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冬季时令海鲜
这个好像不分冬天夏天,海鲜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很贵,尤其是想深海海产品和比较难以采摘的海参海胆等,深海不好捕获打捞的鱼类,还有就是肉质肥美的海鲜,个头大,生长了比较足够时间的海鲜相对普通养殖海鲜贵很多,沿海可以捕捞海鲜的地方可能会便宜点,冬季海鲜还是挺贵的。
2. 秋冬季海鲜
十一月好吃的海鲜有大虎虾、大闸蟹、文蛤、扇贝等。
1、大虎虾
即可斑节对虾,俗称鬼虾、草虾、花虾、竹节虾、斑节虾、牛形对虾。在我国沿海每年有2~4月份和8~11月份两个产卵期,处于产卵期的大虎虾最肥美。出名个头巨大,肉质结实、细嫩,口感爽弹,味道鲜甜,有淡淡的海水咸味。煮熟后体色透红鲜艳,逗人喜欢,被人视作为长寿的吉兆,所以人们逢生日或喜庆佳节,斑节对虾必是宴席上的佳肴。
扒大虎虾,就在极高温的铁扒炉,用最短的时间扒熟大虾,加上在牛油的奶香和蒜茸的浓香衬托,一口吃下,虾肉的香味在口舌间久久不散去。肉味鲜甜的龙虾肉配上清香的芒果,加上奶香味十足的沙律酱,绝对是上佳的搭配。
2、大闸蟹
阳澄湖特产,青背、白肚、黄毛金爪,体大肥美、营养丰富。每年从农历7、8月份开始上市,一直到年底也是吃大闸蟹的好季节。蟹有四味之说。蟹黄,状如金液,鲜美可口,营养丰富;蟹身肉,洁白晶莹,胜似白雪,肉质细腻;大腿肉,形如金镶玉,肉细纤长,味同干贝;小腿肉,美如银鱼,肉嫩而鲜,回味无穷。
大闸蟹也分类成雄蟹雌蟹。烧熟的雄蟹膏成白玉状,雌蟹的黄成蛋黄状。清蒸是最美味的吃法,再配上用醋、姜等。爱喝酒的朋友最好用温黄酒代替啤酒,吃螃蟹前后最好不要喝茶。
3、文蛤
俗称车螺,花蛤,黄蛤,海蛤,贵妃蚌其肉嫩味鲜,营养丰富,为蛤类上品,素有“天下第一鲜”之称,还有很高的食疗药用价值。其软体部分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组氨酸和精氨酸含量较高。在秋季适当吃些贝壳类蛤蜊食品,有滋阴润燥,利尿消水肿等功效哦。
花蛤可煮、可炒,凉拌、做馅味道也佳,除鲜食外,可制罐头、蛤干等。需要注意的是,买回家的花蛤需要用盐水浸泡让其张口吐沙,浸泡时间最好一小时以上。
4、扇贝
秋季的餐桌,在海鲜当中,扇贝是极受欢迎的食材。扇贝又名海扇,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它的闭壳肌干制后即是“干贝”,被列入八珍之一,它的肉质鲜美,滋补力强,壳还能作为美丽的装饰品被收藏。
扇贝以蒸、煮为佳,食肆里常有“粉丝蒜茸蒸扇贝”和“金银蒜蒸扇贝”等菜肴,也有以酱汁烧焗的做法。其实,烹制扇贝着重火候,过火则会失真,当然鲜活更重要。
3. 冬天时令海鲜
吃海鲜讲究应季
应季海鲜不仅味道鲜美
同时对身体是最营养的
那么不同季节的应季海鲜有哪些呢?
