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贝类海鲜哪些好吃
一、【生蚝炖鸡汤】
【准备食材】:生蚝,鸡肉,沙姜,蒜苗,食盐,胡椒粉,花生油,生粉
做法:
1、生蚝里加入一勺生粉,抓洗掉表面的粘液和脏物质再冲洗一遍。
2、将鸡肉洗干净后,放入冷水锅里,开小火将鸡肉焯水1分钟,再冲洗掉表面的浮沫,沥干水分。
3、沙姜洗去表面红泥,用刀背拍扁,放入碗中。蒜苗洗净,切成小段放入盘中。
4、炒锅里加入一勺花生油,油温热之后,倒入沙姜爆炒5秒左右,倒入鸡肉,1分钟后,炒出香味出锅。
5、鸡肉和沙姜倒入砂锅里,并加入一盆温水,开小火慢煲30分钟。然后加入蒜头煲1分钟后,再倒入生蚝和蒜味,最后加入一小勺食盐和胡椒粉搅拌一下即可。
二、【生蚝蒸蒜蓉粉丝】
【准备食材】生蚝,粉丝,葱,大蒜,小米椒,生粉,盐,香油,酱油
做法
1、生蚝里加一勺生粉冲洗掉表面的粘液和碎壳。
2、粉丝放入盆中,加入一碗温水,泡发20分钟,后捞起备用。
3、其他配料洗干净,大蒜捣碎,葱条切成葱花,小米椒切碎。
4、生蚝壳用刷子刷干净摆盘,底部放入粉丝,再摆上生蚝。
5、蒜末和小米椒加小半勺盐和1小勺香油搅拌,然后放入生蚝上面。
6、炒锅里的水烧开,放入蒸托盘,然后把生蚝放入锅里盖上锅盖大火煮3分钟即可出锅,
7、最后每个生蚝上面倒入一点点酱油,放入葱花,即可端上桌。
三、生蚝炒鸡蛋
【准备食材】:生蚝,鸡蛋,韭菜,胡萝卜,生粉,酱油,蚝油,大蒜,生姜,食盐,花生油
做法:
1、生蚝加入一勺生粉,抓洗干净表面的粘液和脏物质后再冲洗一遍。大蒜和生姜去皮切碎放入碗中备用。
2、碗中打入3个鸡蛋,取2根韭菜洗干净后切碎放入碗中,并加入小半勺食盐和一小勺清水搅拌均匀。
3、烧干炒锅的水分,加入一勺花生油,倒入鸡蛋液,翻炒熟后起锅。
4、接着洗干净炒锅,再次加半勺花生油,油温热后,倒入蒜末和姜末一起小火爆香后,倒入生蚝。
5、1分钟后碗中加入一小勺耗油,小半勺生粉和酱油一起搅拌成浆水,倒入锅里。
6、最后焖煮2分钟后收汁,倒入鸡蛋翻炒1下即可出锅,端上桌前再撒点胡萝卜粒做配色。
四、【生蚝花螺煲】
【准备食材】:生蚝,花螺,粉丝,香菜,豆腐,金针菇,大蒜,小米椒,花生油,食盐,生粉
做法:
1、新鲜的花螺放入凉水中,加入一小勺食盐浸泡半个钟后,再搓洗几遍。
2、生蚝加入一勺生粉,洗去表面的粘液与碎壳。取一把粉丝,剪去捆绳,放入热水中泡软后再捞起备用。
3、炒锅里加入一碗水烧开,加入花螺煮至开口即可出锅,然后把花螺肉取出。
4、接着金针菇切去尾部,撕开冲洗干净,香菜洗净切碎,豆腐也过一遍水放入盘中。大蒜和小米椒放入搅拌机中搅碎放入碗中,并加入一小勺花生油和小半勺食盐搅拌均匀。
5、接着砂锅放入2小碗清水烧沸,依次放入豆腐,粉丝,生蚝,金针菇。
6、中火煮3分钟后,加入花螺肉,香菜和辣椒酱,最后关掉火,翻搅一下即可出锅。
五、【生蚝烫韭菜】
【准备食材】:韭菜,生蚝,大蒜,小米椒,花生油,酱油
做法:
1、生蚝里加入一勺生粉,洗去表面的粘液与碎壳。同时将韭菜冲洗干净,大蒜捣碎成蒜末,小米椒切圈备用。
2、水炒开,加点花生油,生蚝和韭菜各烫1分钟起锅。
3、热锅凉油爆香蒜末和小米椒,后加勺酱油搅拌,最后将酱料浇淋在上面即可。
六、【凉拌生蚝】
【准备食材】:生蚝,生粉,料酒,香菜,大蒜,小米椒,葱,酱油,花生油
做法:
1、生蚝里加勺生粉清洗清洗掉表面的粘液。
2、水炒开,倒点料酒,生蚝焯后1分钟起锅。
3、大蒜捣碎成蒜末,小米椒切圈,葱和香菜切碎备用。
4、热油浇淋配料,后加勺酱油搅拌。
5、最后将酱料浇淋在上面,即可食用.
