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历程
啤酒的发明历史悠久,它贯穿了社会文明的每一个阶段。在美国新近崛起了许多小型啤酒厂,为美国的消费者在口味方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果谈到具体的酿造过程,它简直就是古典音乐主题的变奏。 在史蒂夫·马勒的后院里,他正在按照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配方来酿造啤酒。 啤酒爱好者史蒂·马勒:“酿造啤酒的过程既简单又有趣。我正在做一个试验,估计在几周内就会有结果。” 啤酒的名称几经变化,古波斯人叫它“索马”,古埃及人叫它“哈克”,古希腊人叫它“让索斯”,现在叫“啤酒”。回顾啤酒的历史,自然不能不涉及到与之紧密联系的啤酒历史学家。 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这样一些史学家中的一员,他说:“啤酒的历史和文明起源的历史一样的长远,我们已经有了啤酒和文明相伴相随的学术论断。” 啤酒的起源要追溯到人类从事农业活动之初。 啤酒历史学家迈克尔·杰克逊:“众所周知,人们在土地上播种谷物,但居住在中东地区富饶地带的人们收获谷物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谷物酿成啤酒。” 啤酒的一些配方要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啤酒酿造的过程虽然历经12000年却并没有太大改变。 古苏美尔人记载下了他们烘焙面包,并且把面包屑放到水中制成饮料的方法,这就是人类保存下来的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啤酒配方。古巴比伦人能够制造出20种不同的啤酒,古埃及人把饮用啤酒的图像用来装饰他们的墓室。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就有关于中国啤酒的记载。“啤酒”这个词来源于撒克逊语中的“大麦”一词。 在啤酒发展的历程中有这样几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阶段:在中世纪,啤酒成了僧侣们的专利品,那个时候妇女们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啤酒酿造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啤酒变得可以让人放心地饮用。像加热杀菌法这样新技术的运用,可以保证使用原始细菌发酵的酿造过程不受感染,啤酒花的添加,更给啤酒带来了全新的口感。 经历了时代和文化的变迁,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小作坊式的啤酒酿造仍然被保留下来,并在很多地方继续运用着。
2. 中国啤酒业的发展状况
2020年底我国啤酒生产3411.1万千升,同比下降9.4%。2020年消费量为3826.4万千升。
从消费量来看,人均消费量的减少是影响啤酒行业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2014-2018年啤酒消费量持续下降,近几年消费量虽然有所上升,但均在4000万千升以下,2020年消费量为3826.4万千升,预计2021年我国啤酒消费量可达3856.6万千升。
3. 中国啤酒的发展
菠萝啤酒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广氏菠萝啤,广氏菠萝味啤酒始创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当时,人们在畅饮啤酒时,往往会将一半啤酒兑上一半汽水,形成一种既有啤酒风味,又清甜可口的饮品。
于是,有关技术人员从中受到启发,研制出一种以啤酒为基础的菠萝香型饮料,它以麦芽、大米、砂糖、酒花等为原料,将啤酒醇厚的麦香,与岭南佳果——优质甜心菠萝成熟一刻散发的芬芳完美结合,经蒸煮、糖化、发酵,并以科学方法精制而成。
从而形成了果香浓郁、酸甜适中、营养丰富,口味清新怡神的独特风格,从此,中国第一个果味啤酒品牌诞生。
4. 中国啤酒产业现状及趋势
啤酒超市市场前景还是有点不太理想,针对地域性选择开超市,不然还是很难赚钱。根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截至 2020 年底中国啤酒行业 CR5 已突破至 92%,行业高度集中,外资企业在中国啤酒市场占据了约 30% 的市场份额,百威等外资企业在中国高端啤酒市场地位强势。
5. 啤酒的发展历程
啤酒的原料主要有大麦、啤酒花等。它们里面含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啤酒花苦味物质等在酿造过程中发生细微变化后,并作为复合体存留在啤酒中。这些成分决定着啤酒的香味、醇度和泡沫。也就是说,这些成分能增加啤酒的表面张力和粘度,使啤酒能生出更白、更细的泡沫。 啤酒里一般含有大约0.5%的碳酸气体。这些碳酸气体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并融入啤酒,但是融进啤酒的这些碳酸气的量约是在正常压力下的两倍,也就是说呈超饱和状态。所以,当打开啤酒拴时,里面的啤酒恢复到正常压力状态下,再加上倒酒时,碳酸气受到碰撞而恢复成气体,这样许多气泡浮到啤酒液面上,就形成泡沫。啤酒泡沫之所以呈白色奶油状,是因为这些泡沫还带了啤酒成分形成的表面张力和粘度