鱼
9月开海之后,餐桌上一定少不了鲅鱼,鲅鱼食用颇有创意,如鲅鱼丸子、鲅鱼烩饼子、红烧鲅鱼等。鲅鱼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螃蟹
俗话说:“秋风响,蟹脚痒”,秋天是河蟹膏满黄多的时节。中秋时节,蟹体内开始积聚脂肪(生膏)准备过冬。这时捕获肉肥膏满黄。
笔管鱼是一种体型纤长的墨斗鱼,是我国渤海、黄海地区特有的一种
对虾
对虾在的餐桌上是一个标志性的存在,如果宴席上没有出虾,那就是不够档次。
第三,剥了前三节虾壳之后,有两只手指捏住虾尾的位置,用力压下去,整个虾头虾仁就会和虾壳分离;
第四,把虾的头掰掉,就可以吃虾肉了。
冬季(12-2月)
海蛎子
入冬到清明节前,是海蛎子最肥美的季节。海蛎子被誉为“海中牛奶”,含80%-95%的碳酸钙、磷酸钙及镁、铝、硅和氧化铁等成份, 有平肝潜阳、滋阴安神、化痰固精止带等功效。
刀鱼
刀鱼又称带鱼,在冬天的时候,它的肉是最肥、最美的。据专家介绍,冬季是捕捞带鱼的最好的季节,而且这个时候的带鱼为了越冬做好了成分的准备,体内积蓄了脂肪,所以肉厚油润
是啊,像虾蟹类、鱼类、贝类还有海参等海鲜都是水凉才肥的,因此说从中秋以后到开春季节,气温低,海水也凉,大多数海鲜肉肥且味道鲜美,但是相对而言,冬天捕捞量相对少些,价格也相对贵些。
4. 冬季海鲜的季节
十一月份时令海鲜
1、小黄鱼:农历十二月的小黄鱼,肉质肥美,鲜嫩无比,入口即化。黄鱼肉嫩味鲜少骨,自古有“琐碎金鳞软玉膏”之誉。黄花鱼有“大黄鱼”和“小黄鱼”两种,大黄鱼肉肥厚但略嫌粗老,小黄鱼肉嫩味鲜但刺稍多。小黄鱼除了其它鱼都含有的营养以外,小黄鱼还含有微量元素硒,是其它鱼种没有的。
2、紫蟹:紫蟹此物虽小,但腹部洁白无泥,滋味鲜美。因其蟹黄异常丰厚,透过薄薄的蟹盖,呈现出一层紫色,故名。明、清时曾为贡品。紫蟹都产在寒风凛冽的冬季,因此,常常用于什锦火锅。此菜是我国北方传统风味菜肴之一,吃法类似“涮羊肉”,边涮边吃。但其用料、美味,胜过涮羊肉。
3、大黄鱼:大黄鱼在广东沿海的盛产期为10月、福建为12~3月、江苏、浙江为5月。中医认为,黄鱼有养胃止血、补肾补虚、健脾开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
4、鲫鱼: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冬鲫夏鲤”,意思是说“冬季最宜吃鲫鱼,夏季最宜吃鲤鱼”。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冬天冷气袭人,应选择一些温热性的鱼类。鲫鱼性平味甘,入胃、大肠经,具有和中补虚、温胃进食之功效。
5、海蛎子:11月一直到来年一月份,天气比较冷的时候是吃海蛎子最好的时节。牡蛎又名生蚝,也叫海蛎子。鲜牡蛎肉青白色,质地柔软细嫩。它里面所含有的锌,钙及蛋白质是从要生宝宝的孕妇到成长期的孩童,再到中老年人是我们所有人身体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原素。
6、带鱼:冬季是带鱼的捕捞旺季,这个时候的带鱼为越冬做准备,体内积蓄了脂肪,所以肉厚油润,味道特别好。带鱼有一定的脂肪含量,但不高,对于脑部发育,提高智力有很好的帮助。
