较高的饮品,不仅如此,酒精伤肝大家众所周知,而肝脏的健康和我们体内的内脏脂肪息息相关。酒精摄入后95%以上都是肝脏来处理,肝脏负荷较重,而且会消耗自身大部分资源,例如自身合成、运输脂肪的蛋白质载体,如此一来,自身的脂肪可能无法更好地代谢,更容易堆积起来,诱发高血脂或脂肪肝;另外,酒精的中间产物乙醛是有毒物质, 不仅对肝脏有损害,对身体多个脏器也同样有损伤。饮酒更容易诱发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而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则更可能增加诱发糖尿病的几率,糖尿病患者也更因为如此而增加诱发并发症的几率。

炎炎夏日,喝点啤酒是不是很惬意。但如果患了糖尿病,这一切都化作泡影,因为医生都会嘱咐病人,不要喝酒。当亲朋好友,举杯同饮时,糖尿病病人只能举起手里的白开水,略显尴尬。那么糖尿病病人喝啤酒是否会导致血糖升高呢?

让我们了解一下啤酒里除了少量酒精,还都有其他什么成分,是否存在导致血糖升高的成分。啤酒是以小麦芽和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并加啤酒花,经过液态糊化和糖化,再经过液态发酵而酿制成的。其酒精含量较低,含有二氧化碳,富有营养。它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低分子糖、无机盐和各种酶。这些营养成分人体容易吸收利用。啤酒中的低分子糖和氨基酸很易被消化吸收,在体内产生大量热能,因此往往啤酒被人们称为“液体面包”。1L12°的啤酒,可产生3344kJ热量,相当于3~5个鸡蛋或210g面包所产生热量,一个轻体力劳动者,如果一天能饮用1L啤酒,即可获得所需热量的三分之一。

由上可以看出,啤酒里含有低分子糖。我们所食用的任何食物都含有糖,只是多少的问题。这也是糖尿病病人饮食需要注意的地方。其实喝啤酒和糖尿病病人饮食控制是同样道理,不是绝对不能喝,是需要控制量。

啤酒虽然酒量含量低,但如果过量摄入仍会喝醉,这样酒精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特别是糖尿病病人。有研究发现酒精通过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使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可能是酒精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啤酒里含有大量热量,长期过量饮用会导致热量过剩,脂肪、蛋白质提供热量减少,会引起脂肪堆积,导致肥胖,这不但对糖尿病不利,对任何人都没有益处。

服用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时喝酒容易引发低血糖,严重时也可以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对糖尿病病人不推荐喝任何酒,但若必须饮酒,需控制量,不要超出酒精里所含总能量。女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男性不超过25g;

15g酒精相当于350ml啤酒、150ml葡萄酒、45ml蒸馏酒;

每周不超过2次饮酒;

避免空腹饮酒。

总结:研究发现饮酒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酒精性肝病等疾病均存在直接或间接性关联,如果已经明确存在相关疾病,还是能不喝酒就不,毕竟身体是自己的。

下一篇:谁知道美丽汉斯,白金汉斯,金汉斯吗,关于啤酒的
上一篇:为什么大理的房价超过了昆明,大理还要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