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健力士和教士哪个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指出,男性每天摄入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每天摄入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在此标准之下,才符合健康适量的饮酒标准。
因此按照这个标准我们来计算下啤酒的每日摄入量应该去到多少才算是健康适量的。先来看下各种啤酒的酒精含量。国内的工业淡拉格基本在4%以下,传统工艺麦啤奥古特4.7%;近年国内流行的爱尔兰健力士世涛4.2%;比利时福佳白小麦啤4.9%,白熊白啤4.7%;德国教士啤酒4.9%;当然有一些朋友喜欢喝一些小众化的精酿或是欧洲传统型工艺啤酒,这些酒精含量都超过5%,这就要打个折扣单独计算了。
因此我们可以粗略的以5%作为一个分界标准,大多啤酒酒精度大概率处于这个标准线下,且不包含实际的偏差率,一般都会有0.1%-0.2%的差异,而且往往是走下限低于标识的。以500ml的小支装啤酒为例,摄入量为500ml*5%*0.8(酒精体重比即密度)=20克。因此每日的啤酒适饮量大概在壹瓶多,女性半瓶。这只是一个粗略的估计量,并不一定是实际的酒精摄入量。
其实人体残留的酒精含量即血液酒精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BAC)才是影响人体的关键,不过由于每个人的代谢酒精的速度不一样,酒精进入血液的浓度和带来的变化也不相同。因此因人而异,没有千篇一律的标准。这里就涉及到后面第二个问题,酒量是什么决定的。
酒可以适度喝,但要控制量。
夏季一杯冰镇的啤酒下肚,是很畅爽愉悦的事情。更多的朋友喜欢夏天晚上约上几个一起烧烤、啤酒、小龙虾。觥筹交错中酣畅淋漓确实也增进了人际的交往,酒为情之媒,让人与人之间感情变的放开而又亲近,是最好的感情润滑剂,能带来身心愉悦的心理健康。
有很多人开始不胜酒力,但往往经不住相劝“酒喝喝就练好了。”哪怕是喝的脸红脖子粗,腿脚麻木不利索,也不退却。这种情况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的,其实是很不健康的。虽然可以食用某些食品暂时缓解醉酒的速度或是深度,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长此以往对身体是有害的。
酒量是无法锻炼的,是由人的遗传基因决定的。
对酒精的耐受力跟喝的酒种类有一定关系,每种酒的酒精度及其含有的二氧化碳、各种醇、酯、酚类、维生素、微量矿物质、氨基酸及其它物质等产生的综合化学生物反应不同都会有影响。比如喝起泡酒就会比静态葡萄酒易吸收酒精。啤酒因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因此酒精的吸收速度也会更快。
经常饮酒的人机体是有一定可能性刺激相关转化酶的分泌,会增加一定的酒精耐受,但这种增加是有上限的,是由个人的遗传性基因决定了的,不会有明显提升。
人对酒的耐受力(上脸是一个不良反应的显著症状),主要取决于人身体肝脏内含有的两种脱氢酶的分泌及活性能力。当酒精进入人身体后,大部分被肠胃吸收(其中80%是被小肠)进入血液,并流经大脑,对脑细胞及神经产生麻痹作用,因而产生醉酒,因此空腹饮酒易醉就是这个原理。
这时候需要肝脏内的化学酶进行反应,将酒精排除体内。首先是由乙醇脱氢酶将乙醇分解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没有什么益处,即无法吸收作为能量,也无法直接排出。相反它更容易跟人身体蛋白结合,影响身体各种器官正常功能;同时加速血管的扩张,血流速加快,皮肤也会变红。而脸部的血管丰富,因此看起来更明显。所以当乙醛集聚过多,人的身体各种不适就会很明显。接着乙醛还要再经乙醛脱氢酶分解成乙酸,再进一步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才能最终排出体外。
