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性啤酒酵母,啤酒深发酵度达到凝聚点(一般在深发酵度35%〜45%),啤酒酵母就逐步凝聚沉淀于器底,而且沉淀紧密。温度和压力影响不大。如上所述,可需要VDK还原至某规定值(如< 0 1毫克/升)即可顺利从锥底排放泥状酵母。絮凝性和粉末性啤酒酵母,虽然随着深发酵度(> 35%)提高,悬浮在发酵液中细胞密度也在减少(较慢),但只有当发酵趋于停滞和品温降至较低(如3〜5度 ),酵母才会絮凝在器底。如此时酒液发生对流,沉淀酵母很容易重新漂起来,而且再沉淀十分困难。对于粉末性或絮凝性特别差的酵母,当发酵结束悬 浮在啤酒中酵母细胞密度超过10 X 106(个/毫升) 就需要用离心机分离酵母。用CO2收集酵母后,用酵母泥1〜1.5倍无菌低温酿造水(1〜2 度)覆盖,控制存放温度不超过 2度,每天换一次无菌水。
酵母的使用情况为什么会影响啤酒的主发酵?
酵母连续多次使用对发酵有较大的影 响。连续多次使用的酵母由于缺乏与氧的接触,会使酵母的发酵 能力下降,发酵度降低。另外,酵母缺氧会导致酵母活性下降, 细胞生长的延滞期延长,表现为酵母生长迟缓,发酵不良,并将 严重影响啤酒的口味。因此,酵母使用代数一般都不超过4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