七、【蒜蓉烤生蚝】
【准备食材】:生蚝,大蒜,韭菜,金针菇,小米椒,食盐,生粉,花生油,酱油
做法:
1、生蚝里加入一勺生粉,浸泡15分钟,然后冲洗干净。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得洗去生蚝表面的碎壳和污泥,这样处理过后,生蚝烤的肉质会变得比较饱满。
2、配菜洗干净后,韭菜切成小段,金针菇掰成细条。大蒜去皮和小米椒一起剁碎,再倒入一勺花生油,几滴酱油和少许食盐腌制一下备用。
3、接着盆底部裹上锡纸,把金针菇,韭菜和生蚝摆好,再倒入搅拌好的蒜蓉酱。
4、最后放入烤箱或者碳里烤3分钟即可。
2. 贝类海鲜哪种好吃
1、花甲
花甲即花蛤,是最常见的一种贝类海鲜,好吃又便宜,大一点的超市都可以轻松买到新鲜的。食用花甲有着十分全面的营养,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钙、磷、碘、维生素、氨基酸和牛磺酸等多种成分。
花甲肉鲜香有嚼头,比普通的猪肉、鸡肉好吃太多,有股海鲜的味道,但又不会腥,只要处理方法得当,也算是一道大菜了。花蛤可以蒸蛋、煮汤,但大多数人喜欢的吃法还是辣炒。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但有宿疾者应慎食,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皮肤病患者要禁食。
2、鲍鱼
鲍鱼被誉为“餐桌黄金,海珍之冠”。鲜品可食部分蛋白质24%、脂肪0.44%;干品含蛋白质40%、糖元33.7%、脂肪0.9%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利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一般鲍鱼的肉质十分软滑,而且色泽光亮,肉质粉嫩肥厚,富有弹性,由于鲍鱼又富含谷氨酸,吃起来鲜味浓郁、肉质细嫩,位列八大“海珍”之一。
3、生蚝
生蚝既是药材又可作为食品的保健疗效品,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5%-56%、脂肪7%-16%、肝糖19%-38%。生蚝肉质细嫩,鲜味突出,带有腥味,味道独特,若是搭配蒜蓉可以碰撞出足以刺激味蕾的感受。
可以氽汤,打卤、烧、软炸,还可制成罐头,亦可加工制成蚝豉或蛎干,蚝油。生蚝的含锌量达到了71.2mg/百克以上,对妇女和幼儿来说是补锌的最佳食品,对男性而言则可以提升性生殖系统的能力。
4、蛏子
蛏子和花甲一样是贝类软体动物,不同之处是蛏子是呈长条形的。蛏子皮薄且肉多,肉味甘咸、性寒,食用后具有着补阴,清热,除烦,解酒毒等功效。
并且对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痢疾具有一定治疗效果。蛏子的最常见的一种吃法是清炒蛏子,成品菜肴白里透黄、白中带绿,不老不生、不咸不甜、肥而不腻,再配上一碟米醋蘸着吃,不论是小酌还是下饭,可谓是极品。
5、象拔蚌
象拔蚌又大又多肉,肉质富含蛋白质,可维持钾钠平衡,此外还具有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益精养血等功效。食用象拔蚌时,不管是中餐还是日本料理,都会将其做成刺身。
象拔蚌的味道在于它的鲜美。口感上鲜嫩、爽脆、滑溜,略微还有些劲道。如果你吃过日料中的北极贝刺身,那么它俩的味道是差不多的。口中多回味几次,还能感受到一种鲜甜味道。或者在吃前加点芥末、酱油,味道就更美味了。
6、扇贝
扇贝可食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与鱼类、虾类相似,是一种集食、药、滋补为一体的重要海鲜食物。常吃扇贝有助于预防心脏病、中风以及老年痴呆症,常见的吃法有扇贝汤、蒜蓉蒸扇贝、炭烧扇贝等。现在各大烧烤店里都少不了蒜蓉蒸扇贝。
白嫩细腻的扇贝肉芯,配上纤细爽滑的粉丝,再浇上热油,将蒜蓉香味发挥到极致。火红的辣椒,翠绿的香菜,金黄的蒜蓉,晶莹剔透的粉丝,奶白色的扇贝肉,这几层绝美的味道徘徊于方寸之间。