7、鳗鱼:农历一月推荐鳗鱼,因为这个时候的鳗鱼价格最便宜。鳗鱼中含有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而且80克的鳗鱼中就含有一餐中所必需的维生素A的6倍之多。鳗鱼的皮、肉都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养颜美容、延缓衰老,故被称之为“可吃的化妆品”。
8、鲈鱼:鲈鱼在冬天是非常的肥腴可人的,不但肉白如雪、鱼肉细腻,而且鱼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也是最为丰富的,所以冬天是最好品鲈鱼的季节。鲈鱼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5. 冬季时令海鲜鱼
4种适合冬季吃的海鲜
1、冬蟹
寒冷的冬季,很多海鲜已经不好吃了。甚至很多的鱼,虾,都进入了生长期。但是冬蟹却是有别于其它,这时候的冬蟹还是很肥美的。膏非常的厚,甜。
2、带鱼
带鱼在冬天的时候,它的肉是最肥、最美的。据专家介绍,冬季是捕捞带鱼的最好的季节,而且这个时候的带鱼为了越冬做好了成分的准备,体内积蓄了脂肪,所以肉厚油润,味道特别的好。带鱼是餐桌上经常吃的,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带鱼的营养价值丰富,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喜爱之一,小孩子经常吃鱼肉还有健脑的作用。
3、文蛤
俗称车螺,花蛤,黄蛤,海蛤。文蛤主要产于沿海一带,其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疗药用价值。
4、扇贝
随着天气变冷,出海捕鱼的渔民越来越少,市场上鲜活海鱼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少了许多。
6. 秋季时令海鲜有哪些
到底什么季节才能吃到最为肥美的海鲜呢,其实各种海鲜最肥美的时间是不同的,今天就介绍24种常见海鲜的最佳食用季节吧。
一、春季里最肥美的海鲜(阳历3到5月份)
1、河豚:春季的河豚肉质最为肥美,尤其是桃花绽放时的河豚最好吃,打算拼死吃河豚的朋友可要抓住这个机会啦。
2、虾蛄:春季的虾蛄正处于产卵季节,这个时候的虾蛄也最为肥美好吃,公虾蛄肉多,母虾蛄籽多,尤其是清明节过后的虾蛄更是极品美味。
3、带鱼:春季也是吃带鱼的最佳季节,这个时候的带鱼不仅产量大,价格低,而且肉质佳,无论红烧、清蒸、干煎或油炸都是佳肴。
4、鲳鱼:每年的春夏之交都是吃鲳鱼的最佳季节,因为这个时候正是鲳鱼产卵洄游的季节,肉质很肥美。可清蒸、香煎或红烧,用它做成鱼粥食用还可以益胃健脾。
5、淡菜:清明前后是淡菜最为肥美的时候,喜欢吃淡菜的朋友千万别错过机会。另外,中秋节前后的淡菜也是非常肥美的。
6、海螺:每年4月份都是吃海螺的最佳季节,此时的海螺肉质肥美鲜爽,吃法颇多。
7、鱿鱼:鱿鱼在春夏季节交替时交配产卵,因此每年5月份的鱿鱼都是最为肥美的,喜欢吃鱿鱼的朋友最好别错过机会。
二、夏季里最肥美的海鲜(阳历6到8月份)
1、海带:每年6月份左右都是海带大量上市的季节,此时的海带最为好吃,把新鲜的海带洗净后打成结,与大骨或排骨一起用高压锅煮出来,汤鲜味美。
2、蛤类:夏季里也是花蛤等蛤类大量上市的季节,此时的各种蛤类都比较肥美好吃,价格也便宜,用来煮汤食用不仅汤鲜味美,而且清凉解腻。
3、鲍鱼:鲍鱼最为肥美的季节是每年的7到8月份,此时正是采捕鲍鱼的最佳季节,这个时候吃鲍鱼还有益于夏季养生,补而不燥,温而不凉。
4、巴浪:夏季的巴浪鱼肉质肥厚鲜美,无论水煮、干煎或煮成鱼粥都非常好吃,鲜甜可口。