6. 啤酒行业的发展
3月29日晚间,青岛啤酒披露2019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79.84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2亿元,同比增长30.23%;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37元。公司拟向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55元。青岛啤酒以人民币1637.72亿元的品牌价值继续保持中国啤酒行业品牌价值第一。
保持啤酒中高端竞争优势 开拓“啤酒+”新业务领域
年报显示,2019年,公司主品牌青岛啤酒共实现销量405.1万千升,同比增长3.49%,其中“奥古特、鸿运当头、经典1903、纯生啤酒”等高端产品共实现销量185.6万千升,同比增长7.08%,保持了在国内啤酒中高端产品市场的竞争优势。
据悉,在继续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啤酒主业的同时,青岛啤酒发挥创新性思维,整合平台资源积极开拓“啤酒+”新业务领域,开发生产了以王子海藻苏打水为代表的海洋健康饮品等新产品,打造与主业互补的多业态共赢共利生态圈,为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多措并举产品结构 调整提升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青岛啤酒发挥覆盖全国主要市场的网络布局优势,以体育营销、音乐营销、体验营销为主线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加快了营销创新和渠道创新,加大数字化营销工作力度,不断完善“网上超市+官方旗舰店+授权分销专营店+微信商城”的立体式电商渠道体系,多渠道满足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和消费体验。在国际市场,公司加强国际品牌传播与推广,通过重点市场推广、赞助体育、音乐、美食文化营销等举措,强化品牌触达,提高品牌活跃度,持续强化青岛啤酒高端品牌识别,树立“中国质造”高端形象,继续扩大青啤海外市场覆盖范围。
对于未来发展,青岛啤酒将继续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继续推进“青岛啤酒主品牌+崂山啤酒第二品牌”的品牌战略,开发特色差异化产品,加快向听装酒和精酿产品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保持公司在国内中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
7.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历程图
答:1.黄河啤酒的历史:1985年,“兰州黄河”的创始人杨纪强先生带领一班人,筹资617万元,在七里河区郑家庄村的黄河岸边建起了一座具有先进生产工艺、年产1万吨的兰州黄河啤酒厂。
2.在随后不到5年的时间里,“黄河啤酒”以其优良的品质迅速占领了兰州乃至整个西北市场,经济效益和企业管理等各项指标均进入全国同行业先进行列。到2007年底,公司拥有总资产9.68亿元,净资产3.37亿元,总股本18576.6万股,年啤酒生产能力45万吨,饮料2万吨,麦芽1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近8亿元,实现利润3000多万元,上缴税金1.3亿元,甘肃省2007年度百强企业名列第39位,是目前西北地区啤酒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3.公司创业23年来,产业涉及啤酒酿造业、麦芽加工业、印刷包装业、高效农业以及投资担保等十几个领域,跨入了甘肃省大型骨干企业和工业六十强企业行列,并成功的在国内A股上市:经过23年的努力,我们还打造出了甘肃省民用消费产品领域有史以来的第一件中国驰名商标,培育出了享誉全国的民族品牌一一黄河啤酒,进而又成功实现了和国际四大啤酒品牌之一的嘉士伯啤酒公司的战略联盟,使兰州黄河跨入了国际化公司的发展轨道。
8. 啤酒的历史与发展及现状
1、 什么是纯生啤酒,它与普通啤酒的区别是什么? 纯生啤酒是指不经过高温杀菌而保质期同样能达到熟啤酒的标准的啤酒,它与普通啤酒的区别是风味稳定性好(随着储存期的延长,风味变化不大)口感好,营养丰富,可以说纯生啤酒好比新鲜水果,熟啤酒只能是水果罐头。
2、 纯生啤酒的历史? 纯生啤酒起源于90年代中期,我国最早的纯生啤酒是珠江啤酒厂生产的,98年投放市场。
3、 纯生啤酒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我国年生产啤酒近2200万吨,而目前纯生啤酒产量还不足50万吨,在日本纯生啤酒产量占啤酒总产量的95%,德国占50%,而我国还不到3%,但是,纯生啤酒已代表中国啤酒市场的发展方向,是啤酒业的一次革命,它符合消费潮流,前景广阔。
4、 纯生啤酒是20年代末在我国兴起的,纯生啤酒的酿造是啤酒界的一次革命,从原料、工艺、设备、均与传统酿造啤酒有着巨大的区别,突出的特点就是无菌酿造、设备价值昂贵、生产成本加大,仅检测费用比普通啤酒高20倍,可以说纯生啤酒是高科技产品,因此它的价格较高。