这种分解过程是较为缓慢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无法提升效率的,就算大量饮水和茶及其它液体,也是无法稀释酒精,因为肝脏有天生的阻断机制,防止其他溶液进入分解场所。正常人体每小时能分解大约8克的酒精,女性还要更弱一些。当然可以适当吃一些水果利用水果中的维生素及果糖来刺激脱氢酶的分泌,会有一点点作用,但综合作用不明显。最好的方式就是等待,比如睡眠,切忌不要泡热水澡。
2. 健力士怎么样
可能是店里没有充满电,或者是它坏了
3. 健力士和教士哪个好用
一:啤酒+ 烈酒
01:波本威士忌+ 淡色艾尔
= 酒鬼炸弹Boilermaker
广泛流行于美国的酒鬼炸弹(Boilermaker,直译竟然是“锅炉工匠”)应该是最著名的此类“鸡尾酒”。他的最大特色是直接将一小杯威士忌扔到啤酒杯中,一饮而尽。号称所有派对玩到最高境界的终极玩法。国外疯狂的年轻人派对中,总少不了最后一轮酒鬼炸弹炸出的酒鬼炮灰。
本次原料:
威士忌:Maker's mark 威士忌;
啤酒:Budejovicky 捷克淡色拉格
我装提示:
单一麦芽威士忌、波本威士忌都可以作为炸弹猛料,而啤酒的话要选择美式拉格、美式淡色艾尔或者美式IPA。投放炸弹毫无技术含量,威士忌杯离啤酒近点投进去就好。
02:波本威士忌+ 小麦啤
觉得酒鬼炸弹太暴力?的确,典型的走肾不走心。还有另外一种温和方法是威士忌+冰块+ 小麦白啤+ 柠檬汁。此款鸡尾酒温和很多,浓郁的果汁鲜味和小麦啤的丁香酚和香蕉味完美支撑起味道框架,淡淡的酸甜中能体会到威士忌的木桶味和酒精味,非常容易下口。
本次原料:
威士忌:Wild Turkey 8 yead;
啤酒:德国教士小麦白啤;辅料:冰块、柠檬
我装提示:
这款酒最好选择波本威士忌和传统小麦啤来搭配,加上冰块和柠檬汁非常解渴。
03:白兰地+ 世涛
世涛(Stout) 是一种起源于英国的黑色啤酒,以烘烤过后黑麦芽的淡淡苦咖啡味和巧克力味为最大特色,牢牢霸占世界顶级啤酒榜单。相较而言,由葡萄酒蒸馏浓缩而来的白兰地更是融合了葡萄酒和橡木桶的精髓,二者的碰撞可谓各有千秋加入少量的白兰地,倒入大量咖啡世涛,其拥有的黑咖啡风味、果香和轻微的烤木桶甜香,辅以微热的酒精感,何不快哉!
本次原料:
威士忌:轩尼诗VSOP;
啤酒:牛啤堂东邪世涛;
辅料:冰块、柠檬
我装提示:
先倒入干邑白兰地,其次是世涛啤酒,苏格兰干世涛和英式世涛皆可。这次我们选的是北京牛啤堂制作的一款香草世涛,目的是能在白兰地的香气中调和进更清新的味道。
04:金酒+ 金色艾尔
西欧荷比卢地区盛产以香料味为特色的酒精饮品,无论是杜松子调味的烈性金酒(Gin), 还是当地修道院最著名的加入橘皮和芫荽籽调味的金色艾尔啤酒。如果你同时喜欢它们,下面给你一个完美的配方:在杯子底部倒上一些金酒,加满冰块,倒入比利时修道院金色艾尔啤酒,上面还可以考虑附上一层生姜艾尔,亦可考虑柠檬点缀。酸酸甜甜中,连大妈都不知不觉喝得“脸红脖子粗”了,难怪当地人叫它“红脖子大妈”(Redneck Mother)。
本次原料:
金酒:伦敦BOMBAY、SAPPHIRE’DRY GIN;
啤酒:比利时修道院AchelBlonde;
辅料:冰块、柠檬
我装提示:
荷兰金酒和伦敦干金酒都是这款酒的不二之选,啤酒一定要选择Trappist 修道院认证的金色艾尔啤酒,两者相加才是最正宗的味道。
05:柏林白啤+ 酸甜果汁
柏林白啤(Berliner Weisse)被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和著名的腓特烈大帝疯狂迷恋,更被拿破仑叫做“来自北方的香槟”。这种低度的柏林小麦啤酒只有大约3 度的酒精,在二次发酵中加入了乳酸菌,使得喝起来酸味略微刺激。但本地人更喜欢将啤酒与树莓汁、覆盆子汁、蔓越莓汁等混合在一起,放入本地极具特色的碗状杯中用吸管啜饮,也是一大经典。盛夏季节,柏林白啤成为当地女士们不可多得的避暑饮品。
本次原料:
啤酒:To Øl Good AdWeisse 柏林白啤;
烈酒:CHARTREUSE 查特绿香甜酒(绿色款);
其他:美国优鲜沛蔓越莓汁(红色款)
辅料:冰块
我装提示:
红色款比较香甜,非常适口;绿色款有较强的茴香味,适合口味较重的人。另外,柏林白啤也可以用水果兰比克来替代。
06:生姜艾尔+ 柠檬汁
暖身的生姜艾尔与新鲜清爽的柠檬勾兑,做成满满的一大杯沙冰。如果你觉得它略微发酸,亦可加入白糖调味,点缀以新鲜的薄荷叶,一杯完美的公牛之眼(Bull's Eye)便出现了。公牛之眼的翻译感觉比较奇怪?事实上它的意思是靶心,盛夏的炎热,怎么可能抵御得住这种来自靶心的美味!