5、石斑:7月份是吃石斑鱼的最佳季节,吃法以清蒸为最佳,味道鲜美,且有美容护肤的食疗功效,尤其适合妇女产后食用。
三、秋季里最肥美的海鲜(阳历9到11月份)
1、对虾:10月份的对虾是口感最棒的,只需要简单的白灼就能让你停不下嘴,油焖或爆炒更加入味好吃。
2、螃蟹:中秋节前后是食用螃蟹的最佳季节,因为此时的螃蟹正在积聚脂肪准备过冬,这个时候捕获的螃蟹个个肉肥膏满,鲜美之极。
3、鲈鱼:鲈鱼要到入秋以后才开始增肥,到了秋末刚好是肉质最为肥美的时候,此时的鲈鱼营养最足,经常食用还有润燥和养胃的食疗功效,是秋季滋补的首选鱼类。
4、马鲛:9月份是马鲛鱼最为肥美的季节,此时的马鲛鱼肉质结实,相当的厚。
5、马友:9月份也是马友鱼最为肥美的季节,肉质鲜嫩、鱼香味浓,常用来煲汁、砂锅、油焗、油盐蒸或干煎等,它和马鲛鱼两者皆为海鲜之中的上品。
6、斋鱼:每年中秋过后就是斋鱼最肥美的季节,此时的斋鱼满肚鱼籽,用它与博米、流唇、石狗公、塌沙和三毛来一起制作杂鱼煲,不用加味精或鸡精就已鲜甜无比了。
四、冬季里最肥美的海鲜(阳历12到次年2月份)
1、海蛎:从冬至到次年的清明节这段时间,是海蛎最为肥美的季节,此时的海蛎白多黑少,鲜味浓且腥味淡,可做成海蛎煎、海蛎汤或海蛎粥食用。
2、黄鱼:吃黄鱼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农历12月份,此时的黄鱼肉质肥美,鲜嫩无比,红烧、糖醋、煨汤或清炖都可以。
3、鳗鱼:过了深秋以后的鳗鱼最为肥美,将鳗鱼经油焗后,自身的脂肪也基本被吊出,渗入鱼肉里,鱼有油香而无油腻。而且,冬天吃鳗鱼对皮肤也有保湿作用。
4、泥丁:冬季里是吃泥丁的最佳季节,它是一种长得像沙虫又比沙虫小一点的海鲜,别名叫泥虫,是一种滋阴补肾的健康食品,可腌制、凉拌、滚汤、滚粥、刺身等,滋阴降火,特别爽甜,滚粥尤可缓解牙痛。
5、骨鳝:进入腊月后是食用骨鳝的最佳季节,能补气血、壮骨健肾、健骨养血,将其腹部剖开,刮去内脏,洗净血水即可用来制作菜肴。但骨鳝的骨刺较大,较多,以煮汤较为适合。
6、章鱼:腊月里也是食用章鱼的最佳季节,此时的章鱼非常肥美好吃。
结束语:
24种常见海鲜的最佳食用季节就介绍完了,供喜欢吃海鲜的朋友作为参考吧,希望大家都不要错过海鲜最肥美的季节。另外,由于不同海域的气候等条件不同,各地海鲜的最佳食用季节也是略有区别的,
7. 冬季当季海鲜
冬天的应季海鲜主要有:文蛤,主要产于沿海一带,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扇贝,不限季节的海鲜,啥时候度可以吃吃吃。大虎虾,冬季正处于产卵期,此时的大虎虾是最肥美的。带鱼,冬天带鱼为了过冬,已经“贴秋膘”很久了,此时的带鱼很肥很大,味道极好。鲈鱼,和带鱼一样,冬季是它肉质最鲜美的时候。
8. 10月份时令海鲜
带鱼。冬季,带鱼会洄游至东海越冬。这时,产卵完毕的带鱼已经恢复体力,并为了越冬急速积累脂肪,所以,大多膘肥体壮,肉质厚实油润,口感最佳。新鲜的东海带鱼比较肥和鲜美,肉质细嫩,最适宜清蒸。相比其他产地的带鱼,东海带鱼眼睛更小,下颚相对更短。鱼小而窄,身宽多在4~7厘米,身长多在40~60厘米,鱼鳍白中稍微带些黑色,鳞片很容易脱落,背脊上无凸骨,且其“身材”更丰满匀称,从鱼头到鱼尾是比较缓慢地“瘦”下去。看其是否新鲜,主要看两点:1.眼睛是否黑白分明有光泽,有则为冷鲜带鱼,浑浊发黄是冷冻过的;2.鱼鳞要银色且有光亮。鱼鳞脱落或晦暗无光,证明带鱼不是特别新鲜。