9.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历程简述
准确的说国外啤酒进入中国市场是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的。据记载中国古代就开始酿制"啤酒"了。
"传入"中国的用词并不恰当。
1、在中国建立最早的啤酒厂是俄国人在哈尔滨八王子建立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此后五年时间里,俄国、德国、捷克分别在哈尔滨建立另外三家啤酒厂。
1903年英国和德国商人在青岛开办英德酿酒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2000吨,这就是现在青岛啤酒厂的前身。1904年在哈尔滨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啤酒厂东北三省啤酒厂;1914年哈尔滨又建起了五洲啤酒汽水厂;同年北京建立了双合盛啤酒厂;1935年广州出现了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的前身)。1958年我国在天津、杭州、武汉、重庆、西安、兰州、昆明等大城市投资新建了一批规模在2000吨左右的啤酒厂,成为我国啤酒业发展的一批骨干企业。到1979年,全国啤酒厂总数达到90多家,啤酒产量达37.3万吨,比建国前增长了50多倍。然而,我们啤酒业真正的大发展发生在1979年后十年,我国的啤酒工业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持续增长。
80年代,我国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遍及神州大地。到1988年我国大陆啤酒厂家发展到813个,总产量达656.4万吨,仅次于美国、德国,名列第三,(到1993年跃居第二)。短短十年,我国啤酒厂家增长9倍,产量增长17.6倍,从而我国成了名副其实的啤酒大国。
2、河南贾湖村遗址发现的9000年前酒精饮料却与现代啤酒成分有些差异,据记载,19世纪末啤酒开始传入中国,那时人们还将它称为“皮酒”,过了几年才有人制造出“啤”这个形声词。美国波士顿大学考古学系教授朱莉·汉森表示,中国考古遗址证实中国酿酒史可追溯至9000年前,这是令人激动不已的事情。但依据当时石器时代的生产条件,这种酒精饮料的酿造技术不完善,或许这种早期酿酒方法可能得益于一个偶然发现,有可能石器时代的人类将采摘的葡萄、山楂等水果放入陶器内进行储存,存放长时间后水果即发酵产生酒精,加上水果的香味,让人们意识到这种方法可制造出美味饮料。但是,酿酒史跨越数千年历史,究竟中国最古老的酿酒文化是否始于9000多年前,以及最早的酿酒文化的起源,仍有待于科学家进一步商榷研究。
3、在古代中国,也有类似于啤酒的酒精饮料,古人称之为醴。大约在汉代后,醴被酒曲酿造的黄酒所淘汰。我国远古时期的醴也是用谷芽酿造的,即所谓的蘖法酿醴。
《黄帝内经》中记载有醪醴,商代的甲骨文中也记载有不同种类的谷芽酿造的醴《周礼·天官·酒正》中有"醴齐",醴和啤酒在远古时代应属同一类型的含酒精量非常低的饮料。由于时代的变迁,用谷芽酿造的醴消失了,但口味类似于醴,用酒曲酿造的甜酒却保留下来了。在古代,人们也称之为醴。故人们普遍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啤酒,但是,根据古代的资料,我国很早就掌握了蘖的制造方法,也掌握了自蘖制造饴糖的方法。酒和醴在我国都存在,醴后来被酒所取代。
古代外国的啤酒酿制过程中,有两道工序,其一是浸麦(促使其发芽),其二是麦芽的浸渍(使其糖化)。
4、在我国古代,即使采用酒曲法酿酒,也有一道工序是浸曲,这种浸曲法比唐宋之后的干曲末直接投入米饭中的方法更为古老。在北魏时极为盛行,即先将酒曲浸泡在水中若干天,然后再加入米饭,再开始发酵。
现在就出现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用曲酿酒,浸曲法可能是继承了啤酒麦芽的浸泡的传统作法,即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我国用蘖酿醴可能先是用水浸渍蘖。让其自然发酵。后来发明了酒曲,酒曲也用同样的方法浸泡,原始的酒曲糖化发酵力不强,可能酒曲本身就是发酵原料;后来,由于提高了酒曲的糖化发酵能力,就可加入新鲜的米饭,酿成的酒酒度也就能提高。这样曲法酿酒就淘汰了蘖法酿醴。可以相信,蘖法酿醴这种方式在我国的酿酒业中曾经占据过重要的地位,甚至其历史跨度还超过了目前的酒曲法。
5、按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规定,啤酒的定义是:“啤酒是以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 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气、起泡的低酒精度饮料”。
10.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历程表
一瓶啤酒大概为600ml,啤酒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大致相当为1000g/l,也就是一瓶啤酒大概为600g,而一斤为500g,所以一瓶啤酒大概为1.2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