本次原料:
啤酒:艾丁格小麦啤;
其他:屈臣氏干姜味汽汽水;
辅料:柠檬、冰块、糖
我装提示:
生姜艾尔啤酒市面极少,这次我们以屈臣氏干姜汽水来代替,我们觉得一样爽口适饮。
07:小麦白啤+ 红辣椒
想要味觉上最立体丰富的刺激?不妨试试在杯底放足冰块,倒入新鲜比利时小麦啤加柠檬汁,这味觉怎么能够,还要再加入半勺糖,再来小半勺盐提出咸味,最后可别忘了放入一颗切好的鲜红辣椒。这酸甜苦辣咸的超级组合,据说喝过的人纷纷表示:再来一杯!哦对了,他有个非常酷炫的名字:冰与火之歌(Ice&Fire),酒如其名。
本次原料:
啤酒:比利时福佳小麦啤酒;
辅料:辣椒、冰块、糖、盐、柠檬
我装提示:
辣椒一定要够辣才过瘾,再混合柠檬的激爽口感,让这杯鸡尾酒特别适合在狂欢派对中饮用。
二:啤酒+ 啤酒
08:啤酒+ 啤酒
这款酒有着特别好看的分层,其原理是利用两种啤酒比重的不同而形成。这次我们用的是健力士干世涛与一款拉格啤酒的组合。饮用时,你体验到的先是丝滑细腻的世涛口感,继而喝到清爽刺激的拉格风味!
本次原料:
啤酒:苏格兰健力士干世涛GuinnessDraught、雪花脸谱花旦啤酒;
辅料:冰块、柠檬
我装提示:
理论上,根据个人爱好,你可以使用任何两种比重相差较大的啤酒来混合,操作细节是在倒第二杯酒的时候保持倾斜,而且速度要慢,小心防止二者混掺在一起。
09:啤酒+ 苹果酒
这杯酒拥有极为好看的颜色。制作方法为,下部倒入酸甜可口的苹果酒(Cider),上面倒入苦咖啡味浓郁的世涛啤酒,并点缀以薄荷叶。据说,每个人都是抱着杯子拍足了照片,直到这杯鸡尾酒已经热起来才想起来喝!它有个美丽的名字,黑色天鹅绒(Black Velvet)。
本次原料:
啤酒:Voo Doo 美式世涛;
其他:Moa Cider 苹果西达酒;
辅料:冰块、薄荷叶
我装提示:
苹果西达酒还可以用蜂蜜酒(Mead)取代。
三:终极混合鸡尾酒
10:俄罗斯原野
这是来自国内啤博士团队成员自创的鸡尾酒配方,可谓集各种酒、各种风味之成,先看看其原料就知道这款酒的口味之重了——简直就是在向“战斗民族”致敬。首先必须有比利时修道院三料啤酒、绿色的香蕉甜酒(Pisang)、伏特加(Vodka)、姜片、冰块、黄柠檬和薄荷叶用于提味和点缀。首先,杯里放入半杯冰块和适量姜片,随后加入10-20% 高度的伏特加,接着再将啤酒加至90%的高度. 最后,倾斜杯子,沿杯壁缓慢倒入绿色的香蕉甜酒,直至加满。由于该酒密度不同,会顺着杯壁沉入杯底,形成绿色分层,故而叫俄罗斯原野。调好之后,加入薄荷叶和黄柠檬片(轻挤一下汁,再放进去),大功告成。
本次原料:
啤酒:比利时Westmalle Tripel 修道院西麦尔三料;
烈酒:ABSOLUT VODKA 伏特加;
其他:ELCIPU 香蕉甜酒;
辅料:生姜、柠檬、冰块
我装提示:
作为基酒,啤酒的类型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鸡尾酒的整体风味。实际上只要颜色浅而透明的都可以,具体哪一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4. 健力士口感
1、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有效帮助啤酒保质;
2、细小的泡沫能让口感更加细腻顺滑,健力士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但注意这些口感并不来自氮气,而是来自泡沫;一杯标准的健力士里有超过3000000 个包含氮气的气泡。
3、氮气的溶解度极低,标准大气压下二氧化碳基本上可以达到1体积的溶解率(1升水溶解1升二氧化碳),而氮气仅有微不足道的0.024,所以它并不能有效形成气泡;因此也不可能在啤酒中加入100%的氮气,一般的所谓氮气啤酒里也有25-30%的二氧化碳充气;由于不溶解,氮气能有效帮助形成一个相对高压的环境(要比纯二氧化碳高上2-3倍),在打酒时能形成非常多细小的泡沫。