7、田螺
田螺的受欢迎程度非常高的,经常被制作成各种菜肴以及小零食。最常见的吃法便是炒田螺。田螺壳薄肉厚,适合与一种叫紫苏的芳香草同炒一镬,会产生一种香中有辣,辣中带甜的味道,且肉质丰腴细腻,味道鲜美,清淡爽口。
炒田螺极其受到南方人、北方人、外国友人的至爱,常常在街头小食档,围着小木桌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炒田螺。炒时,还可放上辣椒、花椒、葱、蒜、豆豉、盐等调味料品,味道更佳。
8、海瓜子
海瓜子,学名寻氏肌蛤,亦称薄壳,是贝类海产品,是一种浅色的小蛤蜊,贝壳小,略呈三角形,壳长17-24mm,壳高约为9-12mm,壳高略大于壳宽6-8mm。活于盐度较高的外湾或岛屿的滩涂中,群聚生活,每年8-9月产卵繁殖。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沿海人野生食用贝类之一。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东西两岸,广泛分布于中国南北沿海的滩涂上,北自辽宁, 南至北部湾。东至福建东南部(厦门、泉州、漳州)、西至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县之间的海域内。
9、文蛤
文蛤是贝类海鲜中的上品,除富含大量人体所需矿物质和维生素外,还具有着很高的食疗药用价值,曾被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记载,并且在唐代时还是皇宫海珍贡品。文蛤肉质色泽饱满,柔软清洁有弹性。最常见的吃法是配以冬瓜熬汤,其汤色清澈,清香鲜甜。也有爆炒文蛤、茶壶海鲜蒸、龙井竹荪汤等几种吃法。
10、青口
青口也多被称为海虹、贻贝。鲜活青口是大众化的海鲜品。常见吃法有蒸、煮两种,也可剥壳后和其他青菜混炒。由于青口产量大,收获后不易保存,通常是煮熟后加工成另一道著名干品--淡菜。
淡菜营养价值很高,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眩晕、高血压、腰痛、吐血等症均有疗效。青口的另一类别翡翠青口,其食用方法更为多样,能够清蒸、白灼、红焖、鲜炸、炒吃和煲汤等,味香诱人,多吃不腻,老少皆宜。
3. 贝类海鲜哪些好吃的
作为海产品家族的一个主要成员,以贝类为原料制作的海鲜美食不胜枚举,如蒜蓉粉丝蒸扇贝、蒜香豆豉蒸扇贝、春节家宴——堆金积玉(芝士蒜蓉焗扇贝)、海鲜意大利面、干贝冬瓜、鱼香鲜贝、蒜苗扇贝炒鸡蛋、干贝扒菜胆、干贝苦瓜汤、清炒鲜贝、珍珠聚宝盆(蛤蜊蒸蛋)、椒香扇贝、皮蛋干贝粥、海鲜粥、海鲜烩饭、香菇鲍鱼、香芹辣酱炒扇贝、干贝浸多彩、瑶柱豆芽、酸菜蛤蜊汤、烤鲜贝、干贝焗菜花、一品鲜贝、串烧扇贝肉、鲜蛤汤扇贝馄饨、萝卜干贝焖饭、椰蓉鲜贝串、扇贝面、西芹鲜贝、辣炒花蛤、酱汁扇贝、干贝虾球、红参瑶柱、蒜香蟹柳日月贝、炸蛎黄、珍珠螺冬瓜汤、辣炒福螺、爆炒田螺、海螺干炖猴头菇、鲍鱼汁炒螺蛳、炭烤生蚝、排骨蛤蛎冬瓜汤、红柿牡蛎汤、海蛎烧豆腐、鸡汤汆海蚌、拌鲍、炝鲜鲍、扒芦笋鲍、清蒸原壳鲍、炒鲜贝原鲍、炖鲜鲍、醉螺、奉化摇蚶、蚝油生菜、油焖贻贝、清蒸干贝和茯苓牡蛎饼等等。
4. 十种受欢迎的贝类海鲜
贝壳类:花甲、牡蛎、贻贝、文蛤、蛏子、带子、生蚝、扇贝、青口、海虹等等螺类:花螺、海螺、田螺、石螺等等
5. 贝类海鲜吃什么
淡水贝壳养着相对容易,用一个鱼缸装上淡水就可以了,如果是蚌类,缸底要铺沙子,因为它们喜欢吧自己埋起来。同时要提供相应的食物,螺类一般以藻类为食,蚌类靠滤食水中的微生物。。。。
贝壳有的吃水草,有的就吃水中的一些微生物。是不吃饲料之类的,不过不同的贝壳在生活习。
6. 哪种贝壳类海鲜好吃
蓝色贝壳常见。
贝壳(bèiké)是生活在水边软体动物的外套膜,由软体动物的一种特殊腺细胞的分泌物所形成的保护身体柔软部分的钙化物。自然界中天然碳酸钙矿物质相比较,贝壳具有独特的多尺度、多级次“砖-泥”组装结构,且因其多级层状结构而具有韧性好、强度高等优良特性。
7. 贝类海鲜哪些好吃一点
中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包括牡蛎、缢蛏、蚶类和蛤仔。