海鳗。冬季是捕获海鳗的季节。东海的捕捞时间为7月~12月,广东沿海为10月~次年2月。海鳗因其肉厚、质细、味美、含脂量高而闻名,常常被做成黄焖海鳗、夹烧海鳗等海鳗饭,或者烤后捞饭食用。海鳗肉与其他鱼肉掺和制成鱼丸和鱼香肠,味更鲜美而富有弹性。需要注意的是,海鳗最好现杀现烹,死海鳗不宜食用。除了吃新鲜的,南方多地还将海鳗从中间剖开,制成干品,称为“鳗鱼鲞[xiǎng]”。利用低温和风力干燥,使其制品保持良好的品质。鳗鱼鲞以体呈长扁形,剖面淡黄色,肉厚坚实,形体完整无损,干度足的更好。制品干燥后,需进行包装,贮藏中应注意防潮、防虫蛀。鳗鱼鲞泡开后,可切丝入汤,加绍酒、葱结、姜片,味道鲜美。
真鲷。真鲷的汛期也在秋冬。在广东沿海为12月~次年2月,山东为11月~12月。在日本,真鲷曾经是刺身排名第一的鱼。只是后来真鲷资源日渐枯竭后,日本渔船才开始捕捞其他鱼种。真鲷肉为白色,真正野生的清鲜无腥味,肉质细嫩,在各种鲷鱼中是上上品。因此建议清蒸,以保持其原有风味。挑选真鲷时,应选择鳞片完整、眼睛完整有光泽的。
对虾。对虾个头大,肉质结实、细嫩,口感爽弹,味道鲜甜,有淡淡的海水咸味。煮熟后体色透红鲜艳,逗人喜欢,被人视为长寿的吉兆,是宴席上的必备佳肴。在我国沿海,对虾在冬季前后(11月~次年3月)越冬,储存了大量脂肪,其肉质较好。因其个头巨大,多选择红烧。挑选对虾时,要挑头身紧密、虾体完整有光泽的。头身松动、身体残缺的,多为冷冻或相对没那么新鲜。
梭子蟹。梭子蟹的天然旺季为秋冬季节,一般在11月~12月,人工养殖时可将旺季延长到次年1月份。此时,梭子蟹肉肥膏甜,是食用的好季节。梭子蟹从幼蟹到成蟹要经过多次蜕壳,而且只在身体长到特别丰满时才会脱壳。选择梭子蟹时应选择脱壳之前的,此时蟹壳较硬。
9. 冬季吃什么海鲜是时令海鲜
春:3-5月
带鱼
春天产量大。带鱼在我国沿海可分为南北两类,均在春季出现鱼汛,是捕钓的绝佳机会,促成全年产量较大的季节。秋季,北方带鱼会出现第二次鱼汛,南方则要等到冬季。
【营养】带鱼营养价值较高,每百克含17.7克蛋白质、4.9克脂肪、29微克维生素A。带鱼价格“亲民”,是性价比很高的海鱼。
【烹饪】带鱼一般用来清蒸、红烧、干煎。清蒸清淡少油,比较健康,做法是:将带鱼洗净切段,放在盘中,稍加点盐,放在锅里清蒸,待熟后放入姜丝、葱丝。
鲳鱼
春夏之交最应季。在东海,一年四季都可捕捞鲳鱼,春、夏之交鱼群产卵洄游时,是最佳捕捞时节。
【营养】鲳鱼骨少肉多,每百克含蛋白质18.5克、脂肪7.3克,其中多为不饱和脂肪;其钾含量也较为丰富,每百克含钾328毫克,有助于降血压。
【烹饪】鲳鱼常见做法是清蒸、香煎、红烧,但用它做粥可益胃健脾。做法是:把鲳鱼放入砂锅煮熟,捞出后去骨、切碎;再与粳米、生姜、葱、盐等同煮,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熬成粥。
夏:6-8月
海胆
六七月份是海胆生殖旺季,这时将海胆壳掰开,就可看到一个黄色小团,这就是海胆黄。它是海胆的生殖腺,也是精华所在。
【营养】海胆黄富含蛋白质、卵磷脂、核黄素等,其中卵磷脂是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的重要成分,有调节血脂的作用,有助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烹饪】在沿海地区,海胆蒸蛋广受喜爱,做法是:鸡蛋打散加入适量温水,放入蒸锅蒸到六七成熟,表面铺上海胆黄,大火再蒸5分钟左右,直至海胆黄变色、变硬。
鲍鱼