4、还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溶解形成碳酸会加重啤酒的苦味,换句话说在碳酸作用下舌头更容易感知到苦味,而氮气不会有这个现象。因此氮气常用在一些不突出苦味的啤酒里,比如牛奶世涛、巧克力世涛、燕麦世涛、爱尔兰干世涛这种本已经微酸且不突出苦味的啤酒。
事实上,这既因为氮气有以上优点,也因为它有个很大的缺点是不溶解于水。酒头打酒还可以接受,但包装时导致瓶子和铝罐内部压力较大,不方便运输。因此要么是注意严格控制瓶子质量和最大承受压力,有必要把氮气封装在一个小球里,小球的开口对着拉环,在拉开瓶盖的瞬间氮气释放,达到了的效果。
5. 大力士和健身人的区别
可以理解为那些卖力气的主播,比如说那些表演大力士的主播,或者是表演健身力量的一些主播,这一类的主播通常是一个魁梧的大汉,他们的身材肌肉非常多,给人一种非常魁梧的状态,他们的力量也的确很大,就像一个大力士一样,再一个也可以表明卖力气的主播。
6. 教士和喜力哪个好
第一:5大巨头开始提价。提价表现在大家对原有产品整体性的提价,主要发生在2018年的年初这个阶段。
第二:调整产品结构。包括青岛、雪花、百威、燕京,也包括嘉士伯等各个企业都在不断的推出新的高端产品。
百威从全世界拿到中国来了20多个高端品牌。这些高端品牌包括墨西哥的科罗纳、美国的一些经典啤酒品牌鹅岛等,还代理了韩国的兰卖、日本的三宝乐等。
雪花啤酒推出了一系列的高端新品,包过勇闯天涯的升级版,还有黑石系列、马斯利等一系列高端产品。
同时雪花啤酒利用股份置换方式,把喜力中国的业务拿到了自己的报表之内,形成了雪花啤酒+喜力品牌结构。
青岛啤酒也推出了一系列的高端品牌,包括奥古特、1903、白啤、黑啤等一系列的高端产品。
第三:巨头品牌在国内开始进行产能优化。产能优化的集中表现是关闭一些小乱差的工厂。雪花啤酒关闭了20~30家工厂,青岛啤酒也关闭10家左右,之前包括嘉士伯在整合重啤的过程中,已经关掉了十几家的落后产能。这种关闭对行业来说不是利空,而是一种优化产能的利好。
巨头企业在一边关闭工厂的同时,也在新建一些大型的集中式的工厂。一般关停的工厂都在5万吨之下或者10万吨之下,新建的工厂大概都在百万吨级。这种大规模的现代化工厂,更能够体现成本和效率上的优势。
(三)
啤酒行业还有一个重要板块就是进口啤酒。
进口啤酒从2011年的6.7万吨一路增长到2018年达到了80万吨,用了8年的时间增长了15倍以上。
在2011年到2015年左右的时候,进口啤酒里边的主力军是德国啤酒,大概占据了50%。从2015年开始,进口啤酒发生了格局上的变化,德国啤酒统治地位开始下滑,取而代之的是巨头品牌的进口啤酒,巨头品牌的进口啤酒主要体现在像百威旗下的科罗娜,还有百威旗下的福佳、教士等品牌,还有嘉士伯旗下的1664,喜力旗下的喜力啤酒等。
从2018年到2019年看,进口啤酒开始发生10% 左右的下滑。下滑的两个主要原因是:第一巨头品牌开始尝试国产化,包括百威旗下的一些品牌,像嘉士伯旗下的1664都开始了国产化。第二个因素是进口啤酒不像进口红酒,因为进口啤酒有着天然的短板,啤酒的工艺原料,包括设备,它的通用性比较强,进口红酒它受制于原料和产地的因素,所以是进口红酒在中国可以占到统治地位。但是进口啤酒他的原料、工艺、设备的通用性、替代性很强,所以有着天然的瓶颈和天花板。
目前来看进口啤酒的占据行业大概3%的份额,这一点位已经开始成为天花板。
但是进口啤酒有几个特点:
第一全部是高端产品,因为它受制于运输等成本环节的制约,所以他只能做中高端产品。
第二,它只能做一些特色产品。特色产品就是与国内的主流品牌有差异的产品。
正是这两点帮助进口啤酒打开了中国消费市场,也让消费者接触到了不同类型、不同口味,甚至不同颜色、花色的啤酒。进口啤酒教育了消费者,让消费者不再单一的去消费一个口味的产品。再是让消费者认知到啤酒消费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也就培育了两块市场,第1块就是国内啤酒的跟随,包括青岛、雪花、燕京等国内企业开始在产品研发上去靠近进口啤酒。
举个例子讲,在2014年之前,国内品牌很少去做白啤这个品类,但是到今天我们发现所有的巨头品牌都开始推白啤这个产品。
跟进和模仿,也帮助国内的品牌实现了产品的高端化和多元化,也让消费者去感知到啤酒市场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四)