1、牡蛎:牡蛎及其近缘动物的全体,是海产贝壳。在亚热带、热带沿海都适宜蚝的养殖,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鸭绿江,南至海南岛,沿海皆可产蚝。蚝乃软体有壳,依附寄生的动物,咸淡水交界所产尤为肥美。牡蛎是软体动物,有两个贝壳,一个小而平,另一个大而隆起,壳的表面凹凸不平。肉供食用,又能提制蚝油。肉,壳,油都可入药,也叫蚝或海蛎子。
2、缢蛏:缢蛏一般指蛏子,蛏子是帘蛤目竹蛏科瓣鳃纲软体动物的通称,又称蛏子皇、圣子、竹蝗、蜻。贝壳长,近柱状或卵圆形,两壳相等。中国盛产蛏子,南北沿海多有分布。蛏子肉可鲜食,也可加工制成蛏干、蛏油等。中国养殖历史悠久,以福建、浙江产量最大,并有人工养殖。
3、蚶类:为蚶科动物魁蚶、泥蚶 、毛蚶等。毛蚶属海产经济贝类。分布于西太平洋日本、朝鲜、中国沿岸。在中国,北起鸭绿江,南至广西都有分布,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海州湾等浅水区资源尤为丰富。生素B12含量较高的食用贝类。
魁蚶:大型蚶,壳高达 8厘米,长 9厘米,宽 8厘米。壳质坚实且厚,斜卵圆形,极膨胀。左右两壳近相等。背缘直,两侧呈钝角,前端及腹面边缘圆,后端延伸。壳面有放射肋42~48条,以43条者居多。放射肋较扁平,无明显结节或突起。同心生长轮脉在腹缘略呈鳞片状。壳面白色,被棕色绒毛状壳皮,有的肋沟呈黑褐色。壳内面灰白色,其壳缘有毛、边缘具齿。
血蚶学名“泥蚶”。海南人就称它为血蚶,广府人称它为“蛳蚶”,潮汕地区的人们则习惯单称为“蚶”。蚶属于软体动物的“瓣鳃类”。它的介壳形状,作心脏形,两壳质厚而隆起,左右同形,表面有垄沟,如瓦屋棱,约有三四十条,均由壳嘴而散射。
毛蚶:成体壳长4-5厘米,壳面膨胀呈卵圆形,两壳不等,壳顶突出而内卷且偏于前方;壳面放射肋30-44条,肋上显出方形小结节;铰合部平直,有齿约50枚;壳面白色,被有褐色绒毛状表皮。
4、蛤仔:蛤仔,动物界,属帘蛤科,具有药物价值。生活于近河口沿岸和潮间带浅泥沙滩。蛤仔双壳纲真瓣鳃目帘蛤科蛤仔属的统称。中国近海发现有菲律宾蛤仔和杂色蛤仔2种。其生态习性相似,仅外部形态特征和分布区稍有差异。
8. 贝类海鲜哪个好吃
毛蚶和黄蚬子都是很好吃的海鲜,个人的喜好和口味不同。
1、毛蚶是蚶科、毛蚶属贝类。贝壳中等大小,壳长40-50毫米。毛蚶主要栖息于浅海的软泥底或含砂的泥质海底,栖息水域一般是稍有淡水流入的内湾和较平静的浅海,多分布在水深5-7米的海域,水深14米以上的海域分布稀少。
毛蚶主要以圆筛藻、舟形藻等一些硅藻类浮游植物、桡足类附肢、双壳类卵、浮游幼体和有机碎屑等为食,对温度和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适宜生存盐度为21.0-28.8,存活水温为0-32 ℃。毛蚶广泛分布于东亚的中国、日本、朝鲜沿岸,在中国以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海州湾等浅海区资源尤为丰富,辽宁锦州、河北唐山、天津北塘、浙江象山港和山东羊角沟等均是毛蚶的重要产地。
2、黄蚬子学名青柳蛤,产于黄海浅海处,外壳呈黄色,其肉也呈黄色,斧型的贝壳,暗黄色的斑纹。蚬肉中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硒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含有微量的钴对维持人体造血功能和恢复肝功能有较好效果,营养价值颇高。
9. 贝壳类海鲜哪个最好吃
常见的贝类海鲜有田螺、蛤蜊、扇贝、牡蛎、白贝、蛏子、蚬子、鲜贝、河蚌、象拔蚌、瑶柱、淡菜、海瓜子、北极贝等,由于贝类是海中寄生物的主要寄主,由于贝类的特殊结构使其体内的寄生物不容易杀死,烹调时一定要高温煮熟、煮透。
贝类海鲜一般泡在水里会伸出自己的“肉”,用手触碰下会缩回去。如果是紧闭的壳就不要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