七八月肉足肥美。鲍鱼是一种生长非常缓慢的单壳贝类。每年七八月份,水温升高,鲍鱼为繁殖向浅海移动,此时肉足肥美,是最佳采捕季节。
【营养】鲍鱼矿物质含量丰富,每百克含钙266毫克、含铁22.6毫克,是饮食补钙和补铁的好食物。另外,鲍鱼钠含量十分突出,每百克含2011.7毫克,不适合高血压等患者食用。
【烹饪】将鲍鱼洗净、切片,放入锅中,加入适量鸡汤和清水煮沸,再放入葱、姜、料酒、笋片,文火炖至烂熟,最后加一点盐食用,可健脾养胃。
秋:9-11月
中国对虾
九十月口感好。中国对虾每年有两次较大的捕捞汛期,一次是四五月间在黄海、东海的春汛,另外一次是九十月间在黄海、渤海的秋汛。不过,从产量和口感上比较,秋天对虾产量高一些,口感也更好。
【营养】中国对虾不仅味道鲜美,还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佳品,每百克富含18.3克蛋白质,而脂肪仅为0.5克。另外,中国对虾在胡萝卜素、维生素E、镁含量上也不逊色。
【烹饪】为更好地保护对虾的优质蛋白和其他营养,最好采用蒸、煮、涮等简单的低温烹调方式。白灼对虾最为简单,先把对虾洗净,锅中水开后将虾倒入,并加点料酒,煮一会即可,煮熟后可以蘸着蒜姜调味汁吃。
梭子蟹
中秋吃蟹肉肥膏满。每年农历中秋时节,梭子蟹体内开始积聚脂肪(生膏)准备过冬,这时捕获肉肥膏满。
【营养】梭子蟹富含蛋白质,每百克高达15.9克,另外,每百克还含钙280毫克、硒90.96微克、维生素A121微克。其中,硒是人体必需矿物质,可抵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力、防治肿瘤;维生素A与视觉关系密切,可治疗夜盲症、干眼病。
【烹饪】蒸蟹可最大限度保存鲜美之味。吃蟹时最好与姜汁、黄酒、醋配伍,可温中散寒、促进消化;还要趁热食用,冷后不但味腥,且食之凉胃,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因此,蟹不宜吃得过多,一般人食蟹每次不应超过1斤,一周不应超过3次。
冬:12月-次年2月
牡蛎
冬至到次年清明牡蛎最肥美。牡蛎俗称海蛎子,从冬至到次年清明是最肥美的时候,而5~8月忙于繁殖后代,肉味不佳。
【营养】牡蛎被誉为“海中牛奶”,每百克含镁65毫克、硒86.64毫克、含锌9.39毫克,其中锌对维护味觉、保护免疫力意义重大,而牡蛎正是含锌量较高的食物之一。另外,牡蛎还富含核酸,能延缓皮肤老化,减少皱纹形成,抵抗衰老。
【烹饪】牡蛎煮成泡饭缓解体虚。做法是,先将麦冬20克、海带半条,水煎后去药渣;加入牡蛎肉200克煮沸后,放入适量米饭拌匀,煮成泡饭;用香油、食盐、香菇、芹菜、香葱调味食用,可滋补身体、缓解体质虚弱。
10. 冬季时令海鲜有哪些
温州春季昌鱼夏季水潺秋季鮸鱼冬季江蟹
温州海鲜十二月令谣:“……六月黄鱼搭子梅,七月鲊鱼和水潺,八月鳎鳗强吃鸭……”现在正值吃水潺、鳎鳗的季节,每年的禁渔期刚过,各式鱼也便宜,水潺大概每斤3-4元。水潺,即龙头鱼,有些地方叫豆腐鱼,广东叫九肚鱼,闽南叫丝丁鱼。水潺,柔若无骨,肉质嫩而滑溜,我小时候管它叫“鼻涕鱼”,总遭我妈白眼,长大后才知道这鼻涕般柔软的鱼,还有个威武的名字:龙头鱼。除了一张大嘴像龙外,龙头鱼生性异常凶猛,我在料理的时候,曾在它们的肚子里分别发现过对虾,小鲭鱼,而且都整条活吞的,更震惊的是,我发现它们吃得最多的竟然是它们的同类。同为软骨鱼,龙头鱼的凶残可真是一点都不比鲨鱼差。
11. 时令海鲜季节时间表
八月份北方时令的海鲜,螃蟹