与此同时,也推升了精酿啤酒这个模块。目前来看,精酿啤酒的总规模并不大,总产量的占比大概不超过1%。
但是品牌众多,在精酿啤酒领域里边玩家非常多。国内统计看,目前大概有3000家左右的精酿啤酒企业。
目前,精酿啤酒领域非常活跃。自2010年左右,一帮受国外留学经历,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群回到国内,从“因为喜欢所以热爱”的角度开始,从发烧友的身份开始探索精酿啤酒,到2019年,国内的5大巨头也全部进入了精酿这个行业领域。
精啤在产品研发上推出的IPA,包括皮尔森、果啤、白啤等一系列产品。在精酿品类里边,包括燕京啤酒也已经在广西和福建建立了专门的精酿啤酒生产线,百威啤酒在武汉专门建设了一条国内比较先进的精酿啤酒车间。
关于精酿啤酒定义和标准这两年一直有着争议,现在来看主流的声音还是按照美国BA的标准去定义的,也就是包括从规模、原料,甚至主流啤酒的控股比例等角度做了严格的定义。美国精酿它强调的是独立自主,同时他也强调了小而美的角度。认证机构就是美国的精酿协会--BA。只有加入了这个机构或者是受到机构认证的企业生产的啤酒在美国才叫精酿啤酒。但是在中国还没有这么一个权威机构,或者是由这么大的一个团体去认证,或者去鉴定哪个品牌是精酿啤酒。出现了国内无论大小啤酒企业都在做精酿,也没有人说哪一个产品是精酿哪一个产品不是精酿。
如果区别一下中国和美国的精酿市场的话,美国是协会的认证制,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几年,在没有大的力量介入或者大的团体或者协会介入的背景之下,美国是认证制,中国是认可制。
当然,在这种中国式的认可制背景之下,也会有一些鱼龙混杂。就是说所有的企业,所有的品牌都能够用精酿啤酒通用品牌,因为没有人来说不可以用,这会产生意外的影响。会出现各个企业都在努力去做产品的研发,从消费者的需求角度去应对市场的多元化。
(五)
从现在的信息和数据来看,我感觉未来一两年之内的中国啤酒行业会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从价格战向价值战去转移:过去中国啤酒市场的争夺充满着资本的味道。也就说大家为了争夺份额,一方面进行快速收购,同时也进行着激烈的价格战。行业内,甚至民间也经常说,啤酒贱如水,我觉得这句话是对应过去特定时期的标签,但是未来会发生变化。
目前资本收购的窗口期已经关闭了,没有可以收购的标的了,五大巨头已经占据了83%的份额。大鱼吃小鱼时代已经过去了,既然份额的稳定性已经到了,大家再血琳琳抢份额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不约而同的开始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能,提高盈利能力。
第二中国啤酒短期之内行业格局的变化不会太大:因为5大巨头里边雪花、青啤和燕京是国资,百威和嘉士伯是外资。目前为止这两支队伍之间的格局变化都不会太大,行业格局趋于稳定。
第三未来在向中高端转移的同时,市场一定是高度的碎片化:头部市场的高度碎片化表现在用单一品牌或者单一的品种、品类去统治高端或超高端的时候,已经不太可能了,因为头部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和多变化已经开始,企业很难用一个单一品牌或单一品类去应付。
第四强者更强,尾部更大:所谓的强者更强,巨头品牌的体量、巨头品牌的行业集中度会越来越大,但是会很温和的前进。也会形成大量的小众品牌群,包括像精酿啤酒或者是以进口啤酒形成的大量高端小众品牌群。未来不排除中国市场会有上万家小而美的酒吧似的精酿啤酒企业。
从国家政策的层面,啤酒行业已经解除了行业限制,也已经把行业准入的门槛拉低了。未来不排除从尾部角度诞生更多的小众品牌,这些小众品牌会依托某一个城市甚至某一个